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综合作业评价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吸烟有害健康,下列表示“禁止吸烟”图标的是( )
A.B.C.D.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证明氮气不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3.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天然气B.石油C.煤D.乙醇
4.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剩余的药品倒入下水道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C.称量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其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秋节月饼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C.液态氧和气态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 )
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7.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化合物钽酸锂。钽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钽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B.+5C.-3D.-5
8.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是( )
A.B.C.D.
9.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
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
10.工业中催化剂的使用十分普遍,催化剂的效率是生产的核心,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止一种B.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多少影响生成物的量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错误的是( )
A.AB.BC.CD.D
13.人们使用的某种免洗洗手液中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三氯生,化学式为)。下列有关三氯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氯生含有24个原子
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四个元素组成
D.三氯生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2
14.以下是某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
A.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
B.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锥形瓶、烧杯、烧瓶
C.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
1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操作均正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终注射器活塞约停在10mL刻度处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本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D.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放出的热量使试管炸裂
16.“归纳和比较”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关于与的归纳和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与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性质:能溶于水,不能燃烧;难溶于水,能燃烧
C.结构:比多一个氧原子
D.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与可以相互转化
17.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9.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下图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从b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
A.④②③①③B.④③①②③C.③④②①③D.②③④①③
20.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5B.甲和乙为反应物
C.丙可能是催化剂D.甲、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1:5
二、填空题
2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2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常通过_______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玻璃棒。
(2)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
(3)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_mL,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2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__。
(3)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放出热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氨气燃烧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4.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金刚石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石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据此请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
(4)“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25.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13号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该元素与17号元素可形成化合物_______(填化学式)。
(4)如下图中所示的微粒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字母),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
26.芯片是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国一直致力于该核心技术的研发,而制造芯片需要用到高纯硅,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硅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1)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硅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其中_______表现了还原性。
(3)若反应②为化合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_______。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选用_______装置(填装置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通入(填“a”或“b”)。
(4)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5)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装置F中,对比通入氧气前后白磷的变化,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2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主要成分为糖、色素、甜味剂、酸味剂、香料及碳酸水(即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水)等。
生产碳酸饮料常用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配好调味糖浆后,将其灌入包装容器,再灌装碳酸水,称现调式,该工艺设备简单便于清洗,但不易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另一种是将调味糖浆和碳酸水定量混合后,再灌入包装容器中,称预调式,该工艺中糖和碳酸水的比例准确,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容易控制。
两种工艺中用到的二氧化碳,是以工业生产中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经过冷凝、分离、提纯等,最后得到食品级二氧化碳,再制作碳酸饮料。随着储存时间的推移,饮料瓶中的二氧化碳会逐步泄漏出来,使得产品含气量不足,影响饮料口感,生产企业普遍把碳酸饮料从罐装结束到二氧化碳泄漏到一定程度的时间称为碳酸饮料的保存期。
过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使消化系统受到破坏。碳酸饮料大部分都含有碳酸,大量饮用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骨骼以及牙齿严重发育不良。儿童期、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时期,要尽量减少碳酸饮料的饮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可乐瓶盖的一瞬间,能听到“哧”的一声,瓶内有大量气泡冒出。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将会_______。
(2)为确保碳酸饮料中气体的含量充足,应选用的工艺是_______。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到溶液变_______,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下列关于碳酸饮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饮料中二氧化碳能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
B.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来源于空气
C.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骨骼以及牙齿严重发育不良
四、实验题
29.我国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的世界纪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甲烷燃烧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
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不完全燃烧生成;
②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③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甲烷燃烧产生的气体作出猜想: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四:、、。
(1)有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 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略)进行验证。
(2)实验时,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B、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猜想_______成立。
(3)请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交流】
(4)同学们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认为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是_______。
(5)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__中毒。
五、计算题
30.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信息: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g。
②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该标识表示易爆品标志,故A说法错误;
B、该标识表示禁止吸烟标志,故B说法正确;
C、该标识表示禁止放置易燃液体标志,故C说法错误;
D、该标识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其他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约为1%,故A正确;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证明氮气不溶于水,故B正确;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D。
4.答案:D
解析:A、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故A错误;
B、注意安全“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B错误;
C、称量固体时,将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故C错误;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将其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避免药品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中秋节月饼飘香,是因为月饼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月饼飘香,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分子自身体积不变,故选项B说法错误;
C、液态氧和气态氧都是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液态氧和气态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的缘故,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是反应条件,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故选项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故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答案:B
解析:钼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钽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
故选:B。
8.答案:A
