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1页
    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2页
    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02,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 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周口店遗址”结合所学可知,周口店遗址,又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诞生于约三至七十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更新世古人类遗址中内涵较丰富、材料较齐全、较有科研价值的遗址之一。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木棒;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A项正确;河姆渡人在浙江余姚,排除B项;半坡人在陕西西安,排除C项;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属于神话传说,排除D项。故选A项。
    2.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 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 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D. 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A项正确;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城与商朝无关,排除B项;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与西周和东周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3.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 磨制石器B. 青铜铸造C. 彩色陶器D. 瓷器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青铜器种类丰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被誉为青铜时代,B项正确;磨制石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排除A项;彩陶艺术、瓷器烧制都不是夏商周三代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4. 2022年9月26日至28日,山东曲阜迎来了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本届论坛在儒学圣地、孔子故里探讨文明交流与互鉴,更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照亮未来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体现孔子思想的是( )
    A. 为政以德B. 无为而治C. 以法治国D. 兼爱非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主张为政以德,A项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A项。
    5. 秦王朝建立起这套地方行政制度后,国家权力乃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皇帝手中,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该制度是( )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公九卿制D. 郡国并行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项正确;分封制西周开始实行,排除A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6. 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 统一六国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最大好处是能调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型工程的修建。A项正确;秦朝治国思想是法家,排除B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排除C项;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7. 作为语言精华存在的成语,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对历史教学也有特殊的价值。下列成语与刘邦、项羽楚汉相争史实有关的是( )
    A. 四面楚歌B. 破釜沉舟C. 围魏救赵D. 退避三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在刘邦项羽争霸过程中,项羽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符合题意要求,故选A项;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
    8.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
    A. 重文轻武政策B. 文化专制政策C. 闭关锁国政策D. 休养生息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西汉初年,经济萧条,一片荒凉景象。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西汉统治者实行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项正确;重文轻武政策是北宋时期实施的,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面对经济萧条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与文化专制无关,排除B项;闭关锁国是清朝实施的对外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
    9. 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A. 勤俭治国B. 勤于政事
    C. 善于用人D. 虚怀纳谏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的特点,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 虚怀纳谏与材料中“勤俭治国”不符合,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10.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施。汉武帝的目的是
    A. 巩固大一统B. 繁荣思想文化C. 扩大地方权力D. 发展小农经济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A项正确;繁荣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排除B项;“推恩令”削弱了地方权力,排除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小农经济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11. 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 蒙恬B. 王翦C. 霍去病D. 张骞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等人出击匈奴,其中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C项正确;蒙恬是秦朝时期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的名将,排除A项;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为秦统一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排除B项;张骞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使西域、为沟通丝绸之路奠定基础的著名外交家,排除D项。故选C项。
    12.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均与题干“刘秀”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 百家争鸣出现B. 东汉走向衰亡C. 民族政权并立D. 藩镇割据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东汉的衰亡,故选B;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民族政权并立是在宋辽时期,排除C;藩镇割据是在唐朝末年,排除D。
    14. 汉朝时期,通过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不包括( )
    A 玉米B. 核桃C. 葡萄D. 石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明朝时期从南美洲引进的新品种,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汉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有,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首猪、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根据“麻沸散”“五禽戏”“实施外科手术”等关键信息可以知道的东汉名医是( )
    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东汉,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五禽戏”,善长实施外科手术,B项正确;扁鹊是东周名医,张仲景主张治未病,孙思邈是唐朝医生,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6. 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 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B.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 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D. 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可知,材料讲述了司马迁按史实真实生动地撰写《史记》,体现出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司马迁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排除D项。故选C项。
    17. 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A. 牧野之战B. 官渡之战C. 淝水之战D. 赤壁之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曹操战败,这场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故选D;牧野之战是周灭商之战,排除A;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发生在北方地区,排除B;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前秦之间,排除C。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A. 台湾B. 流求C. 夷洲D. 楼兰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明清时称台湾,排除;B项隋朝称为流求,排除;D项是汉朝时期西域的一个国家,排除。故选C。
    19. 三国是东汉末年以来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过渡时期。结束这一时期,统一全国的是( )
    A. 西晋B. 东晋C. 隋朝D. 唐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A项正确;西晋灭亡后,东晋建立,东晋没有统一全国, 排除B项;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排除C项;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大一统,排除D项。故选A项。
    20.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
    A. 北京B. 西安C. 洛阳D. 南京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今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建康,建康即今南京,从420﹣589的170年里,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即今南京,D项正确;元明清定都北京,大顺定都 西安 ,东汉定都洛阳,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1. 如图为中国古代史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①的特征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时间轴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阶段①为秦汉时期,其时代特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项正确;阶段③为581年—907年,即隋唐时期,其时代特征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排除A项;阶段④为宋元时期,其时代特征为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B项;阶段②为公元220年—581年,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其时代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
    22. 2011年,国际数学协会正式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圆周率日。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 )
    A. 祖冲之B. 张衡C. 胡昭D. 司马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国古代有一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南朝时期科学家祖冲之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领先于世界近千年,A项正确;张衡发明地动仪、浑天仪等,排除B项;胡昭是书法家,他将行书书法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三国时的另一书法家钟繇齐名,世人并称“钟胡”,排除C项;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D项。故选A项。
