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尧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截至7月31日,《长安三万里》票房已破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中背出耳熟能详的唐诗来“实时互动”。
    唐诗无疑是观众理解诗人、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怕是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王宁宁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写道:“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唐代诗人很多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历史事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诵出“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纱扬胡音”的诗句。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也常通过击打物品、拍手等方式产生协调的节奏来“击节吟诗”。节奏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但却是联通诗、乐、舞三者的桥梁。例如,中风后的哥舒翰在朝廷施压下,不得不与叛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出征前他抽出宝刀,用手指弹响刀身,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
    唐代的乐舞艺人与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唐诗与乐舞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乐舞对唐诗的创作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片中在岐王府上演奏羯鼓的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就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史料记载他曾在很多场合演唱过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唐代诗歌传唱极为普遍,歌舞伎虽不善作诗,但诗则成为她们演唱的歌词,并在乐舞相伴的演绎下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琵琶、古琴、羯鼓、手鼓、箜篌、笙、阮、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场景,甚至有些是特写的镜头,再现了唐代乐器的基本面貌和乐队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与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极为相似。图案上方是象征佛教的曼陀罗花和飞鸟,下方是胡人骑着骆驼弹奏琵琶,这正是唐代经由丝绸之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的就是文化牌,其中的唐诗、音乐、舞蹈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长安三万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摘自赵晓宇《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
    1.下列关于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
    B.《长安三万里》票房至少突破了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和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
    C.《长安三万里》中,哥舒翰出征前抽出宝刀,弹响刀身,吟诵着《哥舒歌》。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
    D.《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是唐代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提到观众对《长安三万里》中的诗歌大多耳熟能详,但是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B.文章引用《礼记•乐记》中的文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
    C.文章举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诗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唐代诗人很多熟悉乐舞,在吟诗时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结构严谨,证明了“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
    B.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曾对李白、王维等人诗作的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我们可以通过影片中关于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场景感知唐代乐器的面貌和乐队形式。
    D.作者对《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音乐、舞蹈、主旨均赞赏认同,认为影片体现并弘扬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12月4日18时26分,一件从云南昆明寄往四川成都的快递包裹成为2023年第1200亿件快件。自2021年以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连续三年突破1000亿件,直至此次创纪录地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
    1200亿件快递,相当于2022年全球快递包裹业务量的63%,约等于美国2022年全年包裹量的5.5倍、日本的13.3倍、英国的23.5倍。今年前11个月,我国月均快递业务量达107亿件,比英德两国去年全年业务量之和还要多。在高基数之上,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仍然保持领先,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从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来看,每个月的指数都实现了同比提升。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同比提升27.8%、16.7%,14.5%和11.4%。11月行业规模加速扩大,快递业务量突破130亿件,单月增量有望超30亿件,创历史新高。
    这些新突破的背后是整个快递行业不懈的努力,更是我国快递市场繁荣活跃、质效提升的表现。快递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展现出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态势,为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写下了生动注脚。
    (摘编自《突破1200亿件 2023年我国快递加速奔跑》2023年12月28日中国商界杂志社)
    材料二:快递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最为亮眼的当数中国快递的速度。从2023年“双11”的情况来看,我国快递的速度也令人惊叹。“双11”期间,小时达、半日达已不是中国快递速度的极致,大促期间,分钟达的覆盖面已越来越广。
    据菜鸟介绍,2023年天猫“双11”,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的部分消费者,在10月31日晚8点支付完尾款后,使获得了小时达、分钟达等极速配送体验。10月23日晚8点刚过,中国最北城市漠河、千年瓷都景德镇、英国拉特沃思的消费者便纷纷收到京东“双11”第一单,分钟级、小时级送达让消费者惊喜加倍。今年“双11”德邦快递的第一个包裹,从付尾款到收货,中间仅用了7分钟。
    天下物流,唯快不破。我国快递行业不断提升的速度与时效,从另一个层面凸显出中国快递的实力。
    (摘编自《突破1200亿件 2023年我国快递加速奔跑》2023年12月28日中国商界杂志社)
    材料三:过去的一年,快递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快递业改进服务组织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从推动寄递服务更快更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加前置仓,到提高了包表处理效率的智能称重自动化分拣设备,再到为校因配送及偏远农村地区派件服务的无人车、无人机……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与快递业深度融合,促进了货物的周转流通。
    2023年5月12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天舟六号舱门,开始转运货物。广受关注的“天舟六号”这位太空“快递小哥”一时间“圈粉无数”。网友纷纷赞叹“‘黑科技’真酷炫”“科技感满满”“很震撼”“像看了一部科幻大片”……引得网友赞叹的天舟六号的科技创新亮点是:一套可以阻隔高温湿度、高盐雾环境对飞船的影响新型柔性船衣;一张确保天舟六号“带货”和航天员在轨驻留开展工作需要的电能供应的太阳能“巨能翅膀”;100多只精密测量各系统内压力、温度、湿度、气体、位移等信号,监测货运船舱内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的传感器……
    (摘编自潘旭涛《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太空“快递小哥”在互联网火了》2023年05月19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四:2023年伊始DT研究院联合京东快递发布《2023快递幸福感报告》,希望通过对不同人群快递心理和快递行为的调研,洞察3年来,人们生活中留下的时代印记。
    你在以下哪些收寄场景中更加依赖快递了?
