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展开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组(共19小题,每题3分共5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古诗“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而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古诗所描述的节气是( )
A 立春B. 谷雨C. 立夏D. 惊蛰
2. 下列各组选项中,北京昼长大致相同的是( )
A. 惊蛰和小暑B. 立春和立冬C. 谷雨和雨水D. 立夏和夏至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这首古诗是元代诗人仇远的《惊蛰日雷》。“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可译为“半夜里天地间传来一声惊雷,清晨时蛰虫早已醒来,花草开始萌发”,故此节气为惊蛰,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2题详解】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由图可知,立春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冬至之后的一个半月,而立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冬至之前的一个半月,故立春和立冬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近,北京昼长大致相同,B正确;惊蛰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短夜长,小暑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A错误;雨水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短夜长,谷雨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C错误;由立夏到夏至,北京昼渐长,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苏州市经历了两次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先是形成依靠外向型投资驱动、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代工崛起的“世界工厂”模式,后是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近年来苏州市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围绕智能制造机器人正在形成新的城市产业版图。机器人销售主要面向工业体量大,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和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促使苏州市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 政策的引导B. 科技的进步C. 经济基础D. 环境的要求
4. 机器人产业在苏州市集群发展,主要是基于( )
A. 营商环境优良B. 供应链上下游的就近原则
C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D. 市场意识强烈
5. 现阶段苏州市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主要是( )
A. 日本、韩国B. 加拿大、澳大利亚
C. 印度、越南D. 埃及、沙特阿拉伯
【答案】3. B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政策的引导、经济基础、环境的要求对产业升级都有影响,但科技进步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发展智能制造,是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苏州市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等机器人产业,形成新的城市产业版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苏州市本身拥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苏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地带,机器人产业链完备,机器人销售市场大,供应链上下游的就近原则是机器人产业在苏州市集群发展的基础,B正确。营商环境优良、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市场意识强烈是机器人产业在苏州市集群发展的后续条件,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日本.韩国工业发达且体量大,因老龄化严重,对机器人需求量大,是苏州市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A正确;加拿大、澳大利亚虽然经济发达,但制造业体量较小,对机器人需求量较小,B错误;印度、越南劳动力丰富且价低,对机器人需求量小,C错误;埃及、沙特阿拉伯制造业体量较小,D错误。故选A。
【点睛】随着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工业的布局降低了对能源、资料的影响,对市场、技术、劳动素质的关注增强。同时,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另外政策和企业决策者的理念也开始成为企业选址的重要关注的因子。
2020年10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季节性气候更新》中指出,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预计强度可能为中等到强,并将持续至明年夏季。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会引起气候异常。下图是“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太平洋海域( )
A. 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B. ①洋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
C. ②洋流比流经海域的水温低,为寒流D. ③与④洋流的成因相同、性质也相同
7. 甲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流流经使当地空气受冷凝结B. 暖流流经使所经地区增温增湿
C. 陆地气温比较低,导致水汽冷凝D. 气候炎热空气上升,水汽易凝结
8. 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9. 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
A. 西岸森林火灾频发B. 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 东岸地区降水增多D. 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答案】6. B 7. A 8. C 9.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海域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A错误;①洋流为北赤道暖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B正确;②洋流为日本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C错误;③与④洋流的都是受西风带吹拂而形成,但③为暖流,④为寒流,性质不同,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甲海域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当地较暖的空气遇到冰冷的洋面以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故选A。
【8题详解】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比正常年份异常变冷的现象,由于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高,因此赤道太平洋海域形成顺时针方向的大气环流。故选C。
【9题详解】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比正常年份异常变冷的现象,导致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B正确,D错误;增强了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域的大气环流,使太平洋西岸的上升气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不易发生森林火灾,A错误;太平洋东岸下沉气流增强,变得更加干旱,C错误。故选B。
【点睛】海雾与洋流的关系
(1)寒暖流流经海域多海雾,尤其是冬季寒暖流交汇处。
(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季节为夏季。
