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5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6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7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定位,单元概述,课标解读,单元解题,一秦统一的概况,二巩固统一措施,一灭亡原因,二灭亡过程,一休养生息政策,二文景之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统一中国的概况、巩固统一的措施
    1.原因:①人民角度:人民希望结束战乱,统一是民心所向;②秦国角度: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远超东方六国;③个人角度:秦王嬴政,重用人才。(补充)2.王朝三件套:①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②都城:咸阳;③建立者:秦始皇嬴政(注意“嬴”的写法)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P44)
    夏、商王朝在不断融合诸多部落、方国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国家;周灭商之后,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周王朝与封国之间形成了宗法上的宗主与宗子关系、文化上的一体认同关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走向。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采取中央集权模式,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这一时期税役统筹,法律、制度一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文化归一。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经地义。
    为什么说“秦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制度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2.政治措施:①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权至高无上;②中央行政:三公九卿制度(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③地方行政:郡县制(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P46);
    3.经济措施: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P47)4.文化措施:统一文字,通用小篆(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P47)5.交通措施: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P47) ②开凿灵渠(作用:有利于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6.军事: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作用: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P48)7.巩固统一措施影响: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文化交流。(补充)8.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二、秦朝灭亡的原因、过程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具体原因:①秦始皇:赋役沉重、法律严苛、禁锢思想、焚书坑儒;②秦二世:殉葬宫女和工匠、残杀兄妹、屠杀文武大臣、残酷剥削民众。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长安2.休养生息政策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P54)3.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P54)4.休养生息政策内容: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兵罢归家、释奴为民。(P55)5.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P55)
    三、西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的概况
    1.开创皇帝:汉文帝、汉景帝2.主要措施:以农为本、轻徭薄赋、废除严刑、以德化民、勤俭治国、尊老重孝(P55)3.主要表现: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家钱粮充盈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P56)4.历史影响: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奠定了物质基础。(补充)
    四、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意义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补充)
    ①颁布“推恩令”②建立刺史制度
    ①推恩令:使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②刺史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P58)
    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②兴办太学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P58)
    ①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②实行盐铁专营;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P59)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获得漠北战役的胜利
    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稳定了边疆。(P60)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P61)
    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王朝
    2.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采取多项措施(具体见P64),使东汉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1.东汉中后期政治状况: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影响: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P65)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P65)
    六、“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及意义
    1.何谓西域: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P67)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具体见P68-69)3.历史影响:①凿空之行:联通了中原与西域,扩大了汉王朝的视野;②民族关系:促进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往来;③对外交往: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补充)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陆路
    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2.交流内容:①中原→西域:丝绸、漆器;开渠、凿井、冶铁等技术; ②西域→中原:核桃、葡萄、石榴、香料、玻璃等。3.特点:持续时间长、辐射范围广、交流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等(补充)4.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P19)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海路
    1.在位皇帝:汉武帝2.路线:①向东: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②向西: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1.西汉时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P70)2.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概况
    1.西汉发明造纸术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P73)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中西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西药学发展做出贡献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时期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P77)
    1.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末年兴起。2.主要派别: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
    1.(2023·重庆)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2.(2023·重庆)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A.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3.(2023·重庆)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B.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C.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D.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4.(2023·宁夏银川)《史记》记载:“秦钱半两,重为其文。”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半两”钱数量多且形制、重量、厚度基本一致。据此可知( )A.秦始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半两”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府铸币C.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制度D.“半两”钱作为秦朝法定货币在全国流通
    5.(2023·宁夏银川·以文教治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汉化的知识分子努力建立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以与大一统的统治秩序互为表里,为此( )A.司马迁著成《史记》B.董仲舒创建新儒学C.班固著成《后汉书》D.晁错提出“削藩策”6.(2023·贵州遵义)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发明( )
    A.改变了欧洲社会传统作战方式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加强了秦朝与西域的了解与往来
    7.(2023·吉林长春)以下成就属于“医圣”张仲景的是( )A.创编“五禽戏”B.提出“治未病”理论C.发明“麻沸散”D.编写《本草纲目》8.(2023·山东青岛)据下图判断,秦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
    A.皇帝制度B.丞相制度C.太尉制度D.郡县制度

    相关课件

    主题0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

    这是一份主题0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知识一遍过(部编版)+,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一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历史(部编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知识主干·脉络清,前221,统一的多民族,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郡县制,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大泽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梳理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历史中考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梳理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朝统一,秦末农民大起义,丝绸之路,知识拓展,长安南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