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m/s,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不一定走3m,故A错误;
B.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为3m,故B正确;
C.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在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m/s,位移不一定是3m,故C错误;
D.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2. 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同,后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反
C. 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故A正确;
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同,再静止,最后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为
故C错误;
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为
故D正确。
故选ABD。
3. 如题图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点为场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和的半圆弧分隔。某晨练老人从A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线走到B点,用时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指的是走到B点的时刻B. 老人的位移为
C. 老人的平均速度为D. 老人的平均速率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时为t,可知t指的是人从A走到B点的时间间隔,A错误;
B.位移大小指始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则老人的位移为2R,B错误;
CD.老人的平均速度为
C正确,D错误。
故选C。
4. 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 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 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答案】A
【解析】
【分析】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解答本题关键.平均速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而瞬间速度和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对应,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详解】A、列车的最高时速指的是在安全情况下所达到的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限制的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点对应,因此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
D、根据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是10s可知,可求得其平均速度为10m/s,而其冲刺速度不一定为10m/s;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应把握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即可判断生活中所说的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同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5.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消除打点计时器和木板对小车阻力的影响,关于该操作环节,下列四种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平衡阻力的原理依靠重力来平衡,同时阻力包含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直接的摩擦,故操作为:需要挂上纸带,但是不能挂重物,把打点计时器所在的一端垫高,故选B。
6. 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5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5,该路段限速60km/h,取g=10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以及是否超速的情况是( )
A. 速度为7.5m/s,超速B. 速度为15m/s,不超速
C. 速度为15m/s,超速D. 速度为7.5m/s,不超速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汽车刹车后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解得:
a=μg=7.5m/s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式有:
v02=2ax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v0==15 m/s=54 km/h<60 km/h
所以不超速.
A.速度为7.5m/s,超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速度为15m/s,不超速,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速度为15m/s,超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速度为7.5m/s,不超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7. 若以向上为正方向,某电梯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 )
A. 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B. 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C. 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时间内向上加速,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
B.时间内,匀速上升,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时间内向下加速,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
D.时间内,向下减速,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8.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在该实验中,平衡摩擦是靠抬高斜面,并且不能在外界作用力下平衡摩擦力的,所以A说法错误.在平衡摩擦过程中,重力的分力、已知滑动摩擦力是成比例变化的,因此跟质量多少无关,并不比每次都要平衡摩擦力,所以B理解正确.实验正确顺序是先开电源,在释放小车,所以C错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但如果时,,操作过程中都是用重物重力充当外力,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必须要满足,D理解不对,答案为B.
考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的注意事项
点评:此类题型常常出现,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过程中,需要准备较多,例如平衡摩擦、如何判断是否平衡好了,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
9. 2012年6月1日.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从260米超低空跳伞成功.如图所示,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 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g取10 m/s2).则( )
A.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 m,相当于从2.5 m高处自由落下
B.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125 m,相当于从1.25 m高处自由落下
C.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 m,相当于从1.25 m高处自由落下
D. 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 m,相当于从2.5 m高处自由落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m/s,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
v2=2gh
vt2-v2=2a(H-h)
解得
h=125m
v=50m/s
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
H-h=224m-125m=99m
他以5m/s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高处自由落下,由
vt2=2gh′
得
h′=1.25m
故选C。
10. 研究某公交车的刹车性能时,让公交车沿直线运行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刹车,公交车开始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16t-t2(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4 m/s
B. 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 公交车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为60 m
D. 公交车刹车后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汽车刹车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16t-t2
可知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
v0=16m/s
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m/s2
选项AB错误;
C.公交车刹车停止的时间为
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为
选项C错误;
D.公交车刹车后第1 s内的位移
x1=(16×1-12)m=15m
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
选项D正确。
故选D。
11. 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 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 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保持相对静止
D. 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h=gt2得,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则A下降了3s,A的速度为v=30m/s、故A错误.A球下降的总时间为:t=s=5s,此时B下降4s,B的下降高度为:h′=×10×42m=80m,故B离地面的高度为125-80=45m,故B正确.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两物体的距离逐渐增大,故C错误.由自由落体的规律可得,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变大,故D错误.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中,相隔一定时间释放一个小球,在小球落地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两球离地的高度差不恒定.
