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93/0-17088500640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93/0-17088500640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8.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6193/0-170885006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酿造琅琊台酒必备五种粮食“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经过“浸泡、发酵、蒸馏、陈放、调配”等工艺,后将白酒装入陶瓷瓶或玻璃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粮食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发酵过程反应为,在高温下发酵更快
C.蒸馏出的白酒为纯净物
D.陶瓷瓶和玻璃瓶均为硅酸盐产品,成分完全相同
2.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溶于稀醋酸至溶液呈中性,的数目为
B.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C.1.12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键数为
D.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3.下列关于各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使酸性溶液褪色
B.苯和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并使溴水褪色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4.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结构简式(),也可以称为泰诺、百服宁等,该药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有关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反应B.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l该物质最多消耗1 ml NaOHD.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为达到实验目的,以下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6.部分含镁或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其中e为氯化物。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a、b、c、d、e不可能均为含铜物质
B.c、d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互相转化
C.工业上均采取电解e水溶液的方式冶炼a
D.c为含铜物质时,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氧化乙醇
7.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乙醇的结构式: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具有两性,1ml 氨基酸中含有的羧基数目一定为NA
B.1 ml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
C.0.5 ml乙醇与等量乙酸充分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9.下列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乙烯与溴水反应:
B.乙醇与钠反应:
C.甲烷与氯气反应: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10.盐城有许多特色产品,如阜宁大糕、新坍百叶、东台鱼汤面、千秋酱醋等,它们极大的提升了盐城人的味蕾感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阜宁大糕的甜味物质主要成分属于多糖
B.新坍百叶属于豆制品,其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
C.东台鱼汤面中熬汤所用的鱼主要成分是动物脂肪
D.在酿醋工艺中,可以将淀粉直接转化为乙酸
11.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m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l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
12.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13.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实现以下转化。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乙烯的实验式:C2H4B.醛基的结构简式:—COH
C.羟基的电子式: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
14.以黄铜矿()为主要原料的炼铜方法之一是生物浸出法:在反应釜中加入黄铜矿、硫酸铁、硫酸和微生物,并鼓入空气,黄铜矿逐渐溶解,反应釜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浸出过程,温度越高,浸出速率越高
B.反应I、II相同,每消耗,转移电子
C.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和
D.转化为的过程中,每生成,消耗氧气
15.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中的三种酶处理废水中和,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高温条件下处理废水速率更高
C.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减弱
D.在HH酶作用下的反应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16.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下列是有机物A~G之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C的结构简式是 ;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最简式是 。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B+D→E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是 ;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队医生即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12.27℃)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E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一种即可)。
17.回答下列问题:
(1)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①下列有机化合物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 (填字母)。
a.乙烯 b.乙烷 c.乙炔
②下列试剂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的是 (填字母)。
a.水 b.四氯化碳 c.酸性KMnO4溶液
③下列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的是 。
a.苯 b.乙烷 c.乙醇
(2)CH2=CH2、、CH3CH2OH、CH3COOCH2CH3、CH3COOH,其中:
①能通过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
②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是 。
三、解答题
18.烃A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H是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有关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名称为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C的官能团为 。
(2)F→G的反应类型是 ,D+G→H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合物E分子式为,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则X的结构简式为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过程,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B.物质B不能与CuO发生反应
C.用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D、G和H
