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在横线上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填一填,选一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阅读理解,百字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晃晃 晃动
B.血泊 水泊梁山
C.燕山 莺歌燕舞
D.供不应求 供耕织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耘田 榆树B.割掉 拨苗助长
C.蚂蚱 蝴蝶D.瞎闹 水瓢
3.在下面的片段中填上哪组关联词最恰当?( )
我有时 没有把菜种盖上, 把它踢飞了。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A.①不但……而且……②不是……而是……
B.①不但……反而……②不是……而是……
C.①不但……而且……②是……不是……
D.①不但……反而……②是……不是……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儿突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夹住。
①蜻蜓飞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②此时此刻的蜻蜓全身放松,警惕性低。③它也顾不上身边有个庞然大物,威胁着它的生命。④淘气的小孩儿蹑手蹑脚地接近它。⑤蜻蜓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它已经成了孩童手中的“俘虏”。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5.按课文内容填空。
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的心目中,园子——
(1)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昆虫很多,有 、 、 、 。拍一拍手,仿佛 ;叫一两声,好像 。
(2)是自由自在的:倭瓜 ,玉米 ,蝴蝶 。
6.在横线上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今天的人类只能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
(2)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3)恐龙耐不住寒冷,就慢慢地消失了。
7.填一填,选一选。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 ,文章选自《 》。在作者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填序号)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 似的。
,就像 似的。
(2)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用加点词造句)
9.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 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 ,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 。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10.百字练笔。
你小时候一定做过一些有趣的事。请写一写。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 祖父的园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晃晃 晃动
B.血泊 水泊梁山
C.燕山 莺歌燕舞
D.供不应求 供耕织
【解答】A.晃:读[huàng]时,指摇动;摆动。读[huǎng]时,指(光芒)闪耀。在“明晃晃”中读“huǎng”,在“晃动”中读“huàng”。读音不同。
B.泊:读[bó]时,指船靠岸;停船。读[pō]时,指湖(多用于湖名)。在“血泊”中读“pō”。在“水泊梁山”中读“pō”。读音相同。
C.燕:读[yàn]时,指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读[yān]时,指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在“燕山”中读“yān”,在“莺歌燕舞”中读“yàn”,读音不同。
D.供:读[gòng]时,指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读[gōng]时,指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在“供不应求”中读“gōng”。在“供耕织”中读“gòng”,读音不同。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耘田 榆树B.割掉 拨苗助长
C.蚂蚱 蝴蝶D.瞎闹 水瓢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拔苗助长: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借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故“拨苗助长”的“拨”错误。
故选:B。
3.在下面的片段中填上哪组关联词最恰当?( )
我有时 没有把菜种盖上, 把它踢飞了。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A.①不但……而且……②不是……而是……
B.①不但……反而……②不是……而是……
C.①不但……而且……②是……不是……
D.①不但……反而……②是……不是……
【解答】“我有时没有把菜种盖上”与“把它踢飞了”之间是递进关系,故用关联词“不但……反而……”连接;“但往菜上浇”与“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用关联词“不是……而是……”连接。
故选:B。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儿突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夹住。
①蜻蜓飞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②此时此刻的蜻蜓全身放松,警惕性低。③它也顾不上身边有个庞然大物,威胁着它的生命。④淘气的小孩儿蹑手蹑脚地接近它。⑤蜻蜓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它已经成了孩童手中的“俘虏”。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
【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是“蜻蜓飞累了,停在树枝上休息。”接着是“此时此刻的蜻蜓全身放松,警惕性低。”紧接着是“它也顾不上身边有个庞然大物,威胁着它的生命。”然后是“淘气的小孩儿蹑手蹑脚地接近它。”再是“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儿突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它夹住。”最后是“蜻蜓拼命挣扎,但为时已晚,它已经成了孩童手中的‘俘虏’。”
故选:D。
5.按课文内容填空。
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我”的心目中,园子——
(1)是充满生机的:园子里昆虫很多,有 蜜蜂 、 蝴蝶 、 蜻蜓 、 蚂蚱 。拍一拍手,仿佛 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叫一两声,好像 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
(2)是自由自在的:倭瓜 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玉米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蝴蝶 随意地飞 。
【解答】(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可知,园子里昆虫很多,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由“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可知答案。
