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93876/0-1708823886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93876/0-17088238863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393876/0-17088238864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5,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45,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B.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0cm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即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故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符合题意;
B.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中华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固体能传声
B. “笛弄晚风三四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C.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可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故B错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低至0.3元/份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
D.夜归人发出声音传递了有人来了的信息,狗听到了,从而叫出来,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成语或者现象与镜花水月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一叶障目
B. 杯弓蛇影
C. 彩虹
D. 海市蜃楼
【答案】B
【解析】
【详解】镜花水月:即镜中花、水中月,都属于平面镜成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一叶障目、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杯弓蛇影是弓在液面形成的倒影,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向前运动的
B.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静止的
D.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详解】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与倒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与水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相对于湖边的树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故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即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物体不动。
5.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 2~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 5~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答案】A
【解析】
【详解】A.如图,0~5s内,小车的路程为2m,故平均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
B.如图,0~7s内,小车的路程为6m,故平均速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2~5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路程为0,故C不符合题意;
D.5~7s内,小车的路程为4m,时间为2s,故平均速度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2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6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1kg/m3B. 2kg/m3C. 2.2kg/m3D. 2.5kg/m3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求出氧气瓶中原有氧气的质量为
m=ρV=2.5kg/m3×20×10-3m3=50g
当用去6g氧气时,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m'=50g-6g=44g=0.044kg
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也就是说剩下的氧气的体积仍是20dm3,故可得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为
故选C。
7.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踢足球时的情景,图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守门员及时截住射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守门员戴手套是为了减小摩擦力,能更好地接住射来的足球
C. 足球攻门时用头顶球,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在空中所受重力减小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截球时,手对球施加了力,使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手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手与球之间的摩擦力,使人更容易地接住球。故B错误;
C.顶球时,头对球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头也施加了力,所以人感到头疼。故C正确;
D.球开始运动后,即使人不再对球施加动力,由于惯性,球也能继续保持运动状态在空中飞行。故D错误。
故选AC。
8. 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B. 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 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 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错误;
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故B正确;
C.由图示知,光具座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当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时,物距
u=40.0cm-10.0cm=30.0cm>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时
u1=40.0cm-35.0cm=5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48,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第二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中天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