D.B与G都属于醇类,且互为同系物
(5)写出的一种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9.乳酸乙酯是白酒香气的成分之一,广泛用作食品香精,适量添加可增加白酒中酯的浓度,增加白酒的香气。已知乳酸乙酯能发生如图的变化(其中A烃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乳酸乙酯的分子式为 。
(2)D的结构简式为 ,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3)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4)F和D反应生成G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类型为 。
(5)1m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消耗金属Na的质量为 g。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A
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中溶液出现分层现象
B
制备NaHCO3晶体
锥形瓶中有白色晶体析出
C
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混合溶液温度升高至不再变化
D
制备无水氯化镁固体
硬质玻璃管内的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A
CH4+Cl2CH3Cl+HCl,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发酵需要酒化酶,属于蛋白质,高温条件下会变性失效,B错误;
C.蒸馏时乙醇会和水形成共沸,不能得到纯净物,C错误;
D.陶瓷瓶和玻璃瓶均为硅酸盐产品,成分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溶液呈中性,则,,A正确;
B.苯环中所含的是大键,没有碳碳双键,B错误;
C.气体所处的温度、压强未知,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C错误;
D.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生成的分子数小于,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可使酸性溶液褪色,故A正确;
B.苯中无碳碳双键,故不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发生了萃取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醋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醋酸钙,根据强酸制弱酸规律可知,酸性:醋酸>碳酸,故C正确;
D.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可与钠反应,可分别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乙酸钠和氢气,故D正确。
答案选B。
4.C
【详解】A.对乙酰氨基酚含有苯环,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A正确;
B.对乙酰氨基酚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
C.对乙酰氨基酚含有酚羟基和酰胺基两个官能团,它们都能够跟NaOH发生反应,1 ml该物质最多消耗2 ml NaOH,C错误;
D.苯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色;此外,酚羟基是邻对位取代基,受酚羟基的影响,苯环的2、6位上的H原子能够与溴氧气发生取代,而使溴水褪色,所以扑热息痛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5.D
【详解】A.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且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反应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故制备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A错误;
B.饱和食盐水中只通入二氧化碳,不会生成碳酸氢钠,B错误;
C.图中烧杯没有密封,会导致热量散失,C错误;
D.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能抑制镁离子水解,从而制备得到,硬质玻璃管内的白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即得到无水氯化镁,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除了b不能是镁的氧化物外,其余都可能是含镁或者含铜物质,故A错误;
B.氧化镁、氧化铜都不能直接转化为其氢氧化物,故B错误;
C.电解镁盐溶液不能得到镁,故C错误;
D.氧化铜可以在加热条件下氧化乙醇,得到乙醛,故D正确。
答案选D。
7.B
【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A错误;
B.乙酸的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其分子式:C2H4O2,B正确;
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错误;
D.乙醇的结构式为:,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A.一个氨基酸中羧基数目不一定为1,A错误;
B.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其碳碳键是介于双键和单键的一种特殊的键,B错误;
C.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0.5ml乙醇与等量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小于0.5NA,C错误;
D.乙烯、丙烯最简式为CH2,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0.2mlCH2,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乙烯书写结构简式,产物结构简式不正确,则乙烯与溴水反应:,故A错误;
B.质量不守恒,则乙醇与钠反应:
C.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一氯甲烷和氯气继续反应,甲烷与氯气第一步反应:,故C错误;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B
【详解】A. 多糖没有甜味,则阜宁大糕的甜味物质主要成分不属于多糖、可能是蔗糖等低聚糖,A错误;
B.豆制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蛋白,B正确;
C.鱼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错误;
D. 在酿醋工艺中,淀粉不能直接转化为乙酸,淀粉先水解为葡萄糖、再发酵产生乙醇、乙醇进一步氧化物乙酸,D错误;
答案选B。
11.B
【详解】A.阿司匹林不含酚羟基,而扑热息痛含酚羟基,遇氯化铁显紫色,则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A正确;
B.阿司匹林中含有-COOH、与苯环相连的酯基且水解会生成酚羟基和羧基均与NaOH反应,则1ml阿司匹林水解最多可消耗3ml NaOH,B错误;
C.贝诺酯含有酯基,难溶于水,而扑热息痛中含有亲水基羟基,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来说较大,故在水中的溶解度贝诺酯小于扑热息痛,C正确;
D.扑热息痛水解生成对羟基苯胺和乙酸,对羟基苯胺的分子式为C6H7NO,D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乙烯与氯化氢生成氯乙烷的反应为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
B.油脂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淀粉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则由油脂得到甘油和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故B正确;
C.锌与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锌离子和铜的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氯气与水反应都是歧化反应,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A.实验式为最简式,乙烯的实验式为CH2,A错误;
B.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B错误;
C.羟基不带电,C错误;
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D正确;
故选D。
14.C
【分析】由图可知,微生物作用下,反应I、II中亚铁离子与氧气反应转化为铁离子,CuFeS2与氢离子、铁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亚铁离子和H2Sn,铁离子与H2Sn反应生成氢离子、亚铁离子和S8,S8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则反应釜中硫酸铁和硫酸可循环利用。
【详解】A.浸出过程中若温度过高,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会导致浸出率降低,故A错误;
