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七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是( )
A.牛顿B.爱因斯坦C.托勒密D.伽利略
2.晚上,两个同学在一起写作业,突然电灯熄灭了,A问:“怎么回事?”B说:“可能是停电了。”其中“可能是停电了”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交流与合作D.评估
3.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B.
C.D.
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神舟十六号”飞船B.中国空间站
C.地面指挥中心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无法消除
B.认真操作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6.在校园合唱比赛中,老师将同学们分为高音部和低音部,他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振幅D.音色
7.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约为80d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8m/s
C.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D.人的心脏1s内正常跳动约70次
8.漳州一中校道白改黑,施工人员在校道的两边安装了隔音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 )
A.教室关好门窗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C.教室安装噪声监测仪D.高噪音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有耳罩
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音调不同B.甲和丙响度相同
C.甲、丙、丁音色不同D.甲和丙音调相同
10.下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B.水中山的倒影
C.铅笔好像弯折了D.屏幕上的手影
11.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是( )
A.21:05B.21:16C.20:15D.20:05
12.唐代诗人储光羲的诗: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其中“潭清疑水浅”是作者站在岸边感觉水变浅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能正确表示“潭清疑水浅”光路的是( )
A.B.
C.D.
13.某次跑步中,小明以4m/s运动了前一半路程,又以6m/s运动完了后一半路程,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5m/sB.10m/s
14.甲、乙两小车同地同方向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运动B.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2倍
C.行驶4s时,甲乙相距8mD.运动12m时,甲比乙少用7s
二、填空题
15.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m/s;教室里坐在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_反射。
16.在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的颁奖仪式上,来自浙江传媒学院的李吉理作为幕后的英文播音员,当看到中国队上台颁奖时,嘴角上扬,音量也高了一度:“获得金牌的是中国队!”。播音员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_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_传给现场观众。
17.在第32届东京夏季奥运会上,我国射击小将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荣获冠军,颁奖时,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冉冉升起。我国国旗的长度约为28.8_________(填长度单位),在升起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的。
18.小明用手中的刻度尺测量5次物理课本长度分别为:25.97cm、25.98cm、25.39cm、26.00cm、25.99cm,则尺子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_________cm。
19.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形象直观的反映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甲图中阴影面积表示的是_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乙图中A、B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做直线运动,第10s末,两车相距_______m。
20.有一束光线以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__度;当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30°角,则反射光线转动了_________角。
三、作图题
2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四、简答题
23.夜晚小明打开手电筒走在一条没有路灯的街上,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他看到前面的水坑和地面哪个是亮的;
(2)请利用物理光学知识解释原因。
五、实验题
24.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_________;
(2)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_________cm,若小车在AB段的时间,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4)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___;
(5)与小车下滑过程中所做运动相符的图像是_________。
A.B.C.D.
25.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反映音叉在振动,此用到物理学方法叫_________,用更大的力再次敲击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开更远,听到声音的_________更大;
(2)如图②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使尺每次的振动振幅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_,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真空_________。
2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他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_________放置在平镜面上,选择粗糙白色的硬纸板为了显示_________;
(2)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_________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________(存在/不存在);以上实验操作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___;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_________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
(4)小明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入射角i的大小,实验所测数据如表,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_________。
27.小明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作用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最好选用_________(选填“无色”或“茶色”)玻璃板;
(2)如图,小明在玻璃板前侧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侧,眼睛应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并移动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_________相等;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块光屏,光屏上承接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像;
(4)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
A.B.C. D.
