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第1页
    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第2页
    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下图为2017年珠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省人口流入珠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人口流入对珠三角的影响是( )
    A.粮食总产量增加B.老年人口比例增加C.缓解劳动力不足D.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下表为云贵高原地区某市水资源、能源、建设用地、耕地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该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 )
    A.300万人B.900万人C.420万人D.289万人
    4.提高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A.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B.开垦荒地,扩大市域用地面积
    C.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D.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下表为我国2022年常住人口最多的9个城市及与2021年相比人口增量的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5.2022年西安和成都人口增量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②户籍和就业政策改变
    ③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④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6.表中北上广深等城市人口增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
    A.环境承载压力渐大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人才大量流失D.经济发展滞缓
    河南省2020年总人口为11526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常住人口9941万,常住人口排在广东省、山东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河南省面积并不大,但却成为我国人口大省,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贸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8.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资源短缺C.经济落后D.生态脆弱
    9.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
    法国的人口数量约为6711万人,世界排名第21位,人口密度约为100人/千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9%。左图示意法国人口密度,右图为法国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地处山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B.多盐碱地、沼泽,不利于农业发展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11.影响法国巴黎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科技发展、生活消费水平
    C.生活、文化消费水平D.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
    下图为我国2010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近年来新疆迁入人口主要来源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B.风俗民情丰富多样
    C.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
    D.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多
    13.西藏地区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高的原因是( )
    A.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B.地广人稀,环境承载力高
    C.光照不足,环境承载力小
    D.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高
    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发放参保退休人员工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2019—2050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预测”图,图中两条线分别代表当期结余“大口径”(财政补助)和“小口径”(无财政补助)情况下测算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4.由图可知( )
    A.甲曲线为“小口径”下的当期结余情况
    B.财政补助可以长期维持基本养老金的发放
    C.2022年,“大口径”当期结余开始增加
    D.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趋势难以扭转
    15.2019年,各省份当期结余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以下各省养老保险可支付月数低于警戒线(支付正值)的是( )
    A.广东B.山东C.浙江D.吉林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蒙古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划分为22个省级行政区。全国人口约336万(2020年),首都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图示意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分布。
    (1)描述蒙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指出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17.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人口流动规模很大,所以我国尤为关注人口问题。人口流动和迁移是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人口发展的关键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年)》,截至2014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7亿,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和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中国人口、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
    某年份中国跨省份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1)根据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概括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2)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的省级行政区为 、 。
    (3)引起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C.政策D.经济
    (4)限制上图中甲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并从其限制因素角度分析如何提高甲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
    (5)根据中国跨省份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说出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为 ,并分析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给流出地带来的影响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19.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的美誉,从传统冶炼到航空航天均有应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
    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下图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与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1)按资源的属性来分,稀土属于 。稀土的分布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特征。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整体性
    (2)稀土矿资源开发后,浙西北地区的人口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人口容量具有( )(单选)
    A.相对性B.临界性C.警戒线D.限制性
    (3)简述我国稀土矿矿址点的分布特征。
    (4)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5)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资源
    承载人口数量/万人
    水资源
    300
    能源
    900
    建设用地
    420
    耕地
    289
    城市
    重庆
    上海
    北京
    成都
    广州
    深圳
    武汉
    天津
    西安
    常住人口
    (万人)
    3213.34
    2475.89
    2184.3
    2126.8
    1873.41
    1766.18
    1373.9
    1363.0
    1299.49
    增量
    (万人)
    0.91
    -13.54
    -4.3
    7.6
    -7.65
    -1.98