B.缺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I、I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釜中硫酸铁和硫酸可循环利用,故C正确;
D.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S8转化为1ml硫酸根离子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ml,故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A.中N与N之间形成非极性键,N与H之间形成极性键,故A正确;
B.高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处理废水速率不会更高,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生成水,H+的浓度会逐渐减小,酸性减弱,故C正确;
D.在NR酶的作用下,发生了还原反应,转化为NH2OH,NH2OH在HH酶的催化下与NH3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B。
16.(1) 碳碳双键 CH3CHO CH2
(2)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分析】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A是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则B是乙醇,乙醇和氧气在铜作催化剂作用下催化反应生成C,则C是乙醛,乙醇在高锰酸钾作用下生成D,D是乙酸,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E。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A乙烯加聚而成为聚乙烯,F为A乙烯和氯化氢加成而成为氯乙烷,据此判断。
【详解】(1)A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C为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G为聚乙烯,最简式为CH2;
(2)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为乙酸乙酯,B+D为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方程式为;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烷,方程式为;E(CH3COOCH2CH3)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则含有羧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或(CH3)2CHCOOH。
17.(1) b c c
(2) CH2=CH2 CH3COOH
【详解】(1)①同系物是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甲烷属于烷烃,乙烯属于烯烃,乙炔属于炔烃,所以与甲烷互为同系物的是乙烷,故答案选b;
②乙烯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乙烷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而乙烷、乙烯均不溶于水,均溶于四氯化碳溶液,所以c项符合;
③苯、乙烷难溶于水,乙醇与水互溶,故答案选c;
(2)①能通过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含碳碳双键或三键,故CH2=CH2符合;
②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是羧酸,故CH3COOH符合。
18.(1) 乙烯 CH3CH2OH 醛基
(2) 加成反应 CH3COOH+ CH3CH2CH2OHCH3COOCH2CH2CH3+H2O
(3)CH2=CHCOOH
(4)B
(5)CH3CH2CH2CH2COOH或或
【分析】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乙烯、B为乙醇;铜做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C为乙醛;催化剂作用下乙醛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则D为乙酸;催化剂作用下丙烯醛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则E为丙烯酸;一定条件下丙烯酸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酸,则X为聚丙烯酸;一定条件下丙烯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丙醇,则G为1—丙醇;浓硫酸作用下1—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2CH3,则H为CH3COOCH2CH2CH3。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乙烯、B为结构简式是CH3CH2OH的乙醇、C为官能团为醛基的乙醛,故答案为:乙烯;CH3CH2OH;醛基;
(2)由分析可知,F→G的反应为一定条件下丙烯醛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丙醇;D+G→H的反应为浓硫酸作用下1—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2CH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 CH3CH2CH2OHCH3COOCH2CH2CH3+H2O,故答案为:加成反应;CH3COOH+ CH3CH2CH2OHCH3COOCH2CH2CH3+H2O;
(3)由分析可知,E为结构简式是CH2=CHCOOH的丙烯酸,故答案为:CH2=CHCOOH;
(4)A.由分析可知,D+G→H的反应为浓硫酸作用下1—丙醇与乙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OCH2CH2CH3和水,反应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正确;
B.乙醇能与氧化铜共热反应生成铜、乙醛和水,故错误;
C.丙醇能溶于水但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H3COOCH2CH2CH3不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用碳酸钠溶液能鉴别乙酸、丙醇和CH3COOCH2CH2CH3,故正确;
D.乙醇和1—丙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都属于饱和一元醇,互为同系物,故正确;
故选B;
(5)分子式为C5H10O2的羧酸的同分异构体可以视作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取代所得结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COOH、、、,共有四种,故答案为:CH3CH2CH2CH2COOH或或或。
19.(1)C5H10O3
(2) CH3COOH 羟基、羧基
(3)2CH3CH2OH+O22CH3CHO+2H2O
(4) CH3COOCH(CH3)COOH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5)46
【分析】E乳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F乳酸和B,则B为CH3CH2OH;烃A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A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CH2=CH2;B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催化氧化生成D为CH3COOH,D与乳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
【详解】(1)根据乳酸乙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H10O3。
(2)D为乙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F为,其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
(3)反应③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CH3CH2OH+O22CH3CHO+2H2O。
(4)F为,D为CH3COOH,二者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为CH3COOCH(CH3)COOH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CH(CH3)COOH +H2O,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5)乳酸()中羧基和羟基均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且羧基、羟基与Na反应的比例关系均为1∶1,则1ml乳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消耗金属Na的物质的量为2ml,质量为m(Na)=2ml×23g/ml=46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复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