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完成问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字溯源。
1.小文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而右下角则是“虫”字。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是 。(1分)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中的“强”意思最接近的是(2分)
A.强词夺理 B.发愤图强 C.差强人意 D.博闻强识
3.(10分)小文发现古诗文中有不少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认识诗词中的自强不息的内涵。(7分)
(2)小语因为不适应九年级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厌学的念头。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用“自强不息”的内涵来规劝他。(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文)(3分)
二、(22分)班级举行“艾青诗歌”阅读分享会,请你参与。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播种者啊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我爱这土地(节选)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4.小语要为《复活的土地》配图,你认为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请说明理由。(3分)
A.以斑驳暗沉的灰色作为主色调
B.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5.小文负责朗诵脚本的设计,请你完成朗诵设计。(8分)
6.分享会上,小语提出疑问:该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这两句诗的含义。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帮小语解答疑惑。(3分)
ㅤㅤ[链接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国内群情激惯,敌忾同仇,有力地阻止了统治当局的卖国投降的政策。作为一个与时代共命运、对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有深切体察的诗人,艾青自然以他敏感的心灵感受到了发生在我们古老国土上的巨大变化。
7.在品鉴艾青诗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意象是诗中寄寓了主观情感的事物,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了现代诗歌的意境。以“太阳”为核心可以衍生出很多意象,如图示。请你参考示例,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创作一首短诗,不少于4行。(8分)
示例:
[意象选择]朝阳少年
[诗歌创作]
奔跑着的少年
肩披金色的光飒沓而来
初生的朝阳
为你点染最炫目的青春华彩
意象选择: , 。
诗歌创作:
三、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完成问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典故】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8.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6分)
(一)(18分)班级开展古诗文专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标山记
[元]张养浩
ㅤㅤ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①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②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
ㅤㅤ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携酒肴,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始有小劳,既戾其上,神超气逸,身欲羽飞。环视众山,手若可即。其联岩属巚,盛于东南,而微杀于西北。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练横绳引③,析而复合。盖郊外可登眺者,莫此胜焉!
ㅤㅤ尝欲构亭其上,时杖履往来,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觞更酌,咏古人闲适之诗,如陶谢韦柳者数篇,其清欢雅思,悠然而集,若世若形,两忘其所恃。加以烟岚坌涌,相与冥合,窅乎④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
ㅤㅤ于是仁本举酒相属曰:“乐也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无记!”遂书而贻之。
[注释]①童:山无草木。②陂陀:不平。③练横绳引:形容河水蜿蜒交叉,好像被索引着一样。练,绳,均为索引之物,练,白绢。④窗乎:深远的样子。
9.请完成实词积累手册。(3分)
10.“标山”得名的缘由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1.结合画线句,任选一角度欣赏本文的写景文字。(4分)
欣赏角度一:奇特的想象
欣赏角度二:色彩的运用
欣赏角度三:修辞手法
12.体会“窅乎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中“也”字表达的语气及作用。(4分)
13.假如穿越时空,你认为作者会和谁成为知己?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4分)
A.范仲淹《岳阳楼记》。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18分)班级开展思辨性阅读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ㅤㅤ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ㅤㅤ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ㅤㅤ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ㅤㅤ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A]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ㅤㅤ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B]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入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ㅤㅤ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ㅤㅤ⑦“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14.把下面思维导图填写完整,理清文章脉络。(3分)
15.阅读议论性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下面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
②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
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观点:
事实:
16.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第⑤段的论据,说明理由。(6分)
ㅤㅤ[材料一]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ㅤㅤ[材料二]每天早上起床后,小邱习惯性地边洗漱边刷微博,随后在食堂买了早餐匆匆赶往教室。在短短五分钟的路上,她仍然不停地滑动手机点击微博热搜榜。到了教室,她一边吃早饭一边和朋友在微信上分享最新信息。第一节课结束后的课间五分钟也没有休息,而是打开了新闻APP,浏览起了时事新闻……
17.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请从[A][B]划线句任选一处加以分析。(5分)
四、(40分)作文
18.(40分)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ㅤㅤ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主题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ㅤㅤ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在主题班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ㅤㅤ提示:(1)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2)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择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4)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声音洪大的虫子。
2.B
3.(1)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
⑤求索不止
(2)示例:小语,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4.示例一:选A方案,理由: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背景主色调,主要由于艾青诗歌和土地有关意象的大量运用,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发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之上衬托着太阳,更能凸显诗人内心在苦难中依旧渴望光明。
示例二:选B方案,理由:红色象征了生命,活力,在艾青的诗中太阳、黎明、火把是其礼赞的对象,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红色正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
5.①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
②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
③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
④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
⑤“战斗者”“血液”
6.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7.示例一:游子 红日 异乡的游子/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
示例二:追梦人 红日 努力的追梦人/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
8.《野望》借用“采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不仕的向往。《南安军》借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
译文:
野望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马带着鸟兽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南安军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9.A.共同,一起;B.取名,命名。C.至,到达。
10.因为附近没有别的山,只有这两座像是远处可以看到的标志一样的山峰。
11.示例1:作者借助想像写登临山顶游目骋怀的心理感受,像飞一般;写周围的山触手可及,表现了视野的开阔。
示例2:作者把蜿蜒的河水比作白练、绳索,在苍翠的山中蜿蜒曲折、分分合合,运用比喻描摹河水形态,白练表现了河水的清澈、苍翠写出植被的生机,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水图。
12.“也”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表现了作者山我一体的梦幻境界,抒发了心灵和大自然交融后的迷醉情味。
13.示例:我选择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的政治抱负和豁达胸襟令人敬佩。我觉得年轻人要学习这种家国情怀,提升自己,为国为民。
14.A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
C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15.②③①④
16.放在第⑤段中最恰当。补充的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我”在碎片化阅读中,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方法,而第⑤段阐述的正是“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这一观点,补充的这段文字可以有力地论证第⑤段的观点。
17.A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B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及运用排比句,语气强烈,从反面有力地论述了“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的观点。
内涵
名句
自信乐观
① , 。(李白《行路难》)
无私奉献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忧国忧民
③ ,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忠君爱国
④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诗歌
土地的象征意义
朗诵脚本设计
《我爱这土地》
①
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
画横线句重音:重读“爱”“深沉”。
语速:③ 。
《复活的土地》
②
感情基调:④ 。
画横线句重音:⑤ 。
语速:整体较快,最后一句可一字一顿,语速较缓。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
①伯夷、叔齐扣马而谏;
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 (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
《南安军》侧重从 (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 。
实词
方法:课内迁移
字词释义
A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
宠辱偕忘。(范仲淹《岳阳楼记》)
B故以名之
名之者谁。(欧阳修《醉翁亭记》)
C既戾其上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纪实文学,新闻,回忆性散文,“黄州的苏轼”,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