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3623/0-17088229361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3623/0-1708822936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3623/0-170882293629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89,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A1-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张青莲B. 侯德榜C. 屠呦呦D. 杨振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故A正确;
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B不正确;
C、屠呦呦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故C不正确;
D、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故D不正确。故选A。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烧草成灰B. 海卤晒盐C. 南方挖煤D. 斩竹漂塘
【答案】A
【解析】
【详解】A、烧草成灰,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海卤晒盐,过程中是水分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南方挖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斩竹漂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 下列方法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B. 观察颜色
C. 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能鉴别,符合题意;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氮气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木条熄灭,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A. 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 炒菜时油锅中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能够使可燃物与正在燃烧的物质隔离,起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应先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灭,会引起触电,选项错误;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起到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正确;
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由于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故不能用水浇灭,用湿布盖灭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灭火,选项正确;
故选:B。
5.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MgO2B. 氧化铝Al2O3C. 氯化锌ZnCID. 硫酸钠Na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符合题意;
C、氯化锌是由锌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锌离子显+2价,氯离子显-1价,故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2,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钠离子显+1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故硫酸钠的化学式为K2SO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O2B. 2OC. O2-D. 2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O2还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2个氧原子,符合题意;
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号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O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D、标在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该微粒的个数,2O2表示2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根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B. 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
C. 肥皂遇到软水易起浮渣D. 水由氧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不属于纯水,A错误。
B、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排放,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B正确。
C、肥皂遇到硬水易起浮渣,遇软水易起肥皂泡,C错误。
D、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错误。
故选:B。
8. 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 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C. 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B、所得到的水中含有钙、镁离子等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D、由图知,净水时从上到下,最先经过小卵石,选项错误。
故选C。
9. 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A. ClB. NaC. OD. H
【答案】A
【解析】
【详解】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为正一价、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 x +(-2)=0,x=+1;同理,氢氧化钠中钠、氢、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1、-2;氯化钠、水中钠、氯、氢、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1、+1、-2;故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氯元素;
故选A。
10.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的火箭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O2,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N2O4),燃烧时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 N2B. H2OC. CO2D. SO2
【答案】D
【解析】
【详解】反应物C2H8N2和N2O4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燃烧生成物可以是氮气、水、二氧化碳,不可能有二氧化硫,因为反应前没有硫元素,故选:D。
11. 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下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
B. 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
C. 铷原子核外电子分5层排布
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核电荷数=核内的质子数,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铷离子,其化合价为+1价,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一种常用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都是离子
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D.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A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但带电的微观粒子不都是离子,例如质子也带电,故B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所以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故C正确;
D.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通电也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13. 甲醇俗称“木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合成甲醇的微观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是一种清洁能源B. 乙有毒
C. 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4D. 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图可知,甲为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是一种清洁能源,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乙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丙为甲醇,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28=1: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
D. 的值为6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总质量不变,则:8g+32g+5g+4g=16g+xg+5g+24g,得:x=4,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增加,甲是生成物,生成甲的质量为:16g-8g=8g,乙物质的质量减少,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乙物质的质量为:32g-4g=28g,丙物质质量不变,即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丁物质质量增加,丁是生成物,生成丁物质的质量为:24g-4g=20g。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是乙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物质和丁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丙物质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反应中质量变化之比为:8g:28g=2:7,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x的值为4,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5. 从①氢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金刚石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
(2)可用于消除水中异味的是______。
(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_。
(4)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的是______。
【答案】15. ③ 16. ②
17. ④ 18. 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故填③。
【小问2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②。
【小问3详解】
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为金刚石,故填④。
【小问4详解】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且热值高,被认为是最理想燃料,故填①。
16. 北京冬奥会速滑馆采取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技术,向场下预埋的管道中通入低温二氧化碳,使表面水凝结成几毫米冰层。
(1)水由液态凝结成冰的过程中,没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水分子体积B. 水分子间隔
(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能用作制冷剂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A (2) ①. 干冰 ②.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由液态凝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体积不变。
故选A;
【小问2详解】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故能作制冷剂。
17.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天然气 B.氢气 C.肼(N2H4)
(3)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①. 石油 ②. BC ③. MgO+CO2=MgCO3
【解析】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肼不含碳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故选:BC。
(3)氧化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镁,故填:MgO+CO2=MgCO3。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三名航天员进驻“太空之家”,开启半年太空生活。为降低太空辐射对航天员产生的伤害,航天员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物,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答案】 ①. 不是 ②. 3##三 ③. 3:4:3
【解析】
【详解】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8:6=3:4:3,故填:不是、3或三、3:4: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19小题4分,20小题6分,共10分)
19.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易造成“ 温室效应”。说说,在日常生活你怎样做才算是“低碳”呢?
【答案】纸张双面使用,人走电断等(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
【详解】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日常生活中可以纸张双面使用,人走电断等(合理答案即可)。
20.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乘联会发布今年1-4月份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数据,比亚迪排名第一、大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比亚迪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刀片电池”中的正极材料之一为LiFePO4。LiFePO4可用FePO4、LiOH和H2C2O4为原料反应制得。
材料二:金属锂(Li)的熔点低、密度小、质地软,能与水反应生成LiOH。
(1)锂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一点即可)。
(2)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答案】20. 熔点低 21. +1 22. 无污染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锂的物理性质有熔点低、密度小、质地软,故填:熔点低;
【小问2详解】
LiOH中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填:+1;
【小问3详解】
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优点是无污染,故填:无污染。
四、实验题
21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及性质检验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用分解H2O2溶液制取O2,应选择图1中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2)制作氧自救呼吸器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O2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
原理分析:4KO2+2CO2=2K2CO3+3O2,4KO2+2H2O=4X+3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图2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______(填颜色变化)时,则基本失效。
【答案】(1) ①. 锥形瓶 ②. B ③. ④. c ⑤.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 ①. KOH ②. 黄色变为白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②用分解H2O2溶液制取O2,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c;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2详解】
①反应前有4K、10O、4H,反应后(X除外)有6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X的化学式为KOH;
②超氧化钾(KO2)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氧气和白色固体KOH,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黄色变为白色时,则基本失效。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2小题2分,23小题6分,共8分)
22.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花中含有的香茅醇(化学式为C10H20O)具有芳香的气味。请计算。
(1)香茅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香茅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156 (2)30:5:4
【解析】
【小问1详解】
香茅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小问2详解】
香茅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3. 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该反应中,若有发生反应计算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 H2O 的质量为x
x=54kg
答: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54kg
【解析】
【详解】见答案。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燃烧时,______(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生成黑色固体
c.发出蓝紫色火焰
O2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琼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5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