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 【核心素养目标】4.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5.15《谁在动》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5.16《玩小球》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5.17《赛小车》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核心素养目标】6.18《设计与制作》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动力小车19 测试与改进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动力小车19 测试与改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交流动力小车,测量动力小车,评议动力小车,改进动力小车,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测试与改进
单元
6
学科
科学
年级
3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通过不断测试,逐步改进和完善,最终完成任务要求。本课旨在通过展示并测试制作的动力小车,让学生认识到小车能运动的关键在于动力装置,了解动力小车的工作原理。基于学生对动力小车工作原理的认知,本课通过展示、测试、调整、改进,让学生体验技术与工程的一般流程,体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本课安排了两个科学实践活动:展示并测试动力小车,改进动力小车
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动力小车。在小组测试的基础上,分组介绍自己制作小车的特点,如它的外形如何、使用的是什么动力装置等。第二个环节是小组间测试小车,按照任务要求,测试小车的行驶时间和距离。
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相互评议,引导学生从材料使用、性能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议,评议既要关注经济效益,也要关注使用情况。第二个环节是根据评议结果设计改进方案,然后改进小车,改进后再进行测试。这个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学习
目标
科学观念
(1)观察描述动力小车的动力特点。
(2)测量动力小车的运动距离与时间。
(3)根据小车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加以改进。
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与归纳的逻辑思维。
科学探索
(1)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发现小车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及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责任态度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重点
(1)能够识别和控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变量,并能就可变因素对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作出初步解释。
(2)能够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能够向别人介绍、展示制作的动力小车。
难点
(1)能够识别和控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变量,并能就可变因素对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作出初步解释。
(2)知道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流程,初步体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完成的怎么样了?
2、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有什么特点?它们能顺利行驶吗?
回答完成还是没有完成
没测试
了解学生动力小车完成情况,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展示交流动力小车
1、组内展示自己制作的动力小车,说说你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的?小车有哪些特点?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二、测量动力小车
1、任务:测量动力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它能够行驶1米吗?
2、材料准备:秒表、卷尺等。
3、测量方法
①画出起跑线和终点线,距离为1米。
②记录每辆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
③测试三次。
④每次能否行驶1米距离。
4、测试记录
三、评议动力小车
1、相互评议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说一说它们的优点与不足。
2、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的优点和不足
四、改进动力小车
1、针对动力小车的不足之处,我们如何进行改进?
2、班级交流我的改进方法
(1)不足之处:动力不足
改进方法:更换成粗一点的橡皮筋
(2)不足之处:气球不能吹起来
改进方法:更换一个可以吹起来的气球
(3)不足之处:车轮打滑
改进方法:车轮套上橡皮筋
(4)不足之处:行驶不平稳
改进方法:换大小一样的车轮
五、作业布置
收集小车的改进建议,继续完善小车的制作。
组内展示交流设计制作过程和小车特点
班级交流,汇总整理
听取任务
认识材料
组内测量动力小车行驶的距离和时间,判断能否行驶1米距离
记录测试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
组内评议,说出动力小车的优缺点
填写活动记录
组内交流整理
小组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给学生机会展示交流自己的制作成果,并对自己的作品做科学评价
通过测试,检验动力小车是否能完成预定任务
通过评议小车,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小车做准备
能够针对小车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知道一项工程需要不断测试与改进
课堂练习
1.用气球驱动小车前进时,我们发现小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重力变小了
B.小车受到的反冲力变小了
C.小车受到的反冲力变大了
2.在测试橡皮筋小车时发现动力不足,我们的改进方法是( )
A.换粗的橡皮筋
B.车轮套上橡皮筋
C.换下一点车轮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识别和控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变量,并能就可变因素对改变、影响实验结果作出初步解释。能够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能够与他人合作分享,能够向别人介绍、展示制作的动力小车。知道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流程,初步体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三年级下册17 赛小车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让小车动起来,小车运动变化与力的关系,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8 蜗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料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鄂教版 (2017)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观察小动物7 蚂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蚂蚁结构,观察蚂蚁食物,观察蚂蚁反应,观察蚂蚁的更多行为,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