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探究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小明在学习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节内容后,想收集一些植物的种子用于兴趣小组的研究,以下植物中无法产生种子的是( )
A.铁线蕨B.丝瓜C.大豆D.樟树
2.中国植物园的图标由银杏和水杉组成,如图所示。银杏和水杉都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3.下列生活习惯中,易感染蛔虫病的是( )
①经常睡懒觉②经常喝生水③饭前便后洗手④生吃的水果、蔬菜清洗得不彻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齐白石的画作《他日相呼》(如图)描绘了两只小鸡在抢食蚯蚓的场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不分节B.蚯蚓能改善土壤结构
C.小鸡是变温动物D.小鸡吃蚯蚓是防御行为
5.《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版》收录了七大类共135061个物种,其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细菌B.真菌C.病毒D.草履虫
6.周末到了,小云给外公外婆送去亲手制作的泡菜。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的是( )
A.酵母菌B.乳酸菌C.醋酸菌D.霉菌
7.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对应关系的是( )
A.I—植物,II—裸子植物,III—被子植物
B.I—动物,II—环节动物,III—爬行动物
C.I—食肉目,II—猫科,III—犬科
D.I—原核生物,II—细菌,III—真菌
8.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科学分类,是为了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纲、门、目、科、种、属
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D.分类单位越小,其中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
9.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黄花蒿中提取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成为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后又在科研中发现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也具有明显效果。黄花蒿作为药用植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潜在价值D.没有价值
10.人类从未停止过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探索。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B.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可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11.达尔文通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研究确认了“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观点。下列几种观点中错误的是( )
A.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种类地雀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B.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对地雀的形态特征起选择作用
C.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
D.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无关
12.图为生活在某区域的几种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历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与长臂猿的亲缘关系最近B.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
C.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D.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适应的是( )
A.蝗虫的翅——跳跃B.鳄鱼的四肢——爬行
C.马的四肢——奔跑D.青蛙的后肢——跳跃
1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了飞行而设计”,结合下图鸟类特征示意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B.②为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
C.③有气囊,可暂贮存气体D.④为体温不恒定,通过飞行产生更多热量
15.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硬纸板、松紧带、工字钉等制作了“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下图),其中代表骨的是( )
A.工字钉B.硬纸板C.松紧带1D.松紧带2
16.篮球是青少年喜欢的一项运动,经常打篮球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反应速度。如图表示的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 )
A.舒张→舒张B.收缩→收缩C.收缩→舒张 D.舒张→收缩
17.体育课上,小明因运动不当造成脱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前热身可减少脱臼现象发生
B.脱臼后无需处理,休息几天即可康复
C.经常运动的人关节囊增厚,不易脱臼
D.脱臼时关节头会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18.《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 )
A.社会行为B.防御行为C.觅食行为D.生殖行为
19.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诫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
A.声音B.动作C.气味D.身体接触
2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中描述的生物共同所在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是( )
A.大气圈、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上层和岩石圈
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大部
22.为探究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大小、健康状况相近的小鱼分别置于四个生态缸中,处理条件如图所示,其中哪个生态缸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 )
A.甲B.乙C.丙D.丁
23.下列诗句描写了多种自然景观,从描述的情景来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4.过度捕杀青蛙导致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维持生态平衡
25.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碳中和”是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以下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开发清洁能源B.倡导无纸化办公C.积极植树造林D.使用一次性餐具
二、读图填空题
26.下图从呼吸、运动和生殖三个方面对鲫鱼(鱼类)和蜥蜴(爬行动物)进行了比较,据图回答:
(1)补充相关内容: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___________,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3)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鱼类与爬行动物之间有一个过渡类群,为___________动物。
27.南岳衡山,终年翠绿,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在这一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土壤、水、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一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有_____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
(2)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
(3)若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则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
28.材料一 中国网2022年9月15日报道我国森林面积达2.27亿公顷,十年增长7.1%,成为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森林二氧化碳吸收量增长7.3%,达到每年8.39亿吨二氧化碳吸收量,相当于抵消我国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材料二不同森林类型的蓄水量数据
(1)阅读材料可知,森林中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能产生_______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材料二说明森林起到了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有“_______”之称。从数据可知,幼松林、中龄松林、阔叶次生林等人造林的平均蓄水量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原始林。
(3)保护森林,从我做起。你可以做哪些工作来保护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9.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课外小组进行了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图中甲为“迷宫”示意图;乙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乙中绘出小鼠第三次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
(3)从图乙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经历的时间就_______。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蟑螂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_______,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决定的。
四、探究题
30.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市公共绿地建设的迅速发展,枯枝落叶等垃圾不断增多,某生物兴趣社团同学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樟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方案二:取樟树和枫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_______方案,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原则。
(3)在两组实验的恒温培养过程中,方案一的甲组落叶被分解了,则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中,我们用过的废旧电池应投入图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垃圾箱里。
五、填空题
31.2023年,被租借到美国动物园的大熊猫丫丫的健康状况引起了中国同胞的关注,它不仅身体瘦弱、患病,而且精神上也出现了抑郁症状。网友们不断呼吁,盼望着丫丫能早日回国治疗,安享晚年。4月27日,旅美20年的丫丫终于回到了祖国。这场“丫丫事件”让保护大熊猫的种群延续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野生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原因之是人类大量砍伐森林,破坏了大熊猫的______________。
