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字母代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小语同学在复习字词时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
A. 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晕(yūn)眩,晕(yùn)车。
B.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禁锢(ɡù),恍惚(hū)。
C. 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狭隘”应为“狭溢”,“余晖”应为“余辉”。
D. 要注意词语中的同音现象,例如:“惩戒”不要写成“惩诫”,“人迹罕至”不要写成“人迹罕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狭隘”“余晖”书写正确;
故选C。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飞上课经常睡觉,而对老师的批评也无动于衷,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张先生经验丰富,德高望重,大家对他的提议都会随声附和,积极响应。
C. 一个怀有梦想,努力向上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
D.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小语惶惶不可终日,小文嘲笑她这是杞人忧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可救药:原义是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后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多含贬义。使用正确;
B.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不能用来形容赞同他人的提议,褒贬误用;
C.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使用正确;
D.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使用正确;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让大家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
B. 据报道,2023年杭州亚运会赛程还未过半,各项目门票销售已超5亿元
C. 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D. 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往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者“让”;
C.否定不当,可删去“不”或者“避免”;
D.句意重复,“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往事”可改为“回忆了自己的过去”,或者删去“过去”;
故选B。
4.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冬天,我们烤火炉,穿棉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处世,如果不能捧出一颗热心,给世界以温暖,那就心存一份良知,为世界守住一份温暖。
①热心可以助人,可以直接带给别人温暖
②火炉能发热,可以带给我们温暖。棉衣呢?棉衣不能发热
③良知虽然未必直接给别人温暖,但却能给别人一份体贴、一丝慰藉
④如果把火炉比作我们助人的热心,那么棉衣便是我们心存的良知
⑤但棉衣能帮我们抵御冬天的寒冷,保存我们体内的温暖
A. ④⑤①②③B. ②⑤④①③C. ④①②③⑤D. ②⑤③④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通读全段话可知,它主要写为人处世要心存良知,为世显守住一份温暖。
第②句、⑤句紧承前一句“烤火炉,穿棉衣”,为首句和次句;
④句把火炉和棉衣分别比作我们助人的热心和心存的良知,为第三句;
①③句分别写“热心”和“良知”,为第四、五句。
正确排序为:②⑤④①③;
故选B。
5. 请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古诗文名句。
“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寄寓着不同的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①__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的手法勾画漂泊羁旅图;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将风雨想象成为国征战的铁骑之声,抒发忧国忧民之心;谭嗣同《潼关》中“终古高云簇此城,③__________”写出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杜甫《前出塞》“④__________,擒贼先擒王”指出作战中就是要选好突破口,正确确定主攻方向。
“诗言情”,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夜发清溪向三峡,⑤__________”寄托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⑥“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时序交替,新旧更迭;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用“正是江南好风景,⑦__________”发出了个人与时代悲叹;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⑧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抒发自己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
【答案】 ①. 小桥流水人家 ②. 古道西风瘦马 ③. 夜阑卧听风吹雨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 秋风吹散马蹄声 ⑥. 射人先射马 ⑦. 思君不见下渝州 ⑧. 海日生残夜 ⑨. 江春入旧年 ⑩.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⑪. 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阑、渝州、残”等字词容易写错。
6. 学校放寒假前准备开展“消防知识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校报准备开设消防知识科普专栏,同学们围绕几类消防知识搜集材料,分设三个栏目,请在栏目一和栏目二的横线上补填一个四字短语,使栏目名称合理、完整。
(2)看完科普专栏上的知识,同学们针对不同的灭火方法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科普专栏的内容,结合下面的提示,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美:灭火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采取对应的正确灭火方式。比如在做饭时锅中的食用油不慎起火,就不能用冷却灭火法,我们一般会采用_________灭火法,如_________。
小丽:你说的不错,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如果家中电器着火,一定不能用水灭火,因为_________;可采用________灭火法,如用干粉灭火器对着火电器进行灭火。
小乐:原来每一种灭火方法都有其背后的科学道理,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增强火灾防控意识!
