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将字母填入上面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1. 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 鱼类B. 节肢动物C. 环节动物D. 哺乳动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别,节肢动物分为甲壳纲动物、蛛形纲动物、多足纲动物、昆虫纲动物和肢口纲等,昆虫的数量超过100万种,为动物界中最多的一类。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节肢动物 蝗虫的主要特征
2. 蝗虫可以生活在干燥的陆地,是因为它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
A. 体表的革质翅B. 坚硬的外骨骼
C. 覆盖全身的表皮D. 体表的大量鳞片
【答案】B
【解析】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体表有外骨骼,胸部有3对足、2对翅。其中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以便适应陆地环境。
【详解】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节肢动物身体的长大而长大,适应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动物就增加一龄,最后变成成虫。
故选B。
3. 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里,不久就会死去,其原因是( )
A. 无法进行呼吸
B. 温度太高
C. 循环系统受到破坏
D. 蚯蚓是水生生物
【答案】A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将蚯蚓放在干燥环境里,体壁变干燥,而无法呼吸,不久就会死去.
故选A
考点:蚯蚓的特征是考查的重点,与蚯蚓的特征.
4. 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且高等的地方是( )
A. 组织、器官有了进一步分化
B. 线形动物大多寄生
C. 有口有肛门
D. 身体细长,呈线形
【答案】C
【解析】
【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2)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壁有角质层,有假体腔,有口有肛门,
【详解】组织、器官有了进一步分化,寄生,身体大多细长呈线形,都不能表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且高等。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而线形动物的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线形动物表现出有原体腔、雌雄异体、出现了肛门,能说明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复杂而且高等,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海葵B. 鲤鱼C. 蜗牛D. 企鹅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详解】试题分析:选项中海葵属于腔肠动物,鲤鱼属于鱼类,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它们都是变温动物。企鹅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
故选D。
【点睛】主要考查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6. 家鸽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
A. 减轻体重B. 维持身体平衡C. 着生发达的胸肌D. 减少空气阻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鸟类的胸骨生有高耸的龙骨突,在其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胸肌,能牵动两翼完成飞翔动作。所以,家鸽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着生发达的胸肌,故选C。
7. 下列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 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 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 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 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间或异种动物间的集体合作行为,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如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
【详解】ABD、母鸡带领小鸡觅食、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因此都不具有社会行为,A、B、D不正确。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体现了蜜蜂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蜜蜂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8. 有一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什么行为?( )
A. 先天性行为B. 后天性行为C. 攻击行为D. 繁殖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从获得途径和特点来分,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据此答题。
【详解】A.鱼类的趋光性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故A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地位、食物、配偶等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故C不符合题意。
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在做引体向上这一运动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 骨B. 肌肉C. 神经D. 关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可见,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在做引体向上这一运动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D正确。
10. 当一个人屈肘时,作为动力的是( )
A. 关节B. 韧带C. 肌肉D. 骨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人在屈肘运动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状态;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所以屈肘时,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这说明当一个人屈肘时,作为动力的是肌肉。
【点睛】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11.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 舞蹈B. 气味
C. 声音D. 表情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通讯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
【详解】动物通讯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通是依靠气味。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通讯的方式。
12. 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 大象B. 鲫鱼C. 金丝猴D. 白蚁
【答案】B
【解析】
【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动物通是讯群体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的前提。白蚁群体内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大象群或金丝猴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或猴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属于社会行为;鲫鱼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征。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13. 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不依靠微生物发酵的是( )
A. 豆腐B. 酱油C. 酸奶D. 苹果醋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详解】A.豆腐主要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故豆腐的制作不需要微生物发酵,A正确。
B.酱油主要由黄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曲、发酵等程序酿造而成,使用了发酵技术,B错误。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具有甜酸风味,C错误。
D.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错误。
故选A。
【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4. 培养细菌和真菌时,不一定要提供的条件是( )
A. 氧气B. 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细菌和真菌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乳酸菌、绿脓杆菌。所以培养细菌和真菌时,不一定要提供的条件是氧气。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
15. 对于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征,能够加以区分的是( )
A. 形态B. 大小C. 颜色D. 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
【分析】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详解】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
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故选D。
16. 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腐烂,是因为细菌不适应冰箱中的哪种条件( )
A. 水分B. 温度C. 氧气D. 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详解】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因此,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段时间不腐烂,是因为细菌不适应冰箱中的温度条件,而不是水分、氧气或有机物等条件。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 平菇一般用棉籽壳栽培,由此可以推知在平菇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
A. 叶绿体B. 细胞核 C. 细胞质D. 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这种生活方式为自养;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根据题意,平菇一般用富含有机物的棉籽壳栽培,故是利用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故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故选A
点睛:根据自养和异养的定义进行分析,异养生活方式是由于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能自养的生物细胞内有叶绿体,据此答题.