    9.01
    -10
    12.29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参考答案:
    1.A 2.C
    【分析】1.甲省是湖南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珠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湖南省临近珠江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珠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流入珠三角的人口的主力多为务工人员,不从事农业生产,无法增加该地的粮食总产量,A错误;流入人口多为为年轻人,可以缓解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C正确;能降低迁入地老年人口的比例,B错误;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数量、科技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放程度的影响,人口流入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其影响因素有:(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一般而言,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D 4.C
    【分析】3.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环境资源能够支持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和生活质量的能力。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受到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在实际研究中,环境承载力通常取决于各种因素中的最小值。依据图中给的数据可以看出耕地承载人口数量最少,数量为289万人,所以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4.依据题意可以得知,提高该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正确途径应当是提高耕地资源承载人口的上限,而耕地对人类的影响在于农作物产量,要提升农作物产量有两种方法,一要增加可种植的耕地面积,二是在通过技术在有限的耕地上提升农作物的单产量,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A项中开发的是水资源而不是耕地,所以A错误;B项中开垦荒地用作城市建设,并不能增加耕地面积,所以B错误;C项中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可以在有限的耕地上提升农作物的单产量,所以C正确;D项中的提高人均消费水平,这与环境承载力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会消耗资源,降低该地区承载人口的数量。所以D错误。综上所述,C答案准确,故选D。
    【点睛】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人类的生存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因此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5.C 6.B
    【解析】5.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使得西安和成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故对人口吸引力增强,人口迁入增加,①正确;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户籍和就业政策早在2022年之前就出现改变,②排除;城市环境改善一定程度上能吸引人口,但是不是主要原因,③排除;人往高处走,人随产业走,2022年的西安和成都经济增长迅猛,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故选C。
    6.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经济活动就越频繁,环境承载力就越大,故这些城市的环境承载力较大,A错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北上广深这些城市的制造业发展相对饱和,而新兴行业和创新产业发展较为活跃,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城市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一些人口流失,B正确;此类城市对于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高,故这些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比较大,C错误;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位于我国前列,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1、资源数量:自然资源是供养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对环境承载力有重要影响。2、科技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们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承载力。3、地区开放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经济活动就越频繁,对环境承载力产生影响。4、生活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会影响环境承载力,消费水平过高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对环境造成压力。
    7.A 8.D 9.C
    【分析】7.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地处季风气候区,地形平坦开阔,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稠密,A正确。河南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并不发达,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小,BC错误。矿产资源资源丰富不是人口丰富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8.甲地区为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D正确。甲地区地处偏远,且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但是交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A错误。青藏高原地热能、太阳能等资源丰富,B错误。经济落后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
    9.乙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主要分布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绿洲,C正确。乙地区有大面积的盆地,地形条件对人口分布的限制因素较小,A错误。乙地区地处温带,气候条件中的热量因素并不差,B错误。乙地区有丰富能源矿产资源,D错误,故选C。
    【点睛】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的能力。
    10.B 11.D
    【解析】10.M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多盐碱地和沼泽地,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开发历史较晚,因此人口密度相对较小,B正确;M地区为平原地形,A错误;有大面积滩涂、沼泽,水资源较丰富,C错误;M地附近是低等级城市,城市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不严重,D错误。故选B。
    1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故选D。
    【点睛】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1)超大城市: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2)特大城市:城市人口500至1000万;(3)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至500万,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4)中等城市:城市人口50至100万;(5)小城市:城市人口50万以下,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小城市。
    12.B 13.A
    【分析】12.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建设边疆吸引人口迁入新疆,A不符题意;新疆地广人稀,且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吸引人口迁入新疆,C不符题意;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西部大开发,新疆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吸引人口迁入新疆,D不符题意;民俗风情不是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所以选B。
    13.西藏海拔高,为高原山地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因此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高,A正确,BD错误;西藏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C错误。所以选A。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该地区最多能养活多少人。西藏的环境人口容量小,环境承载力低。
    14.D 15.D
    【解析】14.由图像信息可以看出,当期结余“大口径”是有财政补贴下的养老结余资金,由于有财政补贴,养老结余资金维系的发放时间更长,应为图中的甲曲线,A项错误;图示信息显示,2022年起,“大口径”当期结余开始下降,尽管有我国财政的补贴,养老结余资还是出现负值,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D项正确,B、C项错误。所以选D。
    15.从材料中给出的信息,有些省份的养老金可以正常发放,有些省份养老金的正常放是需要政府补贴的,形成各个省份当期结余两极分化的原因与本省经济发展情况有直接系,经济发展好,劳动人口数量多,社会负担较轻的省份对应“小口径”曲线,如:广东、山东、浙江,ABC错误。经济发展较差,人口外迁明显,劳动力数量少,社会负担较重的省份,需要政补贴的是,对应“大口径”曲线,如:吉林、黑龙江、青海、辽宁和内蒙古,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四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16.(1)半数人口集中于首都乌兰巴托,其余地区地广人稀。