【答案】(1) ①. 防火标志 ②. 起火原因
(2) ①. 窒息 ②. 盖上锅盖 ③. 水导电 ④. 抑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栏目设计。
栏目一中是“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放易燃物”“当心易燃物”的防火警示标志,据此可设计为“防火标志我能分”。
栏目二中各种火灾的起因及所占比例,可称为“起火原因统计图”,据此可设计为“起火原因我明了”。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应用。
第一、二空。根据小美说的话中“在做饭时锅中的食用油不慎起火,就不能用冷却灭火法,我们一般会采用”,可联系上题中栏目三“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用锅盖隔绝氧气,终止燃烧”,可采用“窒息灭火法”,其具体举措是“盖上锅盖”。
第三空,根据小丽所说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如果家中电器着火,一定不能用水灭火”,为什么不能用水灭火,可推测因为“水能导电”。
第四空,根据小丽所说的“如用干粉灭火器对着火电器进行灭火”,联系上题中栏目三“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用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可知,可采用“抑制灭火法”。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名著阅读(6分)
七年级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了《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读后大家共同完成如下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7. 唐僧师徒一路降妖除魔去西天取经,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智取红孩儿 ②三打白骨精 ③三调芭蕉扇 ④四圣试禅心
A. ④②①③B. ②④①③C. ④①③②D. ①③④②
8. 阅读《西游记》,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班级开展以“《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正面形象,还是反面形象”为辩题的辩论赛。小语想写一份“猪八戒是一个正面形象”的辩词,下面是她挑选出的几个回目。如果请你帮小语写辩词,你会选择哪一个章回进行精读,并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分析原因。
A.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 B.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C.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D.八戒助力败魔王 行者三调芭蕉扇
我会选择____(填字母序号)精读,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小文同学读完《西游记》后写了一首诗,请调动你的阅读积累,将横线上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
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
_______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谱此画?淮安才子____。
【答案】7. A 8. ①. 示例:选择B,因为写的是猪八戒到花果山用激将法激怒孙悟空,请孙悟空去降妖捉怪救唐僧,体现出八戒勇敢智慧。 ②. 选择D,因为写的是猪八戒协助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借到了宝扇,把火焰山的火扇灭了。体现出八戒勇敢智慧、憨厚率直的特点。
9. ①. 憨厚老成(勤劳稳重、任劳任怨……) ②. 吴承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人节的掌握。
①“智取红孩儿”在《西游记》第四十一回,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把唐僧捉进洞中。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把红孩儿降服,收作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
②“三打白骨精”在第二十七回,唐僧师徒取经离长安不远的途中,路过白虎岭,白骨精先后三次变化,欲吃唐僧肉,最后被悟空打死;
③“三调芭蕉扇”在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一回,发生在智取红孩儿之后,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记恨孙悟空,因此不肯把扇子借给他;
④“四圣试禅心”在第二十三回,是唐僧师徒聚齐后,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师徒的禅心是否坚定,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的故事;
据此可知,这四个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④②①③。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A.“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行者降魔”写的是孙悟空高老庄收服八戒的过程,与猪八戒“勇敢智慧、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形象无关;
B.“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写的是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之后被妖精抓走了,猪八戒到花果山用激将法激怒孙悟空,请孙悟空去降妖捉怪救唐僧。这个故事体现出八戒勇敢智慧;
