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6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7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7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78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82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85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91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398474/0-170891248093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内容两条路线两名高僧三个国家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庞大,少则二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日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候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根据鉴真六次东渡概况及相关史实,我们能感受到鉴真的什么优秀品质?
优秀品质: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不畏艰难、持之以恒。
六次东渡(前5次都没有成功,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阅读书本p20和“相关史实”,完成表格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
官方使节、留学生、留学僧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制度
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
韩服的雏形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朝鲜半岛就已出现。
玄 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唐太宗时期(贞观年间)
为了研习佛法,学习佛教文化,传播佛教
西行取经→游学经历→译经经历
①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②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西游记》里的唐僧西天取经和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有什么不同?
历史记载真实存在,小说可以大量虚构。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六次航行,五次失败,历尽磨难。
精神:勤奋刻苦、持之以恒、不图名利、勇往直前的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原因:1.唐朝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最主要);2.唐朝较为开放的政策;3.唐朝发达的对外交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4.杰出人物的重大贡献。
启示: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多向先进学习等。
唐朝兼容并蓄泽被东西,全面开放,文化更加辉煌。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
课后练习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A.玄奘 B.鉴真 C.蔡伦 D.毕昇2. 唐朝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下列描述最能体现唐朝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政策开明和同一家C.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D.昂扬进取泽被东西
中考真题演练
3.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新罗学习唐朝政治制度 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唐蕃和亲 D.“遣唐使”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