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澄迈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H1 C1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紫红色B. 导热性C. 延展性D. 易锈蚀
【答案】D
【解析】
【详解】A、紫红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易锈蚀需要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 下列气体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
A. O2B. N2C. CO2D. 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食品,此选项不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用液氮冷冻麻醉等,此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医疗麻醉,此选项不正确;
D、水不能用于医疗和食品防腐,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3.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作用。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 镁(Mg)B. 锌(Zn)C. 铁(Fe)D. 铜(Cu)
【答案】A
【解析】
【详解】常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所以该题目中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Mg,故选:A。
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不需放少量水的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A. 硫磺B. 红磷C. 铁丝D. 蜡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较高温度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五氧化二磷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高温四氧化三铁固体,所以要在瓶中放水吸收四氧化三铁的热量,防止瓶底炸裂,不符合题意;
D.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水,所以瓶内不能有水,否则会干扰水雾的观察,符合题意。故选D。
5.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含有多种分子的是
A. 甲烷B. 空气C. 冰水D. 黄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甲烷中只有一种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氮气由氮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故B符合题意;
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不含有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列劳动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未擦干就涂油
B.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C.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 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先涂油,再擦干,在自行车的表面形成一层油膜,使自行车上的水不容易挥发,更容易使自行车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不能放大量水扑灭,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 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C.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D. 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空气中氧气供给人类呼吸,氮气经固氮后做化工原料,空气在生产活动中有广泛的用途,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说法正确;
B、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说法正确;
C、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目前并没有广泛使用,我们仍然要担心淡水资源短缺,说法错误;
D、废旧电池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说法正确;
答案:C。
8. 观察、分析、分类和概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纯净物:蒸馏水、酒精、食盐水B. 稀有气体:氦气、氮气、氩气
C. 氧化物:二氧化锰、干冰、过氧化氢溶液D. 金属单质:钙、铜、汞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蒸馏水、酒精都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有氦气、氖气、氩气等,氮气不是稀有气体,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锰、干冰(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
D、钙、铜、汞都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金属单质,选项正确;
故选D。
9.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u:铜分子B. :60个碳原子C. 2N:2个氮原子D. :3个铁离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Cu表示铜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铜元素,还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故A错误;
B、C60表示C60这种物质,1个C60分子,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可表示为60C,故B错误;
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N可表示2个氮原子,故C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Fe3+可表示1个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屑溶于稀硫酸:
B.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 硫在空气中燃烧:
D. 过氧化氢制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单质和酸反应生成的是二价铁的盐溶液,故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和氢气,而不是硫酸铁,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符合题意;
C、只有生成物中有气体时,才在化学式后标气体符号,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B. 读取数据
C. 滴加试剂D. 蒸发结晶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符合题意;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2. 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 纸杯着火点变低B. 温度低于着火点
C. 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 纸杯不是可燃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故选项错误;
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故选项正确;
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能够除去难溶性杂质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不是伸入集气瓶中,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入少量的一氧化碳不会被点燃,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和银的金属活动顺序都排在氢后,分别加稀盐酸中均无实验现象,只能证明两者都没有氢活泼,不能验证两者活动顺序的强弱,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14.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观察乳化现象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无乳化剂(如洗涤剂等),无法观察乳化现象。所以A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不会逸出。只要少滴稀盐酸不使锥形瓶内压强过大即可。所以B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
C、铁片与铝粉与5%稀硫酸反应速率不同,但不能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还应控制铁、铝的形状相同。所以C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用红磷作反应物,用足量木炭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占据了消耗的氧气体积,压强变化不明显。测定失败。所以D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综上所述:选择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活性炭 ②赤铁矿 ③石墨 ④液氧
(1)可用于制作电极的是______;
(2)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的是______;
(3)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_;
(4)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____。
【答案】15. ③ 16. ①
17. ④ 18.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电极。故填:③。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填:①。
【小问3详解】
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填:④。
【小问4详解】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可用作炼铁原料。故填:②。
16.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______ 。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A 酒精燃烧 B 蜡烛熔化 C 火柴燃烧
【答案】 ①. 蜡烛熔化,掉落(或火柴燃烧) ②. AC
【解析】
【详解】(1)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2)酒精、火柴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蜡烛熔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AC。
17. 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结合生活常识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生活中常用的节约用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4)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消耗。
【答案】17. 使用节水龙头或使用节水型马桶或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18. 氢气的纯度 19. 氢元素和氧元素
20. 光合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采用的节约用水的措施有:生活中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使用节水型马桶,洗手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小问3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问4详解】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消耗 CO2 。
18.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所形成的镓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2)图2是某一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原子。则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答案】(1) ①. 31 ②.
(2)2:1##1: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为31;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1,则有31=2+8+18+x,解得x=3,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镓离子表示为Ga3+;
【小问2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微粒的变化可知,将反应前后都存在的分子删除,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如图: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
三、简答题(共10分)
19.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发现物质总质量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铁钉生锈,B、C中铁钉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比A、B、C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和氧气等同时接触。
【答案】(1)要有氧气
(2)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
(3)水
【解析】
【小问1详解】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由于热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氧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氧气;
【小问2详解】
完全反应后,总质量减少的原因是:锌粒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
【小问3详解】
A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B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C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A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通过对比A、B、C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等同时接触。
20. 2400℃时水能分解,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的示意图表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解过程示意图排列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2400℃时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1)cab (2)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分解应先由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构成氧分子,因此有水分子→原子→新分子,故填cab。
【小问2详解】
水在2400℃分解为氢气和氧气,2400℃为条件,故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该仪器______(填“能”或“不能”)加热。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导管口______(填“a”或“b”)进。
【答案】(1) ①. 集气瓶 ②. 不能
(2) ①.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集气瓶;集气瓶用于收集和贮存气体,不能被加热;
【小问2详解】
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管口有棉花团,应选用高锰酸钾制氧,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选用E装置气体,则气体应从导管b端进,瓶内的水从导管a端排出,故填:b。
22. 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性质。
(1)挤出浓氨水,观察到滴有酚酞的棉花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
(2)设计A、B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 ①.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 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解析】
【详解】(1)氨水呈碱性会使酚酞溶液变红;挤出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上,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A与B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同时挤入浓氨水,B中的棉花比A中棉花先变红,证明B中分子比A中的分子运动的快,对比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五、计算题(共10分)
23.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1)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34.2g蔗糖中含有______g碳元素。
【答案】23.
24. 14.4
【解析】
【小问1详解】
蔗糖的的化学式为 C12H22O11 ,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1)=1:8;
【小问2详解】
34.2 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24. 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计算反应前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解: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2.5g-7.7g=4.8g
设反应前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答:反应前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解析】
【详解】见答案。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除去中的少量
点燃
D
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
稀盐酸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澄迈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澄迈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