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8705/0-17089134191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4,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8705/0-17089134192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4,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398705/0-170891341927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4,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94,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芯片中的半导体材料为晶体硅,晶体硅为共价晶体
B. 航天服使用的氯丁橡胶属于天然橡胶
C. 神舟十四号飞船外壳使用的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天问一号”的巡视器使用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板,镓是第ⅢA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硅是通过共价键形成晶体,为共价晶体,A正确;
B.氯丁橡胶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天然橡胶,B错误;
C.氮化硅(Si3N4)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
D.镓是第四周期第ⅢA族元素,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g和Al均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Mg(OH)2和Al(OH)3
B. NH3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也可以用浓硫酸
C. 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
D. SO2能使品红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Mg与NaOH溶液不反应,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和H2,A项错误;
B.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B项错误;
C.常温下,Fe与浓硝酸和浓硫酸均发生钝化,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C项正确;
D.SO2与品红溶液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该无色物质分解会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具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加热后不能恢复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原来的颜色,D项错误;
答案选C。
3. 室温下,经指定操作后,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少量CO2:Ca2+、Na+、、CH3COO-
B. 加入K2Cr2O7:H+、Fe2+、、Cl-
C. 加入Na[Al(OH)4]:、Al3+、、Cl-
D. 加入AgCl:K+、、Br-、S2-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2+、Na+、、CH3COO-相互间不反应,加入少量CO2,与CO2都不反应,还能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
B.加入K2Cr2O7发生反应6Fe2+++14H+=6Fe3++2Cr3++7H2O,不能大量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
C.加入Na[Al(OH)4]发生反应3[Al(OH)4]-+Al3+=4Al(OH)3↓、[Al(OH)4]-+=Al(OH)3↓+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项不符合题意;
D.加入AgCl发生沉淀的转化AgCl+Br-⇌AgBr+Cl-、2AgCl+S2-⇌Ag2S+2Cl-,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4. 实际生产中,常用双环戊二烯解聚成环戊二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戊二烯与1,3-丁二烯互同系物
B. 二聚过程发生取代反应
C. 双环戊二烯含有4个手性碳
D. 利用溴水可以检验双环戊二烯解聚是否完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环戊二烯为环状化合物,1,3-丁二烯为链状化合物,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二聚过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B错误;
C.双环戊二烯含有4个手性碳(用*标示):,C正确;
D.双环戊二烯解聚后生成环戊二烯,两者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用溴水检验双环戊二烯解聚是否完全,D错误;
故选C。
5. 我国科学家利用Zn(NO3)2和AgNO3在十八胺(C18H37NH2)中氧化性不同,分别制得纳米晶体材料ZnO和Ag。对于上述相关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态Zn原子最高能层的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
B. 已知Ag与Cu是位于相邻周期的同族元素,则A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C. 第一电离能:O>N>Zn
D. 电负性:N>C>H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最高能层的电子为4s电子,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A正确;
B.Ag与Cu是位于相邻周期的同族元素,均为ⅠB族,A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B正确;
C.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N>O> Zn,C错误;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电负性:N>C>H,D正确;
故选C。
6. 三氟化氮(NF3)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22.4LNO,电子转移数为NA
B. 消耗9gH2O,形成H—F键数目为1.8NA
C. 1ml/L的HNO3溶液含离子数为NA
D. 反应中若有1mlNF3被氧化,则理论上需要分子数为2NA的氧化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状况不知无法由气体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9gH2O 的物质的量为,由方程式可知,5mlH2O生成9mlHF,即9mlH-F键,则0.5mlH2O生成0.9mlH-F键即0.9NA,B错误;
C.不知道溶液体积无法由浓度计算硝酸的物质的量,C错误;
D.F的金属性强于N的非金属性,则在NF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因此在3NF3+5H2O=2NO+HNO3+9HF中,有1个氮原子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有2个氮原子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即反应中若有1mlNF3被氧化,则需要2ml氧化剂,也就是2NA,D正确;