(3)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10. 《中国诗词大会》以其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在古诗词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①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A. ①③B. ①④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以央视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诗句为背景,考查地域分异规律。①、④诗句反映的是南北方地理事象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②诗句体现了垂直地带分异规律。③诗句体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所以选B。
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的同学绘制的昼长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①、②、③代表不同日期昼长分布,其代表的日期依次是( )
A. 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日B. 春秋分日、冬至日、夏至日
C. 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D. 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
12. 图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
A. 赤道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低纬度地区D. 南北极圈以内
13. 当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大时,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的曲线为( )
A. ①B. ②C. ①③D. ②③
【答案】11. C 12. D 13. B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在北极圈处昼长达24小时,在南极圈处昼长为零小时,说明①曲线代表的是夏至日;②与①昼长分布恰好相反,则②代表的是冬至日;③表示全球昼夜等分,说明为春秋分日。故选C。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南北极圈以内,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可达24小时。故选D。
【13题详解】
当90°S太阳高度最大时,为北半球冬至日,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特点的为曲线②。故选B。
【点睛】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夜。
下图为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图中( )
A. ①B. ②C. ③D. ④
15.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B. 工业基础薄弱C. 交通条件落后D. 劳动力不足
16. 与③④工业基地相比,①工业基地发展的不足是( )
A. 工业基础薄弱B. 劳动力不足C. 创新能力不足D. 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4. D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③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
【16题详解】
与③④工业基地相比,①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传统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基地,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创新能力不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位于本区的经济特区有深圳和珠海。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17. 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 A→B→CB. C→B→AC. C→A→BD. B→A→C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图表可知,A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20%,60%,20%,第二产业占比重大,对应工业化阶段;B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5%,40%,55%,第三产业占比重大,对应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C时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自的比重分别约为85%,5%,10%,第一产业占明显优势,对应初期阶段。因此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正确排序为C-A-B, C正确, A、B、D错。故选C,
【点睛】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根据这些指标,可将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如图,在新疆阿尔泰山的平坦宽阔的槽谷中,散布了一些孤立突几的巨石。这些巨石无论是个头还是岩性都与周围大不一样。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8. 推测图中照片拍摄的时间为( )
A. 1月B. 4月C. 7月D. 11月
19. 下列关于该巨石形成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期山谷冰川向前移动携带巨石,间冰期冰川退缩,将巨石堆积
B. 丰水期河流流量较大,将巨石搬运至此,枯水期河床水位下降,巨石裸露
C. 地壳隆起抬升,阿尔泰山风化作用强烈,重力崩塌,巨石与其他大小不一的砾石滚落至此
D. 春夏巨石表面冰雪融化,巨石底的冰使巨摩擦力变小,山区风力强盛,将巨石搬运至此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阿尔泰山地处50°N,纬度高,气温低,在1月隆冬,4月初春和11月深秋,山顶上均有积雪覆盖。图中远处阿尔泰山山顶无积雪覆盖,为黑色山体,表明此时温度较高,根据图中山坡和近处针叶林的景象,推测此时为夏季,C对,ABD。故选C。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巨石个头和岩性与周围大不一样”,说明并非当地岩石风化产物。“平坦宽阔的槽谷”以及阿尔泰山的位置,可以推断出此处为冰川侵蚀形成的槽谷,为冰川地貌分布区。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些巨石为冰进时期携带搬运至此的巨型冰川漂砾,为冰川堆积地貌。故A正确,由图可见,巨石体积质量巨大,河流和风里搬运能力有限,难以搬动图示巨石,BD错;重力崩塌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坡,落实距离山体距离不会过远,应和周围岩石有一定相似性,和图示巨石情况不符,C错。故选A。
【点睛】冰川槽谷一般指冰川谷。 冰川谷又称冰川槽谷或U 形谷,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谷地。比较平直,谷坡陡,并有明显的谷肩、冰蚀三角面和冰川擦痕。谷底一般宽平,横剖面呈“U”字形,纵向呈槽形。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43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枸杞多生长于碱性土和沙质壤土,其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由于耐干旱,可生长在沙地,可作为水土保持的灌木。枸杞可在-25℃越冬无冻害。当光照充足时,枸杞枝条生长健壮,花果多,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
材料二: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诺木洪农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培育种植枸杞,到八九十年代达到了一定规模。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北农业大学化验分析,其药用有效成分超过了国内所有同类药材。近年来,青海诺木洪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强化枸杞基地建设,加快“红色产业”的发展步伐,已成为青海枸杞生产的龙头企业,也使诺木洪成为全国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产品品质最优的枸杞种植示范基地。
材料三: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及枸杞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柴达木盆地修建铁路遇到的困难。
(2)试分析诺木洪地区利于枸杞种植的自然条件。
(3)青海省要实现枸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的发展措施有哪些?