C.“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体现的是猪八戒的好色本性;
D.“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写猪八戒协助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借到了宝扇,最终把火焰山的火扇灭了。这个故事体现了猪八戒勇猛果敢、憨厚率直的特点;
据此分析可知,应该精读BD这两个能体现猪八戒“勇敢智慧、吃苦耐劳、憨厚率直”的正面形象的回目,AC回目则应该跳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
“沙和尚”身上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稳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个性愍厚,忠心耿耿。故此空可填入四字词“个性愍厚、憨厚老成、勤劳沉稳”等。
“若问是谁谱此画”的意思就是在问《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结合“淮安才子”,第二个空应该填《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甲】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
秋风引①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②最先闻。
【注】①引:古代乐府诗歌体裁的名称。②孤客:独居他乡的人,诗人自指。
10.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中的“自古”一词,指出了人们悲叹秋日寂寞萧索的传统看法由来已久。
B. “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直抒对春朝的厌恶突出自己对秋日的喜爱,与【乙】诗对秋的情感不同。
C. 【乙】诗首句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这一问,可能还暗含诗人怨秋的意思。
D. 【乙】诗“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
11. 这两首中的“鹤”与“雁”,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0. B 11. “鹤”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雁”寄托了作者孤寂、落寞的思乡之情。(意近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B.表述有误,“我言秋日胜春朝”直抒胸臆,态度鲜明,“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这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本句并没有表达对春朝的厌恶;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意象及作者情感。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秋日晴空中,一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仿佛将作者的豪情诗意也带到了蓝天碧霄。诗人以鹤的矫健凌厉、振翅翱翔鼓励有志之士要抖擞精神、奋发图强,在艰难困苦的时刻只要努力拼搏,也是可以大展宏图、实现人生之理想的!抒发了诗人在孤独寂寞、艰苦难熬的时刻心中依然斗志昂扬、奋发图强的豪迈精神和气魄!故“鹤”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落叶声中送来了一群群大雁。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此诗表面写秋风雁群,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故“雁”寄托了作者孤寂、落寞的思乡之情。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赵人患①鼠,乞猫于中山②。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③?”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④,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⑤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明·刘基《捕鼠》)
【注】①患:祸患,灾祸。下句“其子患之”的“患”作动词,担心。②中山:春秋时小国名。③盍去诸:为什么不把它赶走呢?④垣墉:墙壁。⑤病:害处。
12. 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3. 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15. 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甲】文告诉我们,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乙】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故事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2. ①. 闭上眼睛 ②. 突然 ③. 完,没有 ④. 偷
13.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14. (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2)我的祸患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
