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39/0-17088490076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39/0-17088490076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39/0-17088490076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单质熔点、沸点最高
B.和均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不同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X、Z的简单氢化物均能与各自某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2.某同学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将前18号元素排列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点代表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e元素均属于第ⅣA
B.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
C.非金属性:
D.原子半径:
3.已知R、S、T、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R、S为同周期相邻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R、T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S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3倍。W的单质为红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S>T>R
B.R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C.原子半径:W>T>S>R
D.W与T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2的化合物水溶液可以导电
4.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Z分别处于不同周期,W、X、Y、Z形成的化合物是核酸采样管中红色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B.W分别与X、Y、Z结合均可以形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
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单质的氧化性:Y>X> W
5.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己知W的最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Z、R的气态氢化物均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价:R>W>Z>YB.原子半径:XNa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为氧元素,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据此分析。
【详解】A.4种元素的单质中,常温下Z的单质硫是固体,其余均是气体,Z单质硫的熔、沸点最高,A正确;
B.为,为,二者都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为化合型漂白,二氧化氯为氧化型漂白,漂白原理不同,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无法判断,C错误;
D.X为氮元素,简单氢化物为氨气,显碱性,可与N的氧化物五氧化二氮的水化物硝酸反应,Z为硫元素,简单氢化物为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与S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水化物亚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沉淀,D正确;
故选C。
2.B
【分析】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a为O、b为F、c为Na、d为Al、e为S、f为Cl,虚线连接的原子处于同主族,以此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只,a为O、e为S,均属于第ⅥA,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为O、b为F、c为Na、d为Al,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非金属元素大于金属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引力越大,非金属性F大于O,故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为O、b为F、e为S、f为Cl,同周期越靠右非金属性越强,同主族越靠上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C错误;
D.由分析可知,b为F、c为Na、e为S、f为Cl,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越靠右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D错误;
故选B。
3.D
【分析】设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x,T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y,则S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T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通过排除法,x只能是7,即R为N,S为O,T为Cl,W为Cu。
【详解】A.R的简单氢化物为,S的简单氢化物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T的简单氢化物为HCl,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稳定性,但是O的氢化物过氧化氢不稳定,容易分解,A错误;
B.由分析可知,R为N,其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亚硝酸为弱酸,B错误;
C.由分析可知,R为N,S为O,T为Cl,W为Cu,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越靠左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W>T>R>S,C错误;
D.由分析可知,T为Cl,W为Cu,W与T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2的化合物为氯化铜,其水溶液中含有可以自由移动的铜离子和氯离子,可以导电,D正确;
故选D。
4.B
【分析】已知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Y、Z分别处于不同周期,则W为H,X有四个价键,Y有三个价键,则X为C,Y为N,Z和W形成WZ,则Z为Cl。
【详解】A.X的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故A错误;
B.W分别与X、Y、Z结合均可以形成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含有18个电子的分子,分别为C2H6、N2H4、HCl,故B正确;
C.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为亚硝酸、也可能为硝酸,亚硝酸是弱酸,故C错误;
D.氢气具有强还原性,因此氧化性最弱,氮气本身是相当稳定的气体,其氧化性较低,因此单质的氧化性:X>Y>W,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D
【分析】X、Y、Z、W、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Z、R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均为10e-化合物,则X、Y、Z、W 、R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 W的最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则W为N元素;根据离子化合物中元素的价键情况可知,X为H元素,Y为B元素,Z为C元素,R为F元素
【详解】A.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最高正价,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X(H)Al3+
(4)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①~⑨元素分别为H、C、N、O、Na、Al、Si、S、Cl。
【详解】(1)表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元素为碳元素,则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考古工作者利用碳元素的一种核素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这种核素的原子符号为,碳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原子)形成10电子的化合物为甲烷,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2)①为H③为N两种元素形成的18电子微粒是N2H4,电子式;
(3)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N>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4>HNO3>H2SiO3;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Na+>Al3+;钠失去电子,硫得到电子,钠离子和硫离子形成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Na2S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4)有两种化合物A和B都由H、O、Na、S四种元素组成,则分别为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若与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离子反应,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Al3+、Fe3+
(2)SiO2
(3) 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Al2O3 Na[Al(OH)4]
(4) 11.1 BDEG 玻璃棒
【分析】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等,稀硫酸溶解主要除去不与酸反应的SiO2,加入FeS2将溶液中的Fe3+还原为Fe2+,再加氢氧化钠和空气,调节溶液的pH主要是使三价铁离子沉淀,而铝离子等不沉淀,最后洗涤、烘干、研磨使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从而得到铁红。
【详解】(1)硫酸渣中含Fe2O3、SiO2、Al2O3等,“酸溶”过程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除了还有;
(2)的硫酸渣中含、等,其中SiO2和硫酸不反应,则滤渣A为SiO2;
(3)“氧化”时,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氧气,亚铁离子被沉淀然后沉淀再被氧化,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若加入的NaOH溶液不足,则部分氢氧化铝没有转化为偏铝酸钠而留在沉淀中,制得的铁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若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NaOH溶液会与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等,则“滤液B”中的溶质除了NaOH外,还含有、Na[Al(OH)4];
(4)①实验室配制稀硫酸溶液需要100mL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L,根据稀释定律可知,0.1L×2.0ml/L=V×18ml/L,解得V=0.0111L=11.1mL;
②稀释硫酸可以用容量瓶量取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需要100mL容量瓶,最终需要用胶头滴管定容,故必须用到的有BDEG;另外,稀释和转移溶液的时候还需要玻璃瓶,则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优秀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讲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1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