(4)除了发展枸杞产业外,当地还可以发展哪些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简单说明产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海拔高,气候高寒,工人高原反应大;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沙灾展的害;多冻土,生态脆弱;干旱缺水。
(2)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条件好;沙质壤土,适宜枸杞生长。
(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枸杞优良品种;进一步做好系列产品综合深加工;树立品牌效应;多渠道销售;合理规划,规范经营生产加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4)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优势:当地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蕴含量大;较为充足的荒地资源;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较为便利。旅游业:优势:沙漠广布,大漠风光;盐湖面积大,有著名的“天空之境”;’陆路交通较为便利。
【解析】
【分析】本题以枸杞生长习性及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及诺木洪农场枸杞生产为材料,考查交通区位、区域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调动与迁移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反应大,对铁路修建的工作人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柴达木盆地四面被高山包围,导致其气候干旱,降水少,铁路修建所需要的水资源相对匮乏。柴达木盆地内部及周边地区,自然植被以荒漠为主,多大风天气,因此多风沙灾害。高寒气候,多冻土,且生态脆弱,铁路修建难度大。
【小问2详解】
诺木洪地区适宜枸杞枸杞种植的自然条件要结合枸杞生长习性,从土壤、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枸杞多生长于碱性土和砂质壤土,而柴达木盆地周边多沙漠,沙质壤土,适宜枸杞生长。从气候角度看,“当光照充足时,枸杞枝条生长健壮,花果多,果粒大,产量高,品质好。”,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枸杞品质提高。“枸杞可在-25℃越冬无冻害。”,诺木洪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较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灌溉水源条件好;以沙质壤土为主,适宜枸杞生长。
【小问3详解】
枸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要从培育良种、品牌及深加工等角度考虑。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枸杞优良品种,保证枸杞品质;进一步做好系列产品综合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树立品牌效应,多渠道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市场;合理规划,规范经营生产加工;由于柴达木盆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发展枸杞产业的同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小问4详解】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矿产资源丰富,钾盐、铅锌等矿产资源,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均有分布。有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干线经过,交通较为便利,便于工业产品外运;而且该地区地表多荒漠,可供建厂的荒地资源较多且廉价。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如大漠风光,察尔汗盐湖的“天空之境”,昆仑山更是雄伟壮观;在交通方面:铁路和公路经过,交通较为便利,旅游业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里下河地区(下左图)在距今6000多年前曾是一片浅海,后逐渐演变为古射阳潟湖(被沙坝分割与外海分离的水域)。唐宋时期,为阻止海水入侵,潟湖东侧多次修建堤坝,促进了潟湖的萎缩。1185~1855年,黄河改道南迁,使海岸线不断东移;黄河多次溃决,进一步加剧射阳湖的萎缩。为应对黄河改道和人口增长,该地区修建了排水渠、入海河道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甲地及其周边地区从河道和沟渠中挖出淤泥,堆成高出水面4~5米的垛田(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垛田面积锐减,“两厢瓜圃”的美景几近消失。2014年4月,甲地的垛田景观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1)描述里下河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分析黄河改道南迁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的自然原因。
(3)针对垛田面积锐减的现状,提出保护垛田景观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1)以平原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起伏较小。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岸线东移,滨海地势升高,泄洪能力减弱黄河多次溃决,来水增多;湖泊面积缩小,分洪能力降低
(3)利用垛田景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立保护区,加强垛田景观保护;加强立法,制定垛田保护条例;利用垛田文化景观价值,建设科研文教基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里下河地区为材料,涉及中国地理,洪涝灾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里下河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中间地区为湖泊,因此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该地区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受来自海洋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高纬度内陆冬季风影响,低温少雨。
【小问2详解】
黄河地处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年际变化大,洪涝灾害频发,改道后黄河洪涝溃决导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次增加;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大,泥沙入湖,导致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下降;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减慢,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海岸线迅速东移,滨海地势升高,河流泄洪能力减弱。