18. 夏天,食品和衣服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这是由( )引起的。
A. 霉菌B. 酵母菌C. 病毒D. 细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详解】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由题意可知,夏天温度适宜,梅雨季节水分充足,食品和衣服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因此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稍大而厚,可见衣物的发霉长毛,应该是由霉菌等多细胞真菌引起的,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9. 面包师们把酵母放到生面团中用来发面,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了( ),使面包松软多孔.
A. 酒精B. 淀粉C. 蛋白质D. 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0. 下列微生物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 )
A. 乳酸菌B. 霉菌C. 艾滋病病毒D. 酵母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例如:病毒。
【详解】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但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乳酸菌属于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菌;艾滋病病毒属于病毒。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 噬菌体是指专门寄生在( )体内的病毒。
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体内的叫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叫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故选C。
22. 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
A. 细胞内有无叶绿体B. 细胞有无细胞壁
C. 细胞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 营养方式是否是异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霉菌、蘑菇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体内无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都属于细菌。可见,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霉菌、蘑菇归为一类。她分类的依据是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真菌的霉菌、蘑菇和细菌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区别,即细胞有无成形细胞核。
23. 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 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B. 叶子的形状
C. 花、果实、种子的特征D. 人类对其利用价值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2)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①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②“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③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如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详解】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24. 下列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大熊猫,鲨鱼
B. 蝗虫,蝙蝠
C. 老虎,猫
D. 家鸽,蝴蝶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熊猫是哺乳动物,鲨鱼是鱼类,同属于脊索动物门,即同门;蝗虫是节肢动物,蝙蝠是哺乳动物,同属于动物界,即同界;老虎和猫同属于哺乳纲,即同纲;家鸽是哺乳动物,蝴蝶是节肢动物,同属于动物界,即同界。由分析可知界、门、纲中纲是最小的,老虎和猫同纲,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最近。
故选C。
25.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关于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
B. 每一个种里就一种生物
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
D.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通过生物的分类,可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的历程。
【详解】A.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而不是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故A错误。
B.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少,在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故B正确。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故C错误。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故D错误。
故选B。
二、识图作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26. 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与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相比,细菌没有______,属于______生物。
(2)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_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生殖方式是______。
(3)D是______,是该细菌的最外层结构。B是______,它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其作用是______。
(4)__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
【答案】26. ①. DNA ②. 成型的细胞核 ③. 原核生物
27. ①. 叶绿体 ②. 分裂生殖
28. ①. 荚膜 ②. 细胞膜 ③. 控制物质的进出
29. 芽孢
【解析】
【分析】图中:细菌的结构:A是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
【小问1详解】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C细胞壁、B细胞膜、E细胞质和A是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只有A是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小问2详解】
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小问3详解】
D是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的成分因不同菌种而异,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黏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B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植物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
【小问4详解】
当细胞壁增厚的时候,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27. 图是屈肘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③是______,④______
(2)图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关节主要由关节头、______、______、______和关节软骨组成。
(3)屈肘时①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状态,②_______处于_______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肌肉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______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答案】27. ①. 肌腹 ②. 肌腱
28. ①. 关节窝 ②. 关节囊 ③. 关节腔
29. ①. 收缩 ②. 肱三头肌 ③. 舒张 ④. 神经
【解析】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
【小问1详解】
骨骼肌包括③肌腹和④肌腱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是白色的肌腱。
【小问2详解】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骨连接,骨连接又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关节是间接连接的一种形式。关节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骨,有减少摩擦和缓冲撞压的作用,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
【小问3详解】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因此,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28. 如图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中洗手前后培养皿中培养物的对比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
