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展开课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练习
授课时间:
课型:练习课
课时: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①情境与问题:.进一步熟悉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能熟练地进行简单体积单位之间名数的换算;
②知识与技能 :会正确地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换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交流与反思:让学生 真正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需要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学习重点难点:掌握名数的换算方法并灵活运用名数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基础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
1.回顾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师:我们学习了哪些体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师归纳并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口答。
学生活动:
环节二:以题为例,感悟策略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教科书P36“练习八”第2题。
师:都解答出来了吗?谁能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解题方法?学情预设
预设1:直接算出玻璃器皿的体积,将体积单位换算为dm3,看它的体积是否比包装盒的体积11.76dm3小。25×16×18=7200(cm3)=7.2dm3,7.2dm3<11.76dm3,所以装得下。
预设2:因为玻璃器皿的长、宽、高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先将包装盒的体积单位换算成立方厘米,再算出玻璃器皿的体积,比较玻璃器皿和包装盒的体积大小。11.76dm3=11760cm3,25×16×18=7200(cm3),7200cm3<11760cm3,所以装得下。
对比练习,请同学们快速解答。
课件出示问题。
(3)辨析质疑,深化理解。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得到了不同的结论,老师觉得都有道理,到底是装得下还是装不下呢?要说出理由才能让人信服。
(4)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回头再看看前面的第2题,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这类问题用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读题,整理数学信息。
学生能从中读到数学信息,知道包装盒的长、宽和体积,知道玻璃器皿的长、宽、高,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盒是否装得下玻璃器皿。
(2)学生自主解答。
(3)展示交流。
学生快速解答后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说装得下,有的说装不下。
(2)展示学生的解答方法。
师:装得下吗?为什么?
学生边说,课件同步呈现解答方法。
方法一:8.96dm3=8960cm3,25×15×18=6750(cm3),6750cm3<8960cm3,所以装得下。
方法二:25×15×18=6750(cm3),6750cm3=6.75dm3,6.75dm3<8.96dm3,所以装得下。
方法三:8.96dm3=8960cm3,8960÷(28×20)=16(cm),18cm>16cm,所以装不下。
学生通过交流意识到,是否装得下,仅仅看体积大小是不行的,只有包装盒的长、宽、高都大于玻璃器皿的长、宽、高才行,从而确定方法三才是对的,所以装不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根据实际情况,方法一和方法二都不是很可靠,因为就算包装盒的体积大于玻璃器皿的体积,如果包装盒的高小于玻璃器皿的高,也是装不下的。
设计意图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体积单位的换算,巩固体积单位的进率,提升换算的能力。同时,设计两道对比练习,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36~37“练习八”第4、5、6、8题。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75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探索图形教案设计</a>,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43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a>,共5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437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面积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