(3)由于山系、公路、村庄等原因,野外的熊猫种群被阻隔成很多小种群,野生大熊猫的后代成活率仅有30%左右。为了提高野生大熊猫后代成活率,各级政府派出科研人员进山搜救大熊猫并带回基地进行圈养。到2022年底,圈养大熊猫成活率超过了90%,这属于______________(填“就地保护”或“迁地保护”),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已有673只。虽然种群质量有待提高,但保护了多样性,保护了_______的遗传资源。
(4)圈养大熊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熊猫的生存问题,我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大熊猫的种群延续?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铁线蕨属于藤类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故A符合题意;
BCD、白关丝瓜、银杏、樟树港辣椒都能产生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
解析: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银杏和水杉属于裸子植物。
3.答案:C
解析: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②经常喝生水、④生吃的水果、蔬菜清洗的不彻底都可能会感染蛔虫病。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B
解析: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把糖类分解成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改善菜的品质。
故选:B。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由分析可知,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即具有直接价值,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的第一阶段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A正确。
B.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如胚胎学证据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法,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B正确。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其中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C错误。
D.人类进化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等阶段,D正确。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A、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个体之间会在许多性状方面的差异(变异),如不同各类的地雀,但它们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A正确;
B、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各类地雀,产生了变异,是位帕戈斯群岛上不同环境选择的结果。地雀的喙产生了变异适应环境,生存下来;B正确;
C、地雀在生存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去,即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会死亡,即不适者被淘汰。表明自然界普遍存在变异现象;C正确;
D、在生物的进化中,能够遗传的有利变异,经过许多代的选择、积累,便形成了许多新品种。故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有关。D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A、据进化历程图可见:人类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A错误;B、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据进化历程图可见:大猩猩的形态结构比长臂猿复杂,B正确;C、据进化历程图可见:图中的灵长类动物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C正确;D、生物进化遵循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据进化历程图可见:人类位于灵长类动物进化的最高等级,D正确。故选:A。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D
解析:A.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①为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A不符合题意。
B.前肢变成翼,生有羽毛,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②为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B不符合题意。
C.鸟类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因此,③为有气囊,辅助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
D.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是恒温,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④应为体温恒定,D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脂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硬纸板、松紧带、工字钉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投篮动作相当于从屈膝到伸肘的过程,肱三头肌的变化是舒张—收缩,D正确。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A. 盲目练习容易造成脱臼、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因此运动之前可做一做热身活动,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A正确。
B.脱臼后必须停止运动,不要让受伤的关节活动,应立即到医院治疗,B错误。
C.经常运动的人,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提高,关节的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也大大增加,一般不容易发生脱臼,C正确。
D.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的现象,D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家燕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D。
19.答案:A
解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诫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是长尾黑颚猴通过声音与其他同类进行信息交流。
故选:A。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C
解析:A.甲因为缺少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存活的时间短,故A不符合题意。
B.乙中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鱼类提供氧气,存活时间较长,故B不符合题意。
C.丙装置内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氧气为鱼类的呼吸所用,同时装置中有河泥,河泥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对鱼的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净化水质,这样鱼类的存活时间最长,故C符合题意。
D.装置D内植物在无光的条件下,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反而和小鱼一起争夺氧气进行呼吸,鱼类的存活时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答案:C
解析: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体现了苔藓植物、种子植物等绿色植物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生活环境较好,A不符合题意。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体现了黄鹂、白鹭、柳树等生机勃勃的生物景,生物种类较多,生态环境较好,B不符合题意。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体现了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群体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差,因此生态环境最差,C符合题意。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描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蝶和蜻蜓等动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生活环境较好,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4.答案:D
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过度捕杀青蛙导致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主要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来的平衡,使害虫天敌减少,水稻减产。
故选D。
25.答案:D
解析:A、节约生活用水,可节约各类资源,属于低碳生活。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
D、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加重环境污染,不属于低碳生活。
故选:D。
26.答案:(1)肺;游泳;陆地
(2)卵壳
(3)两栖
解析:(1)分析可知,鲫鱼用鳃呼吸,用鳍②游泳;蜥蜴完全用①肺呼吸,生活在③陆地上。
(2)蜥蜴产卵在陆地上,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27.答案:(1)3;草→兔→鹰
(2)分解者
(3)草
(4)太阳能
解析:(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一中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①草→兔→鹰;②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鹰;③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在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兔→鹰。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一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甲→丁,可知是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所以图二中的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28.答案:(1)光合;氧气
(2)地球之肺(或绿色水库);高于
(3)多植树,不滥砍滥伐等
解析:
29.答案:(1)
(2)学习
(3)越短;高等;遗传物质
解析:
30.答案:(1)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一;控制单一变量
(3)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④
31.答案:(1)胎生哺乳
(2)栖息地
(3)迁地保护;遗传(或基因)
(4)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等
解析:
森林类型
幼松林
中龄松林
阔叶次生林
原始林
蓄水量/(米³.亩)
100
300
560
800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267秒
第二次
193秒
第三次
90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下列实例中属于遗传多样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