(2)阅读《祖父的园子》,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大树都会发出声响 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2)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随意地飞。
6.在横线上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今天的人类只能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 昔日
(2)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 特别
(3)恐龙耐不住寒冷,就慢慢地消失了。 消亡
【解答】(1)往日:以前;往日。近义词是:昔日。
(2)十分:非常,表示程度相当高。近义词是:特别。
(3)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踪迹。近义词是:消亡。
故答案为:
(1)昔日;
(2)特别;
(3)消亡。
7.填一填,选一选。
《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 萧红 ,文章选自《 呼兰河传 》。在作者的眼里,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ABC (填序号)
【解答】《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中国现代着名女作家萧红,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我”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樱桃、榆树、蜻蜓、倭瓜、蚂蚱、黄瓜等,是一个有趣的、充满快乐、充满生机、充满自由的园子。
故答案为:
萧红 呼兰河传 ABC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 在天上逛 似的。
蝉叫了 ,就像 吹起喇叭 似的。
(2)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不是 往菜上浇, 而是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用加点词造句)
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
【解答】(1)句子形式为“谁怎样,就像什么似的”,据此仿写。
(2)“往菜上浇”和“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之间是转折关系,可用“不是……而是……”连接。
(3)用“一会儿……一会儿……”仿写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
故答案为:
(1)在天上逛
蝉叫了 吹起喇叭;
(2)不是 而是;
(3)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去捉蜻蜓,一会儿去捉蝴蝶。
9.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 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 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 ,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 自由 。
(2)选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C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仿照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星星亮了,就像在眨眼睛似的。天打雷了,就像生气了似的。月圆了,就像刚吃饱了似的。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解答】(1)考查了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选段主要写的事物有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这些事物共同的特点是自由。
(2)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选段运用写人的词语写物,把事物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3)考查了仿写句子。结合例句理解,仿写一个排比句即可。
(4)考查学生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能力。通过阅读本语段可知,本语段主要写了花、鸟、虫、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在院子里自由自在的生长和生活。因此文段可以概括为: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故答案为:
(1)花、鸟、虫子、蝴蝶、倭瓜、黄瓜、玉米 自由;
(2)C;
(3)星星亮了,就像在眨眼睛似的。天打雷了,就像生气了似的。月圆了,就像刚吃饱了似的。
(4)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10.百字练笔。
你小时候一定做过一些有趣的事。请写一写。
【解答】范文:
童年趣事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但童年却只有一次,而在这一次的童年里,缀连着许多趣事,但有一件趣事却时时萦绕于心。
小时候,我特别调皮,常常给家人带来欢笑和麻烦。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和几个小伙伴无聊至极。这时,一个小伙伴灵机一动,悄悄地跟我们说:“我们来玩火吧!”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呀!”我们便飞快地跑回家拿了一个打火机,找了一些干柴,又找了一些塑料袋,开始玩火。但是,随之而来的灾难更是让人头痛。
我们把点燃的塑料袋,往干柴上一扔,火焰迅速往上一窜,幸亏我们眼疾手快,把手缩了回来,要不然我们的手就会被火烫到。我们觉得这样玩火没意思。这时,我说:“咱们去玉米地找些玉米来烤着吃好不好?”我们想都不想就开始行动了。我们留两个人在这里看火,再派一个人回家拿筷子,另外几个人跟我到玉米地里掰玉米,不到几分钟就掰了五六个玉米回来了,我们先把外面的皮给剥掉,再拿到水池里洗一洗就OK了。我们用筷子把玉米串起来,每人各拿一个开始烤。那烤出来的香味真让我们馋得垂涎欲滴,由于烤得时间太长,黄玉米已经改头换面变成黑玉米了,吃时,苦在嘴里,心里却沾沾自喜,因为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阵风把火苗吹到了稻草上,霎时间,熊熊大火直直地往上窜,像恶魔在吞噬,像火山爆发,吓得我们抱头鼠窜。村里人看见熊熊大火,都提水来灭火,将近半个小时才将火渐渐扑灭,刚才那高高的稻草堆已经变成了一片焦炭地。
回到家,家里人大发雷霆,我却躲在一旁嚎啕大哭。最后爷爷把自己辛苦积攒的稻草堆赔给了人家,我非常内疚。从那以后,我都小心行事,以免给家人带来麻烦。
哎,童年的回忆真是美好,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天真幼稚的世界,置身与其中,然而现在童年的时光已经逝去,只是心中那一份美好的温醇,如陈年的酒一样久久弥香。
A.充满快乐的园子
B.充满生机的园子
C.充满自由的园子
D.荒芜杂乱的园子
A.充满快乐的园子
B.充满生机的园子
C.充满自由的园子
D.荒芜杂乱的园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手指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课文整体梳理,查字典填空,猜成语,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按要求写句子,读语段填空,再仿写一段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跳水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汉字,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选词填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清贫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读拼音,写词语,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用“望”字组成的词语填空,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