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17)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399485/0-17089184873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17)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整理与归纳(17)教案,共3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溶液的特点,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提高应考能力情感目标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增强自信教学重点溶液的特点,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教学难点溶液的特点,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主要教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溶液的形成、乳化)1.定义:2.特征:3.组成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__增加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__。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固体溶解度表示在__一定温度__下,某物质在__100_g__溶剂里达到__饱和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质量__。2.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增大__,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较小__,如__氯化钠__,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如__氢氧化钙__。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__溶解度曲线__,应用它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__溶解度__。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少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增大__。5.结晶的方法有两种:_蒸发溶剂 _降温结晶, 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指溶液中__溶质的质量__与__溶液的质量__之比。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_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__。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比较。4.有关溶液的计算。(必考知识点)(1)溶液的质量=__溶质__的质量+__溶剂__的质量=溶质的质量÷__溶质的质量分数__;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__溶质的质量分数__;溶剂的质量=__溶液__的质量-__溶质__的质量。(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_不变__。,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必考知识点)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10 mL、50 mL)、胶头滴管。2.实验步骤:(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50_g×6%=3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3_g=47_g__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③量取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④溶解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氯化钠溶解⑤装瓶把上述氯化钠溶液装入贴有__试剂名称__和__溶质质量分数__标签的试剂瓶中,盖好瓶塞,放到指定地点整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①计算所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50_g×3%÷6%=25_g__,水的质量为__50_g-25_g=25_g__②量取用__50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③稀释用__玻璃棒__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④装瓶同前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归纳。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作业拓展:课后反思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