15. 赵人因为鼠患,而养猫;儿子因为猫吃掉鸡,而要除掉猫;父亲告诉儿子养猫的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问题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可因小失大。(或者多看别人的好处,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根据“瞑”的古字形和分解解读“翕目也。翕,合也。目,人眼也”推测,瞑是闭上眼睛的意思。句意为:(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2)根据“‘暴’字的常用词义有:①凶恶残酷的;②鼓起来;③突然;④过分急躁的”推测,暴是突然的意思,才能讲得通,故选③。句意为:屠夫突然跳起。
(3)根据“骨已尽矣”中“尽”为“完 ,没有”的意思,推断,“鼠尽而鸡亦尽”的“尽”也应是“完 ,没有”。“鼠尽而鸡亦尽”意思是老鼠没了,鸡也没了。
(4)根据“鼠窃狗盗”中“窃”是“偷”的意思,推断“窃吾食”中的“窃”也是偷的意思。句意为:偷我的粮食。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意为: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无鸡者”偏正结构,“者”表提顿,应在“者”后停顿;“弗食鸡则已耳”主谓结构,“耳”表限制语气,应在“耳”后停顿。可断句为: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
(1)径:径直;去:离开;犬:像狗似的;本句为部分倒装(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其一犬于前坐,翻译时需调整语序。
(2)患:担忧;在乎:在意;无:没有。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可知,赵人告诉儿子,老鼠之害是“吾将饥寒”,猫的害处是“无鸡”吃而已,距离“饥寒犹远”,孰大孰小让儿子思考。因此,本文的寓意是不能因小失大,要看到问题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不速之客
①这只白猫,是个不速之客。一天早上,父亲打开门,看到它趴在门槛上,像草结一样缩成一团。它轻轻叫唤一声,眼神可怜极了,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喂了它几条小鱼。从此以后,它便把这里当成家,再后来,干脆在粮仓里找了个角落,生下四只小猫。
②当了母亲之后,白猫立刻变成一个“女强人”。除了捉老鼠,它还会找些“零食”来补充营养。它特别擅长偷袭,河里的鱼、天上的鸟、沟里的泥鳅,全成了它的食物。由于吃得好,它有了充足的奶水,小猫们个个胖乎乎的,圆得像球。
③村里的人爱开玩笑,白猫生下小猫后,邻居便跟父亲说:“恭喜你当外公了。”可父亲一点儿当外公的喜悦都没有,他很纠结。家里也曾经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最后一次养的是一只黄猫,很爱撒娇,喜欢在父亲的小腿边蹭来蹭去。后来,黄猫失踪了,三天后被发现在河滩边,父亲以为它还活着,叫了一声,它没有应,叫了两声,还是没有应……从那天起,他就暗暗发誓不再养猫。
④一天上午,趁着母猫出门觅食,他悄悄走进粮仓。这四个小家伙刚吃完奶,睡得正香,它们咬着粉红的小舌头,一只枕在另一只的小肚子上。听到脚步声,它们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只睁了一条缝,旋即合上,发出轻得不能再轻的叫声,那声音温柔极了,听得人心都要融化了。父亲轻轻地抚摸它们,又像抱外孙一样,将它们抱起来,放进纸箱。纸箱里垫了一件旧棉衣,它们在里面晃来晃去,像坐上了轿子,很是享受。
⑤母猫回家后,发现小猫不见了,立刻叫唤起来。起初是低声短促地叫,充满着母亲的温柔,它以为淘气的孩子躲起来了。可是,声音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消散,没有一点回应。它的叫声马上变了,拉得长长的,带着哭腔。它满屋子找,声音越来越嘶哑,越来越无助。
⑥父亲在睡午觉,母猫便跑进父亲的房间,换了一种声调叫唤,好像在责问,又像在哭诉。父亲装作没有听见,它犹豫了一下,跳上床,在父亲的枕头边躺下来,温柔地叫唤着,好像在说:“请问,你有没有见过我的孩子?”任凭它怎么叫唤,父亲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⑦见父亲无动于衷,母猫便冲出房子,满村地找,边找边叫唤,声音凄惨至极,让人不忍心听。它仔细搜索着每一个角落,每一间房子,每一个草垛……仍然一无所获。后来,它纵身一跃,跳到村口的草垛上,望着通往镇上的小路,一动不动,眼神呆滞,好像那几个调皮的小家伙偷偷跑到镇上买零食去了。
⑧那天晚上,下起了雨。________父亲有些内疚,无法入睡。他放小猫的地方,是旷野里的一片草丛,离家有足足一里地远。他不知道那四只小猫会不会找地方躲雨,他想起身去看一看,但终究还是没有下床。他安慰自己说,不能再养猫了。
⑨第二天,雨过天晴,父亲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推开粮仓的门,看到了那四只如毛线团般圆乎乎的小东西。母猫抬起头轻轻地“喵”了一声,眼神疲惫而又欣慰。昨天夜里,它竟然找到了它们,又把它们一只一只地叼回来。
⑩父亲心头一酸,(A.走 B.退)出粮仓。掩门的一瞬,他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
(作者:盛慧,选自《读者》,有删改)
16. 阅读文章,梳理父亲的心理变化,将内容补充完整。
白猫落魄上门,父亲动了恻隐之心;白猫生下四只小猫,父亲_______;白猫出门觅食,父亲狠心丢猫;母猫苦苦寻子,父亲________;母猫寻回小猫,父亲________。
17. 请根据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母猫便冲出房子,满村地找,边找边叫唤,声音凄惨至极,让人不忍心听。(从描写角度赏析)
(2)父亲心头一酸,( A.走 B.退)出粮仓。(你觉得哪个选项更能表现父亲当时的心情?请说明理由。)
18. 文章第③段画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9. 文中第⑧段空缺处原有一处环境描写,你认为下面两项中哪一个更合适,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A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天空和大地好像连在了一起。
