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适应性练习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树叶间缝隙的形状相同,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2.下列对八年级的小明同学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身高约为165mmB.一次深呼吸时间约0.2s
C.上学步行速度约1m/sD.校运会百米速度约72km/h
3.如图所示,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时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
4.在2022年元宵晚会上,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送上元宵祝福,她用一把古筝弹奏出悠扬的《茉莉花》,不少网友留言称,“来自宇宙的乐”“此曲只应天上有”,听众能听出音乐用古筝奏出的,是根据声音的哪个要素进行的( )
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
5.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对镜梳妆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D.水面波光粼粼
6.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
C.D.
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8.如图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9.以下哪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10.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理想模型法
B.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转换法
C.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松紧都相同——控制变量法
D.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完全相同的蜡烛替代镜前的物——理想实验法
1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B.
C.D.
12.校运会上,甲乙两同学分别参加100m和400m比赛,比赛时间之比为,则甲乙比赛的平均速度之比等于( )
A.1:12B.12:1C.3:4D.4:3
13.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在第一个10s内以10m/s做匀速运动B.在第二个10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s内前进了300mD.在前30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14.一束激光以入射角照射液面,其反射光在固定的水平光屏上形成光斑B,如图所示,如果反射光的光斑位置在光屏上向左移动了4cm,则可判断液面可能( )
A.上升了2cmB.上升了4cmC.下降了2cmD.下降了4cm
二、填空题
15.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若以正在升空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_的,飞船内的宇航员是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16.“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舞台上演员弹奏琵琶,琴弦会因__________而发出声音,演奏者手按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唐代卢全《月蚀》诗:“烂银盘从海底出,出来照我草屋东。”(烂:光洁灿烂)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
18.小明驶在观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梯田守望者》纪录片后,他想知道一粒长粒米的长度,用刻度尺测量了多次并得到了以下数据:15.7mm、15.5mm、15.4mm、15.4mm,由数据可知,小明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mm,被测长粒米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___mm。
1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_______直线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_______。
20.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面积表示的是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做直线运动,第10s末,两车相距_______m。
三、作图题
21.如图,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
22.根据图甲中物体运动的图像,在图乙中画出相对应的图象。
四、简答题
23.如图所示,夜晚,小明打开手电筒走在一条没有路灯的街路上,他发现前面的水坑是暗的,地面是亮的。这是为什么?
五、实验题
2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的实验:
(1)如图①,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______。
(2)如图②,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看到左侧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如果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乒乓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弹开。
(3)如图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有关。
(4)如图④,发声体悬浮于罩内空中,用抽气筒往外抽出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发现听到声音的__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变小,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依旧跳动,该现象说明发声体仍在振动发声。随着不断抽气,小组成员几乎听不到声音了。在该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
25.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为方便测量时间,斜面要保持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
(2)AB段路程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______m/s。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B.C.D.
2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李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_________,用激光笔让一束光EO紧贴着左侧硬纸板射到平面镜上,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入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
(2)小李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_________(上部/下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
(3)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如果让光线沿着FO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
(4)小李将图甲中纸板沿ON对折,发现描绘的反射光线OF与入射光线EO完全重合,说明: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小李接下来应该______。
27.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使用透明玻璃板,目的是便于______;
(2)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可以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
(3)将蜡烛远离玻璃板,蜡烛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若在玻璃板与像之间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5)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6)替代法是本实验的一个重要实验方法,在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管乐器所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实验室借来一台能测声音频率的仪器,以及选用了两只横截面积不同的注射器甲和乙,如图所示。他们将两支注射器的顶部截掉,做成哨子,然后边吹哨子边拉动活塞,并记录下声音的频率,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他们吹哨子时,发出声音的物体是________(选填“注射器”或“注射器内的空气柱”);
(2)比较实验序号1、2,可初步得出,当注射器的横截面积相同时,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________;
(3)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初步得到,当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相同时,注射器的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__。
六、计算题
29.小明同学和爸爸驾车去武夷山游玩,车的速度表如图甲所示,他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以速度表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多少时间?
(2)实际行驶中,小明发现该车从标志处到达目的地用时5min,则该车在实际行驶中是否存在超速?
30.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在某次跳伞表演中,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下落,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前10s下落了200m,再匀速直线运动25s下落至地面,求:
(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
(2)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
31.一辆汽车在山崖前鸣笛,当汽车静止时,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求:
(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2)该汽车若以15m/s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鸣笛后4s司机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其中“小明认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的缝隙的形状相同”属于他对观察到的问题进行猜想假设环节。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5c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次深呼吸时间约6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速度为1m/s,故C符合题意;
D.校运会百米速度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CD.托盘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
B.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以机器人为参照物,托盘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或辨别发声体;听众能听出音乐用古筝奏出的,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解析:月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BD.对镜梳妆、水中倒影、水面波光粼粼等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B
解析: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答案:D
解析: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故B错误;
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的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作出其关于镜面对称点,或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像的理解进行判断选项中“F”的像和“F”是否关于镜面对称,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综上所述,只有B选项减弱噪声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光线实际不存在;利用带箭头的直线描述光的传播特点,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证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采用了转换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比较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用完全相同的蜡烛替代镜前的物,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
A、进率及过程正确。故A正确;
BCD、换算过程错误。故BC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甲乙两同学分别参加100m和400m比赛,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之比
又知时间之比
则甲乙两车所用的速度之比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由图象知道,在第一个10s内汽车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故A正确;
B.在第二个10s内汽车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第三个10s内汽车的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说明汽车静止,故C错误;
D.在前3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故D错误.