实验材料:9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3)实验步骤:
a、取9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______组,每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b、把培养皿打开,请3名学生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纸的3个培养基里按一下。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c、再请刚才的3名学生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再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纸的3个培养基里按一下。
d、“______”组不作任何处理。
e、将3组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f、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______。
(4)实验现象与结果:洗手前:______,洗手后:______,空白对照:______。
(5)得出结论:______。
【答案】28. 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
29.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30. ①. 3##三 ②. 接种 ③. 空白对照 ④. 平均值
31. ①. 培养基上菌落多 ②. 培养基上的菌落少 ③. 培养基上无菌落
32. 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数量比洗手后的多。
【解析】
【分析】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小问1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中洗手前后培养皿中培养物的对比。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
【小问2详解】
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提出的问题是: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故作出假设为: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小问3详解】
a.该实验有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三组实验,故取9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
b.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把培养皿打开,请3名学生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纸的3个培养基里按一下。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d.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因此,“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f.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故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小问4详解】
分析图片信息可知,洗手前培养基上的菌落多,洗手后培养基上的菌落少,空白对照组培养基上无菌落。
【小问5详解】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数量比洗手后的多。
29.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______。
(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擦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呼吸的。
【答案】29. 刚毛 30. 慢 31. 湿润的体壁
【解析】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近身体前端有几个体节愈合形成一个宽大且光滑的环带;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小问1详解】
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刚毛。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小问2详解】
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替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身体,因此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蚯蚓在纸上的运动速度要慢。
【小问3详解】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四、发散思维题(每空1分,19分)
30. 如图是黑猩猩在钓取白蚁,请回答: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上看,图中的黑猩猩具有__________行为,这是在__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2)黑猩猩钓取的白蚁营群体生活,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是具有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它们之间没有语言,但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交流信息。
【答案】(1) ①. 学习##后天性 ②. 遗传
(2) ①. 社会 ②. 气味##触觉
【解析】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图中所示黑猩猩钓取白蚁的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小问2详解】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在同一白蚁群体内,有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它们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具有社会行为,它们之间可以通过气味##触觉来交流信息。
31. 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患“埃博拉出血热”,此病的死亡率极高。埃博拉病毒疫情于西非爆发,其中,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疫情尤为严重。
(1)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______病毒。
(2)埃博拉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都没有______结构,都是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构成。
(3)当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将会形成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
【答案】31. ①. 动物 ②. 植物
32. ①. 细胞 ②. 蛋白质 ③. 遗传物质
33. 结晶体
【解析】
【分析】病毒根据其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分为三种: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小问1详解】
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埃博拉病毒寄生在动物的细胞里,属于动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
【小问2详解】
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小问3详解】
埃博拉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生命活动就停止,形成结晶体。
32. 资料分析:小麦、水稻、棉花在整个植物界中的分类地位如下: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禾本目 锦葵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锦葵科
属 小麦属 稻属 棉属
种 小麦 水稻 棉花
(1)上述资料中“界、门、纲、目、科、属、种”是分类的单位,其中____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属于同一个门的植物相似程度最______,亲缘关系最______。同种的植物相似程度最______,亲缘关系最______。
(2)你会发现,小麦与水稻之间共同特征较______,原因是_______。小麦与棉花之间共同特征较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答案】32. ①. 种 ②. 少 ③. 远 ④. 多 ⑤. 近
33. ①. 多 ②. 同门、同纲、同目、同科、不同属##同科不同属 ③. 少 ④. 同门不同纲
【解析】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等级。
【小问1详解】
资料中“界、门、纲、目、科、属、种”是分类的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属于同一个门的植物分类单位最大,相似程度最小,亲缘关系最远。同种的植物,分类单位最新,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近。
【小问2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中,分类单位越小,生物间相似特征越多,亲缘关系最近,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小麦与水稻同科同门、同纲、同目、不同属,所以二者间的共同特征较多,小麦与棉花同门不同纲,亲缘关系比小麦与水稻间的远些,所以二者间的共同特征较少。因此,小麦与水稻之间共同特征较多,原因是同科只是不同属,分类单位比较小;小麦与棉花之间共同特征较少,原因是同门不同纲,更不同目,分类单位比较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发散思维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评生物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