B小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如烟似雾,笼罩着大地上的一切景物。
20. 文章结尾戛然而止,你觉得父亲有没有继续收养白猫一家呢?请你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答案】16. ①. 内心(非常)纠结 ②. 无动于衷 ③. 感动忆母(或“心头一酸”“感动心酸”等)
17. (1)动作描写,“冲”“找”“叫唤”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母猫寻找孩子的急切,体现了母猫对孩子的爱。(2)B项,“退”比“走”更能体现父亲当时心情。母猫的举动触动了父亲的内心,父亲为之震撼,这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对拆散母猫和小猫有了愧疚之感。(意对即可)
18. 插叙。补充交代了父亲养黄猫的经历,解释父亲对小猫的出生没有喜悦并感到纠结的原因,为下文写父亲送走小猫作了铺垫(推动后文父亲送走小猫的情节发展)。
19. A句体现了雨下的大,为体现父亲的内疚心理作铺垫,同时也体现了母猫找到小猫的不易。;B句描绘的雨势较小而有诗意,不符合文章内容的情景。
20. 示例一:会继续收养。因为文中母猫执着地寻找孩子,不惧艰难地最终找到孩子,它对孩子的爱深深感动了父亲,让父亲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所以父亲会继续收养母猫。
示例二:不会继续收养。因为过去父亲养过的一只猫最终悲惨地死去,后来父亲也不愿意帮助母猫寻找小猫,说明父亲受到的打击很大,所以不会再养猫了。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题干“白猫落魄上门,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和“白猫生下四只小猫”的提示,找到选文③段“可父亲一点儿当外公的喜悦都没有,他很纠结。家里也曾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可概括父亲的心理变化为:内心非常纠结;
第二空。根据题干“白猫出门觅食,父亲狠心丢猫”和“母猫苦苦寻子”的提示,找到选文⑥段“任凭它怎么叫唤,父亲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可概括父亲的心理变化为:无动于衷;
第三空。根据题干“母猫寻回小猫”的提示,找到第⑩段“父亲心头一酸,退出粮仓。掩门的一瞬,他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可概括父亲的心理变化为:心头一酸,或“感动忆母”“感动心酸”等。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冲”“找”“叫唤”都为动词,作者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猫急切寻找孩子的心情,写出了母猫对孩子的爱,体现出母猫深切的母爱。
(2)本题考查词语选用。根据⑨段“父亲心头一酸”“掩门的一瞬,他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结合①段“它轻轻叫唤一声,眼神可怜极了,父亲动了恻隐之心”可知,父亲本就善良,此处看到母猫“眼神疲惫而又欣慰”和听到“轻轻地‘喵’了一声”,使父亲内心震撼,想起了“逝去多年的母亲”,对子丢弃小猫,有意拆散他们母子的行为感到羞愧。“走”,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没有感情色彩。“退”,退出。身体超前,脚步往后移动,能体现父亲不想再打扰母猫一家。因此“退”字更能表现父亲的内心世界。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叙顺序。
根据前句“家里也曾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可知,画线句是父亲的回忆,所以是插叙。
这个句段补充交代了父亲最后一次养了一只黄猫,黄猫走失,惨死在河滩边的事情。联系前句“可父亲一点儿当外公的喜悦都没有,他很纠结。家里也曾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可知,此处插叙,解释了父亲对于小猫们的逗乐不开心的原因。联系后一段中父亲偷偷把刚生下来的小猫送走的情节可知,父亲不想让悲剧重演,所以才会送走小猫。故此处插叙推动后文父亲送走小猫的情节发展。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
A句“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天空和大地好像连在了一起”体现了雨下的大,结合“父亲有些内疚,无法入睡”可知,为体现父亲的内疚心理作铺垫,结合“昨天夜里,它竟找到了它们,又把它们一只一只地叼了回来”可知,突出了母猫找到小猫的不易。而B句“小雨细细密密地下着,如烟似雾,笼罩着大地上的一切景物”则描绘的雨势较小而有诗意,不符合文章内容的情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本题答案不唯一,解释合理即可。
示例一:会继续收养。文章结尾提到父亲“想起逝去多年的母亲”,他被母猫对孩子深深的爱所感动,所以父亲会继续收养母猫。
示例二:不会收养。根据文章第③段“他很纠结。家里也曾经养过猫,后来,走的走,死的死,想起来都是伤心的往事”可知,父亲曾经因为养猫内心受到过伤害,他不会再养猫。
你是不是手很疼
①第一次干农活,是16岁那年。之前上学,很少正式干过田里的活,虽然勇气挺大,可心里还是很没底。
②一上场,面对无边无际的谷田,我在手心里吐口唾沫,紧握镰刀就冲上去。紧赶慢赶,咬牙坚持,终于在没有被落后多远的情况下,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当时心里极为兴奋,几乎是跑回家,向家里人炫耀战绩。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
③我是在多年后的一个午后,躺在床上看一本书时,想起这件往事。书中的一篇文章里,一个母亲说了类似的一句话。一个拳击手,历经艰难夺得冠军时,别人都纷纷打电话祝贺,只有他母亲在电话里心疼地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手很疼?”