    图一
    近三年,你给哪些人寄送快递的频率更高了?
    图二
    你觉得快递员在你心中的形象更符合以下哪种描述?
    图三
    (摘编自《2023快递幸福感报告》2023-3-27,来源:行业报告之家)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自2021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态势。
    B.2023年中国快递各项发展指数分别同比提升了20%左右,为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写下注脚。
    C.“天舟六号”圈粉无数,是因为有科技支撑,如柔性船衣、巨能翅膀等精密仪器,体现了我国快递业应用领域不断在扩大。
    D.快递业务与人们生活日益密切,以日常生活用品和即时生活物资占比最多,还涉及合同、文件、交换闲置物品等其他方面。
    5.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从业务总量、业务增速、单月增量等方面,说明中国快递业在2023年实现了新突破。
    B.材料二用2023年“双11”快递派送速度为例子,以小时达、分钟达覆盖面扩大来反映中国快递的速度之快。
    C.材料三中以智能称重自动化分拣设备、无人车、无人机的使用说明了快递业与科技发展深度融合。
    D.材料四说明近三年半数以上的受访者给父母寄送快递的频率更高,而给陌生人寄送快递更少了。
    6.结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快递业的发展特点。(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大雪封门
    徐则臣
    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高考,作文写走了题,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挺有诗意的,题目是“如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大多一辈子都没见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
    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逻辑,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
    父亲问他:“怎么办?”
    他说:“我去北京。”
    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说北京。林慧聪也一样,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冬天下大雪的北京是什么样子;也是因为他叔叔在北京。他爹自豪地说,那好,投奔你二叔,你也能过上北京的好日子。
    二叔在北京放广场鸽,定时定点往各个公共场所和景点送。鸽子太多他忙不过来,侄儿来了正好,给他两笼。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慧聪自己管。
    “管得了么?”我问他。我知道在北京自己管自己的人绝大部分都管不好。
    “凑合。”他说,“就是有点儿冷。”
    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也是平房,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自己房间里生了个煤球炉,一天到晚抱着炉子过日子,不大管房客。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
    “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
    大雪总会下的。天气预报说了,最近一股西伯利亚寒流将要进京。不过天气预报也不一定准,但我还是坚定地告诉他,大雪总要下的。
    出于同情,回到住处我和行健、米箩说起慧聪,问他们,是不是可以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房东是个修自行车的,好几口烧酒,我们就隔三差五送瓶“小二”给他,弄得他把我们当成亲戚,暖气烧得不遗余力。他俩说行。
    我屁颠屁颠到七条巷子以南。慧聪也很想和我们一起住。
    我帮慧聪把被褥往我们屋里搬,他睡宝来那张床。他还带来一只褪了毛的鸡。我们在门外重新给鸽子搭窝,找了一些石棉瓦、硬纸箱和布头把鸽子房包挡起来,防风又保暖。
    “我一直想到屋顶上去,”慧聪踩着宝来的凳子,悠远地四处张望,“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城。”
    我跟他说,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
    “我想看大雪把整座城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
    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祥和。
    “下了大雪你想干什么?”他问。
    不知道。我见过雪,也见过大雪,过去很多个大雪天我都无所事事,不知道想干什么。
    “我要踩着厚厚的大雪,咯吱咯吱把北京城走遍。”
    训练鸽子习惯新家,花了慧聪好几天时间。但是鸽子隔三差五在少。
    我和慧聪追着鸽子跑,跑遍了北京西郊的大街小巷,鸽子还在少,雪还没有下。白天他去各个广场和景点放鸽子,出门前、回来后都要清点一遍鸽子。数目对上了,很高兴;少了一只,我们就闷不吭声。慧聪会冷不丁冒出一句:
    “都怪鸽子营养价值高。我接手时,叔叔说总有人惦记鸽子。”
    鸽子的失踪慧聪无计可施。鸽子越来越少,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知道了这情况,警告他说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让我来得及看一场大雪就行。”
    天气预报为什么就不能说说大雪的事呢。一次说不准,多说几次总可以吧。
    鸽子继续丢,大雪迟迟不来。慧聪为了鸽子几近寝食难安,白天鸽子放出去,常邀我一起跟着跑,一直跟到它们飞回来。夜间他通常醒两次,到院子看鸽子是否安全。就算这样,鸽子还是在丢。
    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刚进屋,行健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对我大声说:“告诉那个林慧聪,要来大雪,傍晚就到。”
    “真的假的?气象台这么说的?”