解析:可知,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氧原子都是8个,氢原子都是16个,反应前锰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氯原子是16个,反应后应该是16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直接用水浇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室内失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过氧化氢制氧气,除了二氧化锰,硫酸铜、红砖粉等都可以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所以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故A正确;
B、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不一定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故B错误;C、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效果有影响,所以对生成物的量有影响,故C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不包括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没有白雾,故B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C正确;
D.“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故A错误;
B、地壳中元素含量从多到少为O、Si、Al、Fe,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包括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还包含其他反应类型,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C正确;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质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13.答案:D
解析:A、三氯生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12+7+2+3=24个原子,A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含分子,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四种元素组成,而不是四个,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C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三氯生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2,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均具有还原性,该选项正确。
B、锥形瓶、烧杯和烧瓶不能直接加热,该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正确。
D、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正确。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则装置中压强减小,注射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
50mL×1/5=10mL,则最终注射器活蒸约停在20mL-10mL=10mL刻度处,该选项正确。
B、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则胶头滴管的水的作用为与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从而使白磷燃烧,与注射器中的水的作用不同,该选项不正确。
C、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则能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结论,该选项正确。
D、白磷燃烧放热,则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放出的热量使试管炸裂,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6.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故B不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C正确;
D、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若想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含量,应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伸入燃着的木条,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点燃蜡烛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装置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酸性物质,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首先应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由于滤纸遇水变湿后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故先通入二氧化碳,用来验证二氧化碳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再通入氮气排尽装置内残余的二氧化碳,并滴加适量水,用来验证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最后再通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与湿润的试纸中的水反应形成碳酸,证明碳酸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故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③①②③。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甲物质反应后减少了16g,属于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后减少了4g,属于反应物,丁物质反应后增加了20g,属于生成物质,a=30+20+5-14-16-20=5。
A、a=5,故A正确;
B、甲和乙为反应物,故B正确;
C、丙可能是催化剂,故C正确;
D、甲、乙、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D。
21.答案:;;;两个氢分子;镁离子(或1个镁离子或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解析: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二氧化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可表示为;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碳酸钠的化学式为;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表示分子的个数,则2H,可表示:两个氢分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可表示镁离子(或1个镁离子或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2.答案:(1)过滤;漏斗
(2)煮沸
(3)16;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1)实验室中常通过过滤的操作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过滤;漏斗;
(2)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
(3)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正极产生了8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2=16mL,故填:16;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23.答案:(1)原子
(2)氧元素
(3)AC;
解析:(1)由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图可知,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
(2)从宏观角度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3)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是分子的种类和分子的数目。
24.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化学;分子
(3)作润滑剂
(4)ABD
解析:(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是由分子构成,故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分子;
(3)石墨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故可以用作润滑剂;
(4)A.“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用作吸附剂,所以它具有吸附性,故A项正确;
B.“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的混合物,所以具备单质碳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故B项正确;
C.“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的混合物,所以具备单质碳的性质,单质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项错误;
D.“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的混合物,所以具备单质碳的性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25.答案:(1)核电荷数不同(或核内质子数不同)
(2)28.09
(3);
(4)BC或CB;A
解析:
26.答案:(1)非金属
(2);焦炭或碳或C
(3)
(4)硅和氢气在高温下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解析:(1)元素名称带“石”字旁的元素是固态非金属元素,则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2)反应①为二氧化硅和焦炭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氧化反应中,获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则在制粗硅反应中,焦炭是获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3)硅和氢气在高温下均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故整个制备过程需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27.答案:(1)铁架台
(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C;b
(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5)与氧气接触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铁架台;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C装置也适用于收集氧气;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气体应从6端通入;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5)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装置F中,通入氧气前,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隔绝氧气,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8.答案:(1)熄灭
(2)预调式
(3)红;
(4)AC
解析:(1)碳酸饮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打开可乐瓶盖的一瞬间,能听到“哧”的一声,瓶内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将会熄灭;
(2)现调式工艺设备简单便于清洗,但不易控制二氧化碳气的含量,预调式工艺中糖和碳酸水的比例准确,二氧化碳气的含量容易控制,为确保碳酸饮料中气体的含量充足,应选用的工艺是预调式;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到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饮料中二氧化碳能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不是来源于空气,而是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得到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中信息可知,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儿童和青少年骨骼以及牙齿严重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29.答案:(1)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氨气
(2)无水硫酸铜变蓝;四
(3)
(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5)或一氧化碳
解析:【猜想与假设】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氨气;【实验探究】(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根据猜想甲烷的燃烧产物中都有水生成,因此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A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E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所以猜想四正确;
(2)D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交流】(1)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该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则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中毒。
30.答案:①4.4g
②83.3%
解析: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②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x。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A
B
C
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B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20
5
反应后质量/g
14
l6
a
20
化学符号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符号的意义
_______
2个氯原子
_______
标出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碳酸钠
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综合素养评价试卷(附答案人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 g,x) x=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省玉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省玉林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对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省来宾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省来宾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