答案选D。
7. 下列实验装置(加持装置忽略)及操作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食盐水为中性,Fe发生吸氧腐蚀,水沿导管上升可证明,A正确;
B.用pH计可以测量溶液的pH,B正确;
C.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且HCl极易溶于水,故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HCl,C正确;
D.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气,为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错误;
答案选D。
8. 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解后在碱性溶液中检验葡萄糖,水解后没有先加碱至碱性,由现象不能证明水解产物是否有还原性,A错误;
B.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生成SO2、CO2,二者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操作和现象不能证明生成CO2,B错误;
C.溴、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加NaOH溶液、分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C错误;
D.向Ba(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三者现象不同,可以用过量稀硫酸鉴别Ba(NO3)2、Na2SO3、NaAlO2三种溶液,D正确;
答案选D。
9. 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R可与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纳米酶。其中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相邻,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1,X与Y同周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B. 单质的氧化性:Y>Z
C. R元素的氯化物溶液呈中性D. 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R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则R为Fe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相邻,其中X与Y同周期,三者相对位置可能是X、Z同一主族,也可能是Y、Z同一主族,由于三者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1,若为第一种情况,设X的原子序数为x,则x+(x+1)+(x+8)=31,解得x=,不符合题意;若为第二种情况,设Y的原子序数为y,则(y-1)+y+(y+8)=31,解得y=8,故Y为O元素,则X为N元素、Z为S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R为Fe元素、X为N元素、Y为O元素、 Z为S元素。
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一般情况下,原子核外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Z(S)>X(N)>Y(O),A错误;
B.Y为O元素、 Z为S元素,二者是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其单质的氧化性就越弱,所以单质的氧化性:Y(O2)>Z(S),B正确;
C.R为Fe元素,其氯化物FeCl3是强酸弱碱盐,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错误;
D.X为N元素,其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N2O5对应的水化物HNO3是一元强酸,而N2O3对应的水化物HNO2是一元弱酸,由于题目未指明是否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因此不能判断其相应的酸性强弱,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0. 二氯化二硫(S2Cl2)可用作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它的分子结构与H2O2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2Cl2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 SO2中S的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
C. 键角:H2OHCl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结构可知,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l原子与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分子中S-S为非极性键, S-Cl键为极性键, S2Cl2是展开书页型结构,Cl-S位于两个书页面内,该物质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A错误;
B.SO2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正确;
C.H2O为sp3杂化,SO2为sp2杂化,故SO2的键角大于H2O,C正确;
D.H2O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沸点高于HCl,D正确;
故选A。
11. 某水性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由Na+、Fe2+、Fe3+、CN-组成,其立方晶胞嵌入和嵌出Na+过程中,Fe2+与Fe3+含量发生变化,依次变为格林绿、普鲁士蓝、普鲁士白三种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格林绿晶体中Fe3+周围等距且最近的Fe3+数为6
B. 普鲁士蓝中Fe2+与Fe3+个数比为1∶2
C. 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晶体结构
D. 若普鲁士白的晶胞棱长为pm则其晶体的密度为×1030g⋅cm−3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格林绿的晶胞结构,Fe3+周围等距离最近的Fe3+数为6个,故A说法正确;
B.普鲁士蓝晶胞一个小立方体中个数、Fe原子个数、个数,所以其原子个数比为,化学式为,为价、的化合价为价,该化学式中Fe元素化合价为,与个数比为1∶1,B错误;
C. 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C正确;
D.普鲁士白晶胞中1个晶胞含有的Na+为8个,Fe原子个数,个数,体积,1个晶胞的质量m=,则该晶体密度g/cm3,D正确;
故选B。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Ka1(H2SO3)=1.54×10−2、Ka2(H2SO3)=1.02×10−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c()+c()+c(H+)>c(OH-)
B. 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2c()+c()>c(Na+)
C. 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c(H+)+c(N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监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如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l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