【小问3详解】
垛田景观属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需要建立相关保护区,设立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保护条例,加强对垛田景观保护;仅仅保护是不够的,需要利用垛田景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获得经济效益,增强当地保护垛田景观的积极性;垛田文化景观价值突出,可以建设科研文教基地,进行科研,文化教育等方面研究,加强相关文化科普。
2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岛强度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摄氏度(℃)。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其城市建设速度和扩展速度迅猛,1978年城市化水平为45.6%,2010年时已经达到62.7%,热岛效应逐渐增强。下图为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
(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
(2)分析形成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强度状况的原因。
(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1)夜晚强,白天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
(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郊温差减小;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
(3)冬季。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吸收热量多等。
【解析】
【分析】题目通过兰州热岛强度的昼夜变化,考查太阳辐射及大气热力作用变化的分析能力和热岛效应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
【详解】(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图像的波动变化,先从昼夜分析,再从极值分析,数值越高热岛效应越强。兰州该日热岛效应夜间数值较高,热岛效应强,白昼弱。极值分析: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
(2)分析形成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强度较弱甚至城区温度低于郊区的原因,可以从热岛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生产生活产生的热量释放,造成气温较郊区高。热量堆积和扩散直接影响热岛强度。正午前后,太阳高度角大,辐射最强,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对流旺盛,热空气上升,郊区凉爽空气流入,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少。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原因: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地面温度低,对流不旺盛,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和晴天天气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热量易在近地面堆积。人为原因: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收入热量多。所以冬季最强。夏季弱的原因与正午时形成的热岛效应弱类似,热岛效应最弱。
【点睛】
23. 1944年,摄影师萨尔出生于巴西东南部一个1500平方千米的农庄,农庄一半属于大西洋森林。图(左)示意大西洋森林的分布,图(右)是2001年和2019年萨尔家族农庄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南沿岸森林保护区动植物种类丰富,众多水生生物中有巴西特有的鱼类。这里有大面积森林、湿地、群岛、海滩、河流及其入海口,茂密的红树林覆盖岛屿和河口。
(1)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
在过去五个世纪里、大西洋森林被大规模开发,出现了起源于染料木贸易点的里约热内卢、兴起于皮拉蒂尔村庄的圣保罗等城市。森林面积持续减少。20世纪40年代初。萨尔的父亲购置土地。和其他许多农民一样。砍掉树木。种植牧草、咖啡、大豆和甘蔗等。
(2)概括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
20世纪90年代,萨尔夫妇开始经营农庄。1999年他们筹集10万棵树苗,招募工人,志在把毫无生机的土地还原成儿时的模样,到2019年已植树200万棵。与此同时,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形成“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通过人工造林,大约7000平方千米森林得以恢复。
(3)阐述与2001年相比。2019年农庄土壤的变化。并指出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
【答案】(1)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多种生物生长;保护区地域面积广阔,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长空间;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湿地、群岛、海滩、红树林、河流及其入海口;垂直差异大。
(2)不合理开发模式、人口增长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造成了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具体包括:商业性伐木;采矿;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等。
(3)土壤的变化: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
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有利于把各国“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通过合作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西洋森林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可从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多样性来回答。首先是优越性:该区域纬度低,年平均气温高,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湿热的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生长;其次是丰富的自然环境:大西洋森林东南保护区以其面积广阔而闻名,为多种生物繁衍提供了广阔空间;材料表明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湿地、群岛、海滩、红树林、河流及其入海口,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生物群落,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本地区从沿海平原到内陆高原,垂直差异大,形成了不同生物。
