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2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3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36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39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41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43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401777/0-170895331645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示范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的建立,强化中央集权,①中央,②地方,为加强控制,3财政,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文臣统兵格局形成,宋朝名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1.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2.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3.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
探究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概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 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拥立他 当皇帝。
(2)结果: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 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 都城,史称北宋。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先南后北,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观察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宋太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政权寿命短暂。
目的:解决武将专权的积弊。
做法:“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统调分离,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更戍法,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目的: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原则: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政大权
宰相不止一人,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共同议政
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a.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b.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必要支出外,其余 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
探究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1)概况: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2)影响: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19世纪的晚清,才追的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1)根据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宋朝经济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2)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积贫积弱的朝 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3)鉴于此,你认为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但恐怖主义、霸 权主义仍然存在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开封
重文轻武:压抑武将,文臣统兵,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军事:“杯酒释兵权”,统调分离,更戍法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文官任知州,知州三年一换,设通判
财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北宋的政治pptx、王安石变法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时间事件人物都城,赵匡胤宋太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重要问题,藩镇割据君权不强,武将当权,弊端众多,一军事措施,分化事权削弱相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案配套课件ppt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