![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59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59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59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601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605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607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610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7课第1框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5391514/0-170878190613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教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课时教学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文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纳推理的含义,一般性,点拨·剖析,全部对象,归纳推理的方法,真实的,求异法,共同的,共变法,怎样正确理解归纳推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提醒】归纳推理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出一般性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
【判断】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或然推理。( )提示:完全归纳推理属于逻辑推理分类中的必然推理。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知识拓展】共变法的示例:热胀冷缩的规律就是运用共变法得出的结论。人们发现,对一个物体加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温度越高,物体的体积会不断膨胀,于是得出结论:物体受热与物体体积膨胀有因果联系。
【判断】(1)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中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必然推理。( )提示:“人们看到千千万万的天鹅中每一只都是白的,于是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即不能必然推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
(2)只要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 )提示:要使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具有保真性,除了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以外,还需要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
合作探究 | 重难突破
【情境讨论】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是世界上记录脚气病并找出其病因与治疗方法的第一人。孙思邈发现有钱人常得脚气病,而穷人却不易得脚气病,这是为什么呢?他想,这很可能同饮食有关系,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少吃了些什么。富人吃的是细粮,而穷人吃的是粗粮。脚气病或许就是不吃粗粮引起的。于是,他把细粮与粗粮进行比较,发现精米、白面虽然好吃,但是缺少了米糠、麸皮。据此,他试用米糠、麸皮来治疗脚气病,结果很有效。后来,他又发现杏仁、吴茱萸等中药也对治疗脚气病有效。
问题1:上述案例中,孙思邈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的什么方法?提示:孙思邈应用了求同求异并用法。问题2:结合材料,思考孙思邈具体推理步骤是怎样的?提示:其步骤是:第一步,用求同法从正面组观察各个场合的多种情况并找出共同的情况,即患脚气病的富人生活习惯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吃粗粮,从而确定不吃粗粮是患脚气病的原因。
第二步,用求同法从反面组观察各个场合的多种情况并找出共同情况,即不患脚气病的穷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吃粗粮,从而确定吃粗粮是不得脚气病的原因。第三步,对比正反两组各个场合,一组不吃粗粮,另一组吃粗粮,应用求异法确定患脚气病的原因是不吃粗粮。
【重难整合】1.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要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第二,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2.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1)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
(2)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和剩余法。
【探究总结】1.求同法(1)形式结构:
(2)典型特征:异中求同。在不同场合,只有一种情况是相同的,其他情况都不同。
2.求异法(1)形式结构:出现了a现象的场合①,叫作正面场合;没出现a现象的场合②,叫作反面场合。
(2)典型特征:同中求异。在正反面场合,只有一种情况是不同的,其他情况都相同。
3.共变法(1)形式结构:
(2)典型特征:求量的变化。运用共变法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只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两种共变现象之间才有因果联系;第二,有因果联系的共变关系,也往往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共变关系也将消失。
4.求同求异并用法(1)形式结构:
(2)典型特征:既求同也求异。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5.剩余法(1)形式结构:
(2)典型特征:余果求余因。一般用来判明复杂事物的因果联系。运用剩余法应当注意剩余情况A可能只是现象(a、b、c、d)复合原因的一部分,而不是现象a的原因。总结:利用好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五种方法,结合完全归纳推理,使归纳推理更加完善。
1932年2月,英国发现许多炮台上的炮瞄雷达有时会突然受到干扰。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多次研究,发现每当各个炮瞄雷达对准太阳时,就会受到干扰,而当太阳上出现“黑子”“耀斑”时,受到的干扰更强。这时才真相大白,原来干扰来自太阳,太阳时刻在发射着无线电波。上述材料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C.共变法 D.求同求异并用法
【答案】C【解析】每当炮瞄雷达对准太阳时(受到太阳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干扰),炮瞄雷达就会受到干扰,并且当太阳上出现“黑子”“耀斑”时(即无线电波强度增大),炮瞄雷达受到的干扰更强。炮瞄雷达受干扰的强度同太阳发射的无线电波强度存在着共变关系。所以,太阳发射的无线电波是炮瞄雷达受干扰的原因之一,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对点强化 | 随堂小练
1.鲫鱼、鲤鱼、鲇鱼、鲢鱼、带鱼、黄花鱼等我们常见的鱼都生活在水中,由此可见,鱼都生活在水中。这个推理是( )①必然性推理 ②或然推理 ③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④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答案】D【解析】从“鲫鱼、鲤鱼、鲇鱼、鲢鱼、带鱼、黄花鱼等我们常见的鱼都生活在水中”推出“鱼都生活在水中”,这是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属于归纳推理,而归纳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外)是或然推理,②④正确。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2.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某类事物中的每个对象都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下列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的是(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B.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
C.在奴隶社会,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D.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了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出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通过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细胞发现了细胞核【答案】C
【解析】A只列举了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列举每一种金属都具有导电性,不是完全归纳推理,排除。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们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是由一般到个别,不属于完全归纳推理,排除B。动物、植物不属于一类事物,不符合完全归纳推理的定义,排除D。通过对不同类型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的阶级性考察,得出阶级社会中文学艺术都具有阶级性,符合完全归纳推理,C正确。
3.诗人韦锦在《这儿》写道:“这儿很少刮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如果一个地方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那么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在刮风。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推理为完全归纳推理B.上述推理结论为真,属于或然推理C.上述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首选D.上述推理只需要保证每个前提都是真实的,就能够保证结论真实可靠
【答案】A【解析】人们认识事物,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如果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这样的推理叫作完全归纳推理,材料体现的是完全归纳推理,A正确。材料中的推理结论为真,属于必然推理,B错误。完全归纳推理在认识对象过于复杂或人的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是不适用的,C错误。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真实可靠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断定个别对象的每个前提情况都是真实的;二是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D错误。
4.甲、乙两块地连续两年粮食产量都不高。于是,人们通过实验来探求粮食产量低的具体原因。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甲地里施磷肥、浇水、除草、杀虫,在乙地里浇水、除草、杀虫。结果发现,甲地的粮食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乙地的粮食产量没有变化。由此,人们得出结论:土地缺少磷肥是粮食产量低的原因。由此可见( )①人们采用求异法,在正、反两种场合中,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 ②该推理是简单推理,一旦发现相反情况,结论就会被推翻 ③人们采用求同求异并用法,探求粮食产量低的原因 ④该结论由科学归纳推理推出,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施磷肥这一因素不同,由此可知,人们采用求异法,在正、反两种场合中,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①正确。该推理运用实验方法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属于科学归纳推理,②错误。材料中的实验采用的是求异法,没有涉及求同求异并用法,③排除。该推理运用实验方法探求事物的因果联系,属于科学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或然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④正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主人给它喂食。之后,它观察到在不同的情况下,无论晴天、雨天,还是星期一到星期日,主人都会准时在上午9点来给它喂食。最后,这只火鸡得出了一个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就会给它喂食。但是,在某天上午的9点,主人没有来给它喂食,而是把它杀了。(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2)这对我们进行推理有什么启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评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散思维的方法,点拨·剖析,多样性,详细检查,集思广益,新问题,思维发散,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条理化,合乎逻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辩证思维的含义,一成不变,矛盾分析方法,点拨·剖析,唯心主义,合理因素,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特征,多样性,“此”与“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判断的概述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及其基本特征,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点拨·剖析,社会实践,语言形式,简单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