14.答案:A
解析:若液面下降,根据反射定律,如果反射光的光斑位置在B的右侧D处,如图所示:
若液面上升,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的光斑位置在B的左侧处G处,如图所示:
在图中,入射角,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由几何知识,,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几何知识,CO垂直平分EF,因BFEG为平行四边形,而且反射光的光斑位置在光屏上向左移动了4cm,故
,因此
故液面上升了2cm,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运动;静止
解析:若以正在升空的火箭为参照物,地面与火箭有位置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飞船内的宇航员与火箭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宇航员是静止的。
16.答案:振动;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琵琶是通过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琴声的音调。
17.答案:虚;反射
解析:诗句中描述的“烂银盘”是月亮在海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18.答案:1;15.5
解析:对于测量值15.7mm、15.5mm、15.4mm、15.4mm,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被测长粒米的长度,被测长粒米的长度应记为15.5mm。
19.答案:匀速;5︰3
解析:由图可知,乙球从a处竖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相同的路程,故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每隔时间t拍摄一次照片,则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运动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之比
则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
20.答案:路程;25
解析:由甲图知道,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由丙图知道,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路程,由几何知识看出,经过10s,则B车移动的路程
因为A车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
由于两车同向行驶,所以经过10s,两车相距
。
21.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O做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2.答案: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物体0~4s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为
4~6s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在图乙中,0~4s,过的点做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4~6s,在横轴上做一线段,如下图所示:
23.答案:见解析
解析: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大致向着同一方向,反射光不能进入小明的眼睛,在地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向着各个方向,反射光能进入小明的眼睛,所以会发现前面的水坑是暗的,地面是亮的。
24.答案:(1)振动;(2)能量;不会;(3)振幅;(4)响度;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这运用了转换法。
(2)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看到左侧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使小球弹起。如果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乒乓球不会被弹开,因为月球上没有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钢尺振动的幅度不同,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4)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发现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小。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依旧跳动,该现象说明发声体仍在振动发声。随着不断抽气,小组成员几乎听不到声音了。因为玻璃罩内传播声音的介质在慢慢的减少,所以在该实验基础上进行推理,如果空气被抽光,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25.答案:(1);小;(2)40.0;0.3;(3)偏大;(4)B
解析:(1)该实验的原理是;为方便测量时间,防止速度过快,斜面要保持较小的角度。
(2)AB段距离
小车在AC段通过的距离为
所用时间为3s,平均速度为
(3)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时间偏小,根据实验原理,AC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4)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
A.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符合题意;
B.速度随时间的变大而变大,符合题意;
C.通过的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D.物体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答案:(1)垂直;漫;(2)上部;同一平面内;(3)偏离;可逆的;(4)等于;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上面的实验
解析:(1)纸板必须与镜面保持垂直,这样,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才能都在纸板上显现出来。
光掠过纸板上时,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不同方向的人都能看得到纸板上光的路径。
(2)此时,右面下半部分纸板与左面在同一平面上,都能看得到反射光线;右面上半部分与左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是看不到反射光线的。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故反射光线偏离法线。
光能够沿原路返回,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程是可逆的。
(4)这个现象说明代表光线的两条线段是关于法线对称的,说明反射角与入射角是相等的。
应该改变射向点O的光线的位置(改变入射角),多做几次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27.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A;相等;(3)不变;(4)虚;仍能;(5)A;(6)蜡烛A
解析:(1)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便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所以使用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B,人眼一直在A蜡烛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大小相等,故这样操作的目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蜡烛大小不变,则蜡烛的像将不变。
(4)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所以形成的是虚像,若在玻璃板和像之间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发出的光线仍能被玻璃板反射,所以蜡烛A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将平面镜平移,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像的位置不变,硬币成像在a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为确定像的位置,这里用的等效替代法,是因为A不能拿到后面去与像做比较,所以用B代替蜡烛A。
28.答案:(1)注射器内的空气柱;(2)高;(3)2、3;低
解析:(1)吹哨子时,气流引起是注射器内的空气柱振动,所以发出声音的物体是注射器内的空气柱。
(2)比较实验序号1、2可知,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则注射器的横截面积相同,而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不同,且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越短,声音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注射器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相同,改变注射器的横截面积(即用横截面积不同的注射器),所以要选择实验序号2和3进行实验。
由表比较实验序号2、3可知,当注射器内空气柱长度相同时,甲注射器的横截面积大,声音的频率较小,则音调较低。
29.答案:(1)0.15h;(2)该车在实际行驶中存在超速
解析:(1)由图甲可知,指针指在60km/h处,故该车速度表所指的速度是60km/h;由图乙可知,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武夷山的路程,从交通标志牌处到武夷山至少需要的时间
(2)该车从标志牌到武夷山实际行驶速度
由图乙可知,该路段汽车的限速为80km/h,由于
所以该车已超速。
30.答案:(1)20m/s;(2)400m
解析:(1)运动员在前10s下落的平均速度为
(2)根据可知运动员在后25s下落的高度为
所以直升机悬停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
31.答案:(1)680m;(2)650m
解析:(1)声音从发出到山崖的时间为
由得,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
(2)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解得:;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
实验序号
注射器名称
空气柱长度/cm
声音的频率/Hz
1
甲
2
300
2
甲
1
488
3
乙
1
56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福州华伦中学物理九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适应性练习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