    “国家气象台、北京气象台还有一堆气象专家,都这么说。”
    我出门立马觉得天阴下来,铅灰色的云在发酵。看什么都觉得是大雪的前兆。
    我在当代商城门前找到慧聪时,他二叔也在。“不能干就回家!”二叔说话像个乡镇干部,“首都跟咱老家不一样,这里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慧聪低着脑袋,都快哭了。
    “专家说了,有大雪。”我凑到他跟前,“绝对可靠。两袋鸽粮。”
    慧聪看看天,对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
    一定要坐着看雪如何从北京的天空落下来。到十二点时,慧聪跑出去五趟,一粒雪星子都没看见。我们就睡了。上午十点时,什么东西抓门的声音把我们惊醒。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大喊:“快,快,大雪封门!”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我和慧聪爬到屋顶。大雪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但慧聪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
    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这就是雪!这就是雪!”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比较详细地交代林慧聪高考作文一事,是因为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并促成了他的北京之旅,故事由此展开。
    B.虽然林慧聪特别在意鸽子,可鸽子还是越来越少了,他之所以还能支撑下去,是因为他心中还有个没有实现的梦想。
    C.听说傍晚时会下雪,“我”和林慧聪就一直等到晚上十二点,林慧聪多次出去,也没见着一粒雪星子,可见我们对雪的期待。
    D.文章最后,林慧聪一点点地咬雪,吃雪,恰是他的作文《如果大雪封门》所想表达的期待。
    8.小说题目为《如果大雪封门》,“大雪封门”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9.童话可以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鲁迅文学奖给予《如果大雪封门》高度评价,称其“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思居卫,言苟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卯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须眉于先生也。”子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唯君修礼仪、富百姓,而伋得寄帑于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庸多矣。若无此须鬣,非伋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折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须眉美鬣为称也。人之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先君生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选自《孔丛子·居卫》,有删改)
    [注]伋,即孔伋,孔子的孙子,字子思。
    材料二: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选自《资治通鉴·周记一》,有删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三个英文字母。
    君臣A既自贤矣B而群下C同声D贤之E贤之F则顺而有福G矫之H则逆而有祸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得此人”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的“率”意思不同。
    B.“选爪牙之士”与“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两句中的“爪牙”意思不同。
    C.“犹却众谋”与“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两句中的“却”意思相同。
    D.“如此则善安从生”与“沛公安在”(《鸿门宴》)两句中的“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苟变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卫君因他征税时吃了百姓家的两个鸡蛋而弃之不用。子思以良匠用木取长弃短、些微的腐朽处不妨成为大器的道理劝谏卫君。
    B.须眉漂亮的人都受齐王重用,子思以尧、舜等面貌丑陋却同称为圣、孔子无须眉但受敬重为例,向齐王说明君主贤圣的关键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容貌。
    C.君主自大不行,不纳谏听劝不行;臣子不辨明是非不行,盲目附和只会说奉承话也不行。如果君臣不认识错误,不改正,那这个国家就不像国家了。
    D.子思当卫侯的面说他的国家将要日渐衰落,原因是卫侯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没人敢纠正他的错误,于是卿大夫等也说话自以为是,百姓也不敢纠正其错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不病毛鬓之不茂也。
    (2)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宋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②。玉鉴琼③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④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⑤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弦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人进谗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②风色:风势。③琼:美玉。④孤光:指月光。⑤挹:舀。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舟行洞庭湖,见碧波万顷,如美玉铺成的田地,上下天光,美到无法用语言传达。
    B.在岭南一年的官场岁月中,词人保持高洁情操,不愿同流合污,故遭谗言而被罢官。
    C.“短发萧骚”一句,写词人头发稀疏,衣襟单薄,不免有怀才不遇的悲叹惆怅之情。
    D.下片中,词人运用想象,与湖中景色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放声高歌,不知是何年月。
    15.在本词中,作者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请从意象特征的角度简要分析“冰雪”是如何与词人情感发生关联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高水曲的特点。
    (2)《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时,用“_______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3)在中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或表达如春天般积极美好的情感,或渲染出一种感伤、无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属于后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台儿沟在哪儿?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7.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格与横线加点处的修辞格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她们奔放,热烈地叫着香雪的名字;她们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地笑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钱塘江穿杭州城,东流入海,①被誉为“天下第一潮。”②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包括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③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签。其中的扇面造型反映了江南人文意蕴,极具中国文化辨识度:④互联网符号的意象契合杭州城市特色:色彩来源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A.______⑤不仅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潮的涌动,还展现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以拟人手法塑造了智能机器人组合,“江南忆”(宸宸、琮琮、莲莲),B.______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和西湖。“宸宸”代表京杭大运河,头顶举世罕见的钱塘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展现了海纳百川的时代精神;C.______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神人兽面纹”,寄寓着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莲莲”代表西湖,源于西湖接天莲叶。莲叶顶端装饰着“三潭印月”的形象,周围以互联网的元素为径,蕴含着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抒体育运动之欢畅,点亮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也为经济发展树立了标杆,底蕴深厚,充满着时代活力。
    19.文中第一段带序号的五处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分)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散句,请改成整句。可以少量增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浪是冲浪者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海浪的水上运动,已被列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惊涛骇浪之上翱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海浪够高够大,且在冲浪者可驾驭的范围内;冲浪板尺寸合适,能被冲浪者灵活操控;冲浪者有足够的勇气,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一位优秀的“冲浪者”?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对抗赛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对抗赛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