12.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在此过程中( )
A.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B.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C.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D.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由于速度的方向不变,位移一直增大。
故选D。
13.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静止,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受到三个力,也可能受到四个力
B. 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 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 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B物体在细绳拉力作用下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而静止,地面对B有摩擦力,则一定有支持力,加上重力、绳子的拉力共有四个力。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14.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B. 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 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初始时,A、B静止,对物块A,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有
若施加的力F恰好等于,则摩擦力变为零,故A错误;
BCD.对整体分析,初始时只受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B与墙之间无弹力,无摩擦力,弹簧的弹力等于两物体的总重力,施加力F后,由于AB不动,则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但是F有向上的分量,所以墙对B有竖直向下的摩擦力,同时力F有水平方向的分量,等于墙面对B的弹力,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 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 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 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 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押加”比赛中两队对绳子的拉力等大反向,之所以甲获胜,原因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
【详解】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绳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绳子上张力是相同的,故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大小始终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但二者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题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在拔河比赛中要挑选一些体重大的同学,以增加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16. 如下图所示,氢气球受水平风力作用而使拉住它的细绳与地面的夹角为θ,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氢气球的重力忽略不计)( )
A. 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
C. 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
D. 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答案】AD
【解析】
【详解】气球受浮力、拉力和风力处于平衡,受力分析如图:
在细绳被割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的大小即为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A.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52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7. 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
(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
(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
【答案】(1)2000m;(2)0.4m/s;(3)0.33m/s;(4)1800m
【解析】
【详解】(1)由X到Y,其位移
(2)平均速率
(3)平均速度
(4)李子俊所用时间为60min=3600s,则路程
18. 某汽车训练场地有如图设计,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ΔL=12.0 m。一次训练中,学员驾驶汽车以57.6km/h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教练与学员坐在同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当教练经过O点时向学员发出指令:“立即刹车”,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忽略反应时间,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在D标杆附近。教练记录自己经过C杆时秒表的读数为tC=6.0 s,已知LOA=36m,教练距车头的距离Δs=1.5 m。求:
(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离标志杆D的距离Δx。
【答案】(1)a=2m/s2;(2)6.5m
【解析】
【详解】(1)汽车初速度为57.6km/h=16m/s,从O到C
解得
(2)从O到停下,有
解得
解得
19. 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上放一重1200N的A物体,物体A与木板B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木板B重力不计,当水平拉力F将木板B匀速拉出,绳与水平方向成30°时,问绳的拉力FT为多大?水平拉力为多大?
【答案】248N;430N
【解析】
详解】对A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Ff=FTcs30°
FTsin30°+FN1=G
又
Ff=μFN1
解得
,,
对B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F=Ff′+Ff地=Ff+μFN2
FN2=FN1′=FN1
联立解得
20. 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前挡风玻璃上距下沿s处有一片质量为m的树叶相对于玻璃不动,挡风玻璃可视为倾角为θ=45°,的斜面。当车速达到v0时,树叶刚要向上滑动,汽车立即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树叶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滑到玻璃的下沿。树叶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其大小 F=kv(v为车速,k为常数),方向与车运动相反。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为g。求:
(1)树叶在玻璃表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树叶与玻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汽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答案】(1);(2);(3)
【解析】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求解加速度;对树叶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摩擦因数和汽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2)设汽车匀加速运动时,树叶受到挡风玻璃的支持力为N,树叶受到空气阻力为F,树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题意可得
联立解得:
(3)设汽车匀加速运动时,树叶受到挡风玻璃的支持力为N′,树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18,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8,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