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72,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元/份故选B,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Ca:40 Fe:56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14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点火升空B. 箭船分离C. 太阳帆板展开D. 自主交汇对接
【答案】A
【解析】
【详解】A、点火升空,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箭船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太阳帆板展开,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主交汇对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 2022年8月25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节约用纸,双面使用
B. 提高煤的开采水平,推广利用煤进行火力发电
C. 生活垃圾,科学处理
D. 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节约用纸,双面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
B、提高煤的开采技术水平,推广火力发电,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做法不符合该理念;
C、生活垃圾,科学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
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节约能源,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项做法符合该理念。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故选B。
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验满
B. 证明密度比空气的大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验气体是否收满,应将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选项错误;
B、该实验中下面的一支蜡烛先熄灭,上面的一支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
C、该实验中看到烧杯中浸没在水面以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正确;
D、相互刻画,如果表面出现刻痕,说明该金属材料硬度小,选项正确。
故选:A
4. 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重新鼓起,其原因是
A. 分子的体积变大B. 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C. 分子的间隔变大D. 分子分解成了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重新鼓起,其原因是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分子一直在不断运动,由于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分子并没有分解成原子,故选C。
5.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铁B. 金刚石C. 干冰D. 硫酸铜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A选项错误;
B. 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B选项错误;
C. 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C选项错误;
D. 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6. 同学们在观察实验时描述的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D. 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错误;
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实验结论,实验现象应该描述为:有水珠生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正确;
D、铁在空气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金属材料:镁 黄铜 生铁
B. 混合物:石油 空气 冰水混合物
C. 非金属元素:硫汞碳
D. 还原性物质:木炭 氢气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镁是金属单质,黄铜是铜的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它们均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由“石”字旁可知,硫和碳属于非金属元素,汞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D、木炭和氢气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碳不属于还原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过氧乙酸()可用于消杀某些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过氧乙酸由9个原子构成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故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则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验证实验的设计思路为:根据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情况,可验证锌的活动性比铜、银强;然后利用金属铜和硝酸银的置换结果,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对比四个实验,实验B证明金属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实验D可以证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锌,所以不做实验D也不影响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判断。
【详解】A、由上述分析,A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B、由上述分析,B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C、由上述分析,C实验必需进行,故选项错误。
D、由上述分析,D实验不需进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 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 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 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
B、氧气还可以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错误,符合题意。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焦炭还原氧化铁:2C+Fe3O43Fe+2CO2
B. 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3+H2↑
C.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aO+H2O=Ca(OH)2
D. 用稀盐酸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和真黄金:Zn+2HCl=ZnCl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焦炭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生石灰可作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符合题意;
D、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能鉴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如图所示为工业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该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3
D. 该反应生成物若泄露到空气中会加剧酸雨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化合价的计算原则及常见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前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物质,故该反应的生成物若泄露到空气中会加剧酸雨的形成,正确;
故选D。
13.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
D. 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解度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依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60g×=(60g+x)×20%,x=40g,不符合题意;
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在升温到t2℃时,甲、乙溶解度增加,甲、乙变为不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未发生改变,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两种金属组成,取5.6g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氢气,则此样品不可能的金属组合是
A. Zn、FeB. Al、ZnC. Mg、CuD. Zn、Mg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所以Zn、Fe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消耗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在5.6g~6.5g之间,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所以Al、Zn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消耗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在1.8g~6.5g之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Cu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Mg、Cu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消耗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大于2.4g,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Zn、M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2g氢气,消耗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在2.4g~6.5g之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构成水的微观粒子是______。
【答案】 ①. N₂ ②. O ③. H₂O
【解析】
【详解】化学用语包括化学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氮气,故填: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构成水的微观粒子为水分子,故填:H₂O。
16.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硅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周期。
【答案】 ①. 14 ②. ③. 三##3
【解析】
【详解】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硅原子序数为1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硅的核电荷数为14;
硅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4,则硅原子核外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第三层有4个电子,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根据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17.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会影响环境。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₄)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023 年杭州第19 届亚运会火炬“薪火”,使用某种化石燃料中分馏出的化合物X 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5O23CO2+4H2O。推断X 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17. 石油 18. CH4+2O2CO2 + 2H20
19. C3H8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小问2详解】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改变,反应前有10个氧原子,反应后共有10个氧原子,故X中不含氧元素,反应后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且物质X系数为1,故得1个X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故化学式为C3H8,故填:C3H8。
18. 如图为 CO 还原 Fe3O4的微型装置图,A 处 V 形管内的红棕色固体变成黑色。请写出 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不足之处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请写出处理尾气的方法: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 ①. 3CO+Fe2O32Fe+3CO2 ②. 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
【解析】
【详解】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可用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尾气)的方法。
19.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乙、丁均为氧化物,甲、乙常温下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为黑色固体,丙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甲→乙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写出一个丁→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甲的一种用途:______。
【答案】(1)化合反应
(2)
(3)灭火(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乙、丁均为氧化物,甲、乙常温下均为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出甲为二氧化碳,乙为一氧化碳;丁为黑色固体,丙为紫红色金属单质,可推出丙为铜,丁能转化为甲和丙,可推出丁为氧化铜,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甲→乙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小问2详解】
丁→丙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甲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
20. 某可燃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和。通过计算可确定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答案】 ①. 9.6g ②. 碳、氢、氧或C、H、O
【解析】
【详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列式:4.6g+x=8.8g+5.4g,可得x=9.6g;可燃物4.6g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 8.8gCO2 和 5.4gH2O,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2.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 = =0.6g.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为2.4g+0.6g=3.0g<4.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可燃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填:①9.6g②碳、氢、氧或C、H、O。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用洗洁精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2)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洗洁精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后形成的细小液滴随着水流动。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利用的是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小问2详解】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利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22. 如图,将注射器中的溶液缓缓推入V形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产生氧气。
(2)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
【答案】(1)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80℃的热水加热盛有红磷和白磷的W形管时,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 某化学小组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三天后,观察到序号为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2)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
(3)对照实验①和③,可知铁锈蚀的条件是:________。
【答案】(1)③ (2)隔绝氧气 (3)铁与水接触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试管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故三天后,观察到序号为③的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小问2详解】
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影响实验结果;
【小问3详解】
试管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24.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现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计算;④量取水。以上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2)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造成什么影响?
(3)用已配好的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答案】24. ③②④①
25. 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6. 50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氯化钠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6% 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然后用天平称量溶质,倒入烧杯中等待溶解,用量筒量取溶剂倒入烧杯中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②④①;
【小问2详解】
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多,则量取的溶剂过多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小问3详解】
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x, ,解得x=50g。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 如图所示,A~F装置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 a所示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A 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
(4)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5)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填“m”或“n”)处进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了25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8.8g二氧化碳。请计算:25g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多少克碳酸钙?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B##C ②.
(3)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5) ①. n ②.
(6)解:设 25 g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25g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碳酸钙质量为20g。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a所示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不加热,因此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或C;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而在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小问4详解】
关闭装置C中的弹簧夹,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试管中,固液分离;打开弹簧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所以装置C与B相比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小问5详解】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气体应从n处进入,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
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6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