2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后记录了如下数据: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_________折射角;
(2)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_________30°;
(3)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等于_________;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
六、计算题
29.如图甲所示的福厦高铁于2023年9月28日开通运营,福州至厦门两地可形成“一小时的生活圈”。假设福州南站到漳州站铁路线路程是273km,如图乙为简化的高铁列车票。求:
(1)列车从漳州站到福州南站运行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2)列车从漳州站到福州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
30.如图是火车过桥的模型。一列长300m的火车,以15m/s的速度通过1200m的大桥,求:
(1)火车司机过桥的时间;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3)火车全部在大桥上时运行的时间。
31.我国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为了行驶安全,高速公路中每隔一路段就会设置超声测速区域。如图,当一辆汽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8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汽车返回的信号。若超声波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后经过几秒与汽车相遇;
(2)超声波信号刚遇到汽车时,此时汽车距离测速仪有多远;
(3)汽车的平均速度,并判断该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牛顿的主要贡献是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
B.爱因斯坦主要是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故B错误;
C.托勒密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故C错误;
D.伽利略是第一个创造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基础,因其对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晚上,两个同学在一起写作业,突然电灯熄灭了,A问:“怎么回事?”B说:“可能是停电了。”实际上也可能电灯烧坏断路,所以B同学的说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猜想与假设这一环节,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
4.答案:A
解析:A.“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神舟十六号”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不能选取其自身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神舟十六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继续绕地球旋转,以地面指挥中心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宇航员为参照物,中国空间站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A
解析: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无法消除,故A正确;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认真操作测量,也有误差,故B错误;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尽量减小,是不可以避免的,故D错误。
故选A。
6.答案:A
解析:高音部和低音部,指的是声音振动频率的不同,即音调的不同,故A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
8.答案:A
解析: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教室关好门窗,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B
解析:波的整体形状表示声音的音色,一个波峰一个波谷表示完整的波,波振动的快慢反映了音调的高低,波振动的幅度反映了响度的大小。
A、甲、乙两图中,波振动的次数相同,说明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
B、甲、丙两图中,波振动的幅度相同,说明响度相同,故B正确;
C、甲、丙、丁三图中,波的形状相同,说明音色相同,故C错误;
D、甲、丙两图中,波振动的次数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出现了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15”与“21: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漫
解析:
16.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播音员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通过空气传给现场观众。
17.答案:dm;运动
解析:结合生活经验和对国旗的了解可知,我国国旗的长度一般为;
在升起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18.答案:1;25.99
解析:
19.答案:路程;25
解析:由甲图知道,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路程。
由丙图知道,根据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路程,由几何知识看出,经过10s,则B车移动的路程
因为A车移动的路程为三角形的面积
由于两车同向行驶,所以经过10s,两车相距
。
20.答案:0;60°
解析: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因为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为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是0°;若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逆时针转动30°,法线也逆时针转动30°,则入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30°,则反射光线转动了60°。
21.答案:
解析: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用虚线分别过点做平面镜的垂线,再用刻度尺量取AB两点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像距等于物距,取得A的像点的像点,用虚像连接,在A端打上箭头,即得像,如图所示:
22.答案:见解析
解析:
23.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地面是亮的;
(2)因为手电筒发出的光在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大致向着同一方向,反射光不能进入小明的眼睛,所以会发现前面的水坑是暗的;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在地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向着各个方向,反射光能进入小明的眼睛,所以看到地面是亮的。
24.答案:(1);(2)秒表;(3)40.0;0.25;(4)偏小;(5)C
解析:
25.答案:(1)转换法;响度;(2)快;高;(3)变小;不能传声
解析:(1)如甲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当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大,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需要控制拨动的力相同,即振幅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玻璃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就越来越小,是声音传播的物质(空气)逐渐减少造成的,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26.答案:(1)垂直;显示;(2)不能;存在;同一平面内;(3)OE;可逆的;(4)错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解析:(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为了显示光路
(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将纸板面绕轴ON向后折,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存在;
(3)若光线沿FO射入,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E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30°、40°、50时,反射角也应分别是30°、40°、50°,不是60°、50°、40°,而60°
、5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27.答案:(1)位置;茶色;(2)大小;(3)虚;(4)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5)A
解析:(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也能确定像的位置,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作用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应选用茶色透明玻璃,这样玻璃成的像比较清晰;
(2)如图1,小明在玻璃板前侧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侧,眼睛应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并移动蜡烛B,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一块光屏,光屏上承接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经过三次实验,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通过处理和分析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或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物体左右应不对称,故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图2所示的A。
28.答案:(1)大于;(2)小于;(3)45°;(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因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变小,故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小于30°;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45°时,折射角为30°,根据光的可逆性,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等于45°;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的增加量小于入射角的增加量。
29.答案:(1)91min;(2)180km/h
解析:(1)由图乙的高铁列车票可知,列车从漳州站到福州南站运行的时间为
(2)列车从漳州站到福州南站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30.答案:(1)80s;(2)100s;(3)60s
解析:(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火车司机过桥的时间为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行驶的路程为
则根据速度公式可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为
(3)火车全部在大桥上时运行的路程为
则根据速度公式可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时运行的时间为
31.答案:(1)1s;(2)340m;(3)40m/s,该车是超速
解析:(1)超声测速仪发出的信号与汽车相遇的时间
(2)超声波信号刚遇到汽车时,此时汽车距离测速仪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
(3)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的速度
所以该车超速。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第一次
30
60
第二次
40
50
第三次
50
40
入射角
折射角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福建省漳州市东盛教育集团(漳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九年级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东盛教育集团(漳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九年级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