【小问2详解】
大西洋森林面积持续减少的人为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具体而言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最初是为售卖木材进行商业性伐木;为发展经济,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森林受到破坏;城镇化进程加快,道路建设、电力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开辟种植园农场,破坏了大量森林;迁移农业使森林面积进一步减少。
【小问3详解】
土壤的变化:森林植被可以含蓄水源,保持水土,故森林的恢复可使土层增厚、土壤水分含量上升,同时枯枝苦竹叶增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肥力提高。
合作的必要性: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有建立“大西洋森林恢复三国网络”机制的必要性:有利于交流互动,以实现区域各国在雨林保护方面协调行动、共享经验;寻求建立合作机制打击亚马孙雨林非法活动,制定火灾预防政策,实施生态修复,加大环境监测;全球迫切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把“碎片式”分布的森林重新连接起来;森林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包含很多社会、文化等因素,森林保护国际合作不仅是政府间的行为,还可以吸纳社会团体等力量多方参与,形成森林保护的合力。
【点睛】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住区逐渐出现建筑设施老化、环境风貌杂乱、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成为居住品质低下的老旧住区。城市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与建设时序、功能区划、土地价格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老旧住区具有“传染”性,呈集聚分布态势。下图示意哈尔滨市区街道层面的老旧住区空间分布。
(1)推测哈尔滨老旧住区的主要住户类型。
(2)判断甲地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地住区老化严重的原因。
(3)哈尔滨老旧住区多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人建议有序引导老旧住区住户向松花江北岸迁移,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长期居住的老年人(原住民);中低收入的住户;就近工作的租户。
(2)工业区。哈尔滨为老工业基地,郊区工业开发较早,配套住区建筑年代较长;(随着老工业基地衰败,)工厂停产、人口外迁,住区缺乏维护;改造迁移成本高。
(3)住宅区为城市规模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常常集中连片分布;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住区老化加速人口外迁,降低区域经济活力;(“传染”)导致邻近的住区(口碑也下降,)地价难以上升,维护动力不足,加速周边住区老化。
(4)赞同;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环境优美,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用地充足,地价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补偿面积,改善住房品质;带动松花江北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不赞同;保留原住民能够保护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松花江北岸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交通不便,且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通过建设高层建筑等方式能够解决原地回迁对土地的压力等问题;搬迁将改变生活习惯,部分居民搬迁意愿较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老旧住区的形成原因及哈尔滨市老旧住区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老旧住区的分布、形成原因、解决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老旧住区开发时间较早,推测部分留在老旧住区的住户为尚未搬迁的老人。由于老旧住区居住品质较低,推测其租金较低,有部分中低收入的租户。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商业区及部分工厂亦分布于此,且早期的工厂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所以就近工作的住户也留在老旧社区。
【小问2详解】
甲地位于近郊,住区老化程度呈现孤岛状高值。哈尔滨为东北老工业城市,郊区适合发展工业,早期的工厂“占地面积较大,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工业的衰败,工厂“周边的住区逐渐老化。
【小问3详解】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住宅区为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多呈集中连片分布。其次,为降低联系成本,城市的开发往往是连续蔓延式,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根据材料,旧住区具有“传染”性,这可能由于老旧住区地租较低、口碑较差,导致一整片区域的吸引力较弱,附近的其他住区也开始疏于管理维护,加速周边住区的老旧。
【小问4详解】
回答赞同: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迁至松花江北岸可以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开发晚,受工业发展影响小,故北岸环境优于南岸,因开发晚,住区的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空间大,地价相对较低,搬迁至江北可获得较大的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搬迁至江北可促进江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回答不赞同:由于江北为新建区,在初期,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与原居住地有松花江相隔,交通不便;搬迁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使部分居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不愿搬迁;为保留对原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而不愿搬迁;可以采用建设高层建筑的方式来缓解土地压力大的问题等。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docx、乌市高三一模地理答案评分标准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