    (2)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当地各类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的承载力;蒙古国降水稀少,是各类资源承载力的短板,限制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增长。
    【分析】本题以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蒙古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描述、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结合材料“全国人口约336万(2020年),首都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可以看出,蒙古国半数人口集中于首都乌兰巴托,加上“蒙古国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故其余地区地广人稀。
    (2)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当地各类资源中最稀缺的资源的承载力,结合材料中蒙古国的年降水量分布可以看出,蒙古国降水稀少,是各类资源承载力的短板,限制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增长,故该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小。
    17.(1)整体分布不均,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疏。
    (2) 青海 西藏
    (3)D
    (4) 水资源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采用灌溉、喷灌等技术;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培育耐旱作物;适度开采地下水。
    (5) 从内陆到沿海(中西部到东部) 有利:加强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流出地人地矛盾;提高流出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利:流出地造成部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流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流动因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我国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所以可以总结出人口分布特点为整体分布不均,黑河—腾冲线以东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疏。
    (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每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图中显示两省的图例为空白) 。
    (3)从表格可以看出,人口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动到东部地区省份,是因为东部经济发达,收入高,所以引起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大的主要因素是经济,D正确;目前地形、气候、政策不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所学知识,甲是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少,限制甲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工业废水可以处理后回收再利用到工业当中;发展节水农业,采用灌溉、喷灌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培育耐旱作物;适度开采地下水,解决水源短缺问题。
    (5)根据表格可知,人口流出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人口流入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所以人口主要从内陆到沿海(中西部到东部)。人口流出以后,会与外地人员进行交流,加强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人口流出后,缓解人口流出地人地矛盾,减少资源短缺、交通拥阻、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流出主要是务工,提高流出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人口流出会造成部分人才流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18.高(或大);A地有河流流经,水资源充足;位于山麓地带,地形较平缓,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较高;靠近城市,经济基础较好;铁路交通便利,对外开发程度较高。
    【分析】本题以中亚区域地图为背景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地理知识、原理的调用、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中图例可知,B为沙漠地区,水源短缺;A附近有河流,水源充足,且A区域位于山麓地带,地形平缓,土壤肥沃,生产力较高;读图可知,A区域靠近城市,经济基础较好,靠近铁路,交通发达,对外开发的程度较高,因此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高。
    19.(1) 矿产资源 C
    (2)A
    (3)稀土矿分布不均;南多北少;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4)稀土矿为非可再生资源;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本国稀土资源,有利于保障本国的资源战略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低格进口之后在本国深加工,可提高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
    (5)问题: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急剧下降,需求量却高速增长;中国缺乏核心的高精尖稀土技术;(或中低端稀土产品占比大);建议:启动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计划,建立战略储备体系;(减少出口,限制出口量;增加进口,增加储备)对稀土产业实施总量控制;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分析】本题以稀土资源为背景材料,涉及到资源分类、人口容量、矿产资源分布特点、资源安全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陆地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稀土属于矿产资源,稀土的分布即不能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又不能体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体现了非地带性。
    (2)稀土矿资源开发后,浙西北地区的人口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人口容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相对性,A正确;稀土矿资源开发后,浙西北地区的人口容量也会不断变化,这说明人口容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这种现象不能说明人口容量具有临界性、警戒性、限制性,BCD错误。故选A。
    (3)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一般从总体分布状况、区域差异及极值角度描述。读图可知,我国稀土矿分布总体不太均匀,南方较北方多,且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4)美日限制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主要从资源属性、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由于稀土属于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限制开发本国资源,可以对本国稀土资源进行保护,延长其战略储备。矿产资源开发势必对地表植被及表土带来破坏,不利于环境保护,限制开发,可以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可以在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通过加工,可以提高附加值,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5)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结合图文材料进行总结。从图中我国储量占世界比例看,从1980年的90%,减少到2018年的37%,占比急剧下降。从需求看,从1980年的1024增长到2016年的100000,说明需求量高速增长。“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说明产品较为低端,缺少高技术产品。建议要针对问题进行提出,针对储量占比下降,启动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计划,建立战略储备体系;针对需求量大增,应增加进口,增加储备,对稀土产业实施总量控制;针对产业层次较低的问题,应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制约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资源丰富程度
    呈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
    呈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
    呈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呈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

    相关试卷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合理容量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13人口合理容量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