④也许,只有最疼爱你的人,才不会注意你的荣誉和成就,而是先想到你疼不疼、累不累。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背后那颗孤寂的心。
⑤那年,我高考前生病,有一门没考,分数也勉强够了一所大专,不甘心,便回学校复读。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时间一长,受一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一天课间,我叼着一根烟优哉游哉地站在教学楼下的大厅里看热闹。忽然听到楼梯处有脚步声传来,转头一看,是校长。
⑥情急之下,我把还剩一半的香烟,一咬牙攥进右手心里。校长走到我身边问怎么不去出操?我说肚子疼。校长看了我一眼,说:“我认得你,你的作文是学校写得最好的,听说你因为生病没考好,在补习班要好好学啊,你会考个好学校的!”我皱着眉连连点头。这时,操场上的学生们都涌进来。校长一把拉起我的右手,让我和他去办公室,手疼得钻心,心里也很忐忑。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校长叹了口气,给我清洗,然后找出纱布给我包扎上。那一刻,心里的痛,甚于手上的痛。
⑦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我的眼中忽然蓄满了泪水。
⑧正因为校长的那句“手很疼吧”,我开始改变。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两次被问及手疼,一次是:我懂得了______,另一次是:我懂得了______。哪次都是直入心灵的暖,有着不被岁月侵蚀的力量。
(作者:包利民,原文有删改)
21. 读完选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每空限填5个字)。
一次是:_____________,另一次是:_____________。
22. 第⑤段中加点的“懈怠”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我”懈怠的原因是_______。
23. 结合语境,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写出第⑥段画线句中“我”“心痛”的心理活动(50字以上)。
24. 《现代汉语词典》对“疼”的释义是:①因病、伤、刺激等引起的痛的感觉。②关心;疼爱。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本文中“手疼”的理解。
【答案】21. ①. 母亲的关爱 ②. 校长的苦心
22. ①. “我”学习不认真,松懈懒散了; ②. 受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
23. 示例:到底还是被他看到了!把手烫成这个样子,算是我咎由自取,还是他的惩罚?可是他明明该批评我,现在却在给我包扎伤口。我本来是个优秀生,现在怎么堕落成这么颓废的样子!我好后悔!
24. “手疼”不仅是一种触觉,更是一种感受,它包含了人间的关心,还有心灵上的启迪,使人在疼痛中成长起来。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第②段“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④段“他们不会锦上添花,却总是用最真实的关爱,温暖你虚幻背后那颗孤寂的心”等内容可知,生命中第一次“手疼”指“我”懂得了母亲的关爱;
结合⑦段“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等内容可知,生命中第二次“手疼”指“我”懂得了校长的苦心。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及内容分析。
“懈怠”本义是松懈懒惰,结合第⑤段“在补习班里,起初还满怀斗志,可时间一长,受一些同学的影响,便开始懈怠起来,还学会了吸烟”可知,“懈怠”在文中是指“我”学习不认真,松懈懒散了;“我”懈怠的原因是受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心理描写。
结合选文第⑦段“最后校长和我说:‘我下楼的时候就看见你抽烟了,也看见你把烟攥在了手里。我没有制止你,是想看你到底能忍多久。孩子,我知道你原来的成绩很好,也知道你现在那种失落。可是你连烟头烫手的疼痛都忍住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呢?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丧失斗志!’”可知,“我”此时的心情是羞愧、悔恨的;
示例:抽烟还是被他看到了,他看到了却没有第一时间拆穿我,反倒是和我聊天鼓励我。把手烫成这个样子,算是我咎由自取,还是他的惩罚?如果是惩罚那为什么要给我包扎伤口呢?我明明是个好学生的,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真的做错了吧,我一定要改正。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理解。
结合②段“家人多为我高兴,只有母亲抓起我的手说:‘现在是不是手很疼?第一次使镰刀,肯定要磨手的!’那个时候,我手掌上全是水泡,钻心地疼”、⑥段“一进门,校长说:‘手很疼吧?快把手张开!’右手心里,那半根烟已经揉搓得碎了,掌心好几个泡,沾满了烟灰”等内容可知,“手疼”既指干农活手握镰刀磨出水泡的疼和被烟烫伤的疼,同样也指作者内心对母爱和校长关怀的理解和感受,作者在“手疼”中成长,在“手疼”中感受成长的意义。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5. 点赞,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词语。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
补全“为_______________点赞”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字数在450字以上;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答案】例文:
为祖国点赞
“头向中间微倾、注意表情”,“咔嚓”!一张四世同堂的全家福定格在摄影师的照相机里。这是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在中国照相馆拍下的一张全家福,这张全家福代表了我心中的祖国。我用手机把照片发到朋友圈,我为祖国点赞!