    23.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美不胜收,书法名家也是不胜枚举。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其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书法家是( )
    A. 贾思勰B. 胡昭C. 钟繇D. 祖冲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其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书法家”,结合所学可知,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C项正确;贾思勰是农业学家,排除A项;胡昭也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但与“独创楷书”不符,排除B项;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24. “他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国曹植的名作《洛神赋》中的场景。”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 )
    A. 顾恺之、西晋B. 郦道元、北魏C. 范缜、南朝D. 顾恺之、东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曾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国曹植的名作《洛神赋》中的场景”,结合所学可知,东晋顾恺之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 、飞禽走兽无所不画。他尤其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主要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D项正确;顾恺之是东晋的,排除A项;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排除B项;范缜是南朝时期的哲学家和无神论者,排除C项。故选D项。
    25.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 雕塑艺术,源远流长B. 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C. 佛教艺术,绚丽多彩D. 民族融合,古老悠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体现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B项正确;“源远流长”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佛教艺术,绚丽多彩,排除C项;民族融合与“外国人”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二、材料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8分,共50分)
    26.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于牛耕和铁器的出现,春秋各国加强了对荒地的开垦。正因为春秋时荒地大量开垦,到战国时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出现了“邻邑相望”的繁荣局面……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和表现。(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再写出一项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其它措施。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简明扼要,不得照抄)。
    材料四 魏晋时期,南方经济之所以有较大发展,原因很多,如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根本原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表现:荒地被大量开垦;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出现;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任答两点即可,照抄原文)
    (2)措施:统一度量衡另一措施:统一货币。
    (3)措施: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采取“算缗”与“告缗”政策。(任答三点即可,照抄原文)
    (4)原因: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影响:有利于南北方经济齐头并进,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一“由于牛耕和铁器的出现”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表现:根据材料一“正因为春秋时荒地大量开垦,到战国时国与国之间紧密相连,出现了‘邻邑相望’的繁荣局面”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为荒地被大量开垦;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为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出现;根据材料一“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为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
    【小问2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二“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可知,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另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其它措施有统一货币。
    小问3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三“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推行均输法和平准法;根据材料三“还推出了‘算缗’与‘告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车船税,鼓励告发瞒报家产的行为。”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采取“算缗”与“告缗”政策。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四“魏晋时期,南方经济之所以有较大发展,原因很多,如南方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南方的社会环境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影响:根据材料四“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从而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南北方经济齐头并进,为高度发达的盛唐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带来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到秦朝才有了“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材料二 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
    ——翦伯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称作什么?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迁往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有哪些?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原人口迁徙高潮?
    材料四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的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写出这一时期推动这一现象的一次重大改革。
    【答案】(1)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原因: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人物:张骞。道路:丝绸之路。标志:西域都护的设置。
    (3)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历史事件:八王之乱。
    (4)现象: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解析】
    【小问1详解】
    影响:依据材料“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促进了民族交融,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原因:依据材料“到秦朝,‘中国’二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其的分裂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因此说到秦朝才有了“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小问2详解】
    人物:依据材料“他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于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材料二中的“他”是张骞。标志:结合所学可知,张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重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小问3详解】
    游牧民族: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汉至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族、氏族、羌族。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末期,由于发生“八王之乱”,八名王族为了争夺权力,打了16年的仗,北方连年战争,大量百姓从北方前往南方,引发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
    【小问4详解】
    历史现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的两幅图反映了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现象。改革:结合所学可知,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2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与文化》为主题编辑了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____。
    (2)图二中的人物改进了造纸术,他是____时期的宦官____。考古证明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学引起世界关注。图三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____时期的____。
    (4)图四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____》,这部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____为本的务实精神。
    (5)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发展成为专门的书法艺术,东晋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图五是东晋时期____的代表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1)都江堰 (2) ①. 东汉 ②. 蔡伦 ③. 西汉
    (3) ①. 东汉末年 ②. 张仲景
    (4) ①. 齐民要术 ②. 民生
    (5)王羲之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一和所学可知,都江堰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二和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经过蔡伦的改进,造纸技术获得了提高,实用性更强也更加方便,为文化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三和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小问4详解】
    根据图四和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这部农书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问5详解】
    根据图五和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赞他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誉为“书圣”。
    秦铜权
    秦统一后,制定了全国统一性的度量衡标准,并以严苛的律法保障了统一度量衡的实施。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秦的度量衡桧校制度、基本单位和相互比值的制度长期保存下来,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
    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盐铁官营,从盐铁专卖中获得丰厚的利润,又采取均输法和平准法。均输就是国家采购、国家经销;平准就是根据市场情形,设立专门的机构,平抑物价。还推出了“算缗”与“告缗”,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车船税,鼓励告发瞒报家产的行为。
    ——摘编自张吾愚《千秋功罪桑弘羊》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和斗争,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中外历史纲要(下)》

    相关试卷

    [历史][期末]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这是一份[历史][期末]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共4页。

    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