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永年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B.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
D.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
3.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
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
4.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5.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火星静止C.相对地球静止D.相对月球静止
6.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7.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8.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9.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它们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则( )
A.B.C.D.无法确定
10.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D.月球上航天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1.如图,在探究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这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
C.使音叉振动频率增大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2.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13.如图描述的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 )
A.音叉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越远
B.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C.钢尺伸出长度变短,音调变高
D.抽取罩内的空气,铃声减小
14.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15.以下事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B.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D.穿越市区公路两边的“隔音蛟龙”
16.用如图所示方法测液体的温度,则测得温度较准确的是( )
A.甲和丙B.乙和丙C.只有乙D.只有丙
17.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18.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
A.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城市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志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图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20.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21.小雨和家人一起开车外出,坐在小轿车上的小雨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雨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断________的速度快。(以上两空均选填“小轿车”成“大客车”)
2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图象如图(a)所示,乙的图像如图(b)所示。由图像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________(选填“<”、“=”或“>”)其中________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3.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600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的听觉范围在________Hz到________Hz之间,人类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24.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吉他发出不同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如果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径”或“人耳处”)弱噪声,防止“扰民”。
三、实验题
25.下面是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________的现象,说明________。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声源的________有关,而且是________越大,声源响度越________。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法。
26.如图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_℃,由此可知锡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锡在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过程(填“熔化”或“凝固”)。该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27.如图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________;
(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__(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__(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
(3)若秒表每格1s,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做的是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当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
(6)下列符合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图________。
A.B.
C.D.
四、计算题
28.在笔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汽车鸣笛一声,4s后汽车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问:
(1)4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多远?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3)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有多远?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
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B错误;
C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其读数为3.80c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无法避免的,故错误;
B.测量时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故正确;
C.错误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故错误;
D.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故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cm换算为1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课桌到地面的距离约为0.8m,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2.83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83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同步”卫星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卫星。因此,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故选C。
6.答案:A
解析:小球要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要相同,通过观察发现,只有A的小球间距是相等的,故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7.答案:B
解析:AB.甲图是A物体的图像,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是B物体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速度,B物体的速度
所以,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在前、B在后,若以B为参照物,A物体向东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B物体的速度,1.5s通过的距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C
解析:①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②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此图象表示汽车速度保持不变,一直在匀速直线运动;④此图象的意思是汽车加速行驶。故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C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可以振动发声,但声音不能传播,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在探究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时,需要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因为音叉发声时振动不明显,不便于观察,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观察更明显。故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A.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A不合题意;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C不合题意;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钢琴与长笛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相同但波形不同,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波形状有关,则二者响度与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解析:A.扬声器播放的音乐使烛焰晃动,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符合题意;
D.穿越市区公路两边的“隔音蛟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甲、乙中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碰到了容器壁或容器壁底,丙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只有丙操作正确,测得的温度较准确。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A错误;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故B正确;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C错误;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A.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城市道路上设立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答案:1.95;335
解析: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因而读数以cm为单位,估读后小数点后应该两位小数,木块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所对刻度值为2.95cm,则木块的长度为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一个小格代表1s,按大的数字读数,所以指针在35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
20.答案:晶体;80;固液共存态
解析: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80℃,第4~8min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因此在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1.答案:小轿车;小轿车
解析:小轿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大客车向小轿车“倒退”而来,大客车相对小轿车位置发生变化,则是以小轿车为参照物。
大客车向小轿车“倒退”而来,小轿车和大客车之间距离越来越小,所以小轿车的速度很快,大客车速度很慢。
22.答案:<;4;运动
解析:由图知,甲的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即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的速度为
由乙的图象可知,乙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6m/s,所以
由于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如果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乙车是运动的。
23.答案:300;20;20000;能
解析:频率指声音每秒振动的次数,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600次,频率是300Hz。
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人类能听到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24.答案:振动;音调;传播途径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正在弹吉他的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
半夜还要弹吉他,可以关紧屋内门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25.答案:(1)弹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被弹开的幅度变大;(3)振幅;振幅;大;(4)转换
解析:(1)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会被弹开,由此可说明此时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则当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幅度更大,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将变大。
(3)由实验总结可知,根据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和响度的关系可得,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声源响度越大。
(4)物理中将这种不易观察测量的量转化为易观察测量的量来研究的方法称为转换法。
26.答案:(1)230;晶体;(2)固液共存;(3)凝固;放;不变
解析:(1)由图像可知,AD段为熔化图像,DG段为凝固图像,由于锡有固定的熔化过程,所以锡为晶体,BC段对应的温度为锡的熔点,是230℃。
(2)BC段为熔化过程,锡的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
(3)EF段为锡的凝固过程,该过程中要放热,但锡的温度保持不变。
27.答案:(1);刻度尺;(2)小;长;(3)0.12;小于;(4)变速;(5)大;(6)C
解析:(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钟表,而实验中已经有了测量时间的工具,故还缺少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平缓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运行的速度慢一些,通过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
(3)根据图示可知,全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根据图示可知,小车在上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s,而小车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小车在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在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因为小车在上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在下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5)如果让小车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6)A.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变小,即小车做减速运动;
B.表示小车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小车做匀速运动;
C.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逐渐变大,即小车做加速运动;
D.表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先变小再增大,即小车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由于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做加速运动,因此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C。
28.答案:(1)40m;(2)1360m;(3)660m
解析:(1)根据可知,4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为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3)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0页。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