我的曾祖父是叱咤疆场的老红军,他走过草地、杀过日寇、渡过长江,在枪林弹雨中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在摄影镜头中清晰可见曾祖父脸上留下的弹片痕迹,我的思绪仿佛飘向了那艰苦卓绝的岁月,江姐绣红旗的场景浮现在眼前……这痕迹、这红旗就是我心中坚强不屈的祖国,我为祖国点赞!
“别愣着了,快来选照片。”爸爸的招呼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每一张待选照片里爷爷、奶奶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是的,他们这一代对幸福最有感触,战胜过灾难困苦,投身于改革开放,享受着奋斗换来的美好生活,对党对祖国的眷恋无比深刻。这微笑就是我心中不断发展的祖国,我为祖国点赞!
爸爸和叔叔的表情中透着坚毅,他们工作在祖国重要的岗位上,“开拓进取”是这代人的烙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力量;手机支付、共享单车、智能家居,这是祖国正奔跑在世界竞争的赛场。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是我心中开拓进取的祖国,我为祖国点赞!
“就选这张吧!”我对大家说。这张照片里我和妹妹笑得自信而灿烂,这笑容中饱含着我们对未来的期盼。尤其是我胸前的团徽,在聚光灯的映照下熠熠闪光。这光是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希望,这光照耀着我们在编织和平发展纽带中重回盛世大唐,这光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盛况中凝聚四海八方。这光就是我心中勇于担当的祖国。我为祖国点赞!
这张照片拍下了幸福的一家,拍下了我心中的祖国。我为自己拥有这样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祖国点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解题时首先要弄懂“点赞”的意思。“点赞”的含义,即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表示肯定、支持、喜爱、赞美之情。“为 点赞”,题目中要先补充点赞的对象,正常情况下,就是直接用值得为之点赞的人、事、社会现象进行补题,比如“为身残志不残的他点赞”、“为光盘行动点赞”。但如果能别出心裁,补出自己独特的个性,让文题与众不同,那就能先入为主,激发起阅读者的兴趣。比如同样是赞扬残疾人的坚强,你若把题目补成“为风雨中不屈的生命点赞”,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我们补题时要尽量补出新意。
第二,立意。文题中“点赞”这个关键词决定了本文的主旨是赞扬生活中的真、善、美,为自己各种传递正能量的言行喝彩。着眼于个人,去赞美、支持他们,这样的立意无疑是准确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把视角再抬高一点,去为国家、民族点赞,为大自然的慷慨无私点赞,那立意自然高人一筹。
第三,选材。可以选取自己在某一个或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故事,或者运用智慧解决具体问题的故事,又或者拥有某种优秀品质的故事,要注重细节描写,用活泼的语言把自己如何取得好成绩,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体现出优秀品质等等写得真实、生动、吸引人。如果写成记叙文,在构思时既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之势;更要对文章的主体部分精心进行布局,以使故事线索明了,过渡自然,情节波澜不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比如写“为吝啬的表妹点赞”这篇作文,就可以“误会”为线索,先写表妹太吝啬,引起我的误会;然后写表妹忍气吞声,隐瞒误会;接着写表妹在爱心行动中捐款第一,打破误会;最后写“我”理解表妹,解除误会,如此环环相扣,自然就能打动人心。如果写成议论文,可先亮出观点,然后运用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和名人故事、名人言论等进行论证,最后小结点题,一气呵成。也可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出话题,展开论述,最后得出观点,余味无穷。
【栏目一】
①____我能分
【栏目二】
②____我明了
类别
人为
纵火
违反
安全
规定
吸烟
生活
用火
不慎
玩火
自燃
电气
火灾
原因
不明
其他
占比
2.0%
4.1%
6.2%
17.9%
3.6%
3.2%
32.2%
7.2%
23.6%
【栏目三】
灭火方法我知晓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和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用锅盖隔绝氧气,终止燃烧。
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用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方法
参 照
文言语句
释义
根据造字方法推测
瞑,古字形为为前面图片,翕目也。翕,合也。
目,人眼也。
目似瞑
①瞑:______
根据语境选择
“暴”字的常用词义有:①凶恶残酷的;②鼓起来;③突然;④过分急躁的。
屠暴起
②暴:______
根据课文迁移
骨已尽矣
鼠尽而鸡亦尽
③尽:______
根据成语推断
鼠窃狗盗
窃吾食
④窃: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7,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填写相关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表达与交流,阅读与鉴赏,写作与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