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北师大版平均数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2.能结合简单的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3.进一步积累数据分析的活动经验
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解决与平均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1)估一估前5天平均每天大约售票多少张。
(700+640+910+990+1300)÷5=908(张)
答:前5天平均每天大约售票908张。
(2)星期六售出门票1700张,星期日售出门票1460 张。这个星期售票张数的平均数与前5天的平 均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700+640+910+990+1300+1700+1460)÷7=1100(张)
答:这个星期平均每天的售票张数大于前5天平均每天的售票张数。
发现:加入两个较大的数据后,平均数也大了很多。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容易受到这组数据中的极大数或极小数的影响。
方法一:运用平均数。前3周销量的平均数:(7+8+9)÷3=8(箱)第4周可以进8箱,这样比较保险。
方法二:按销量趋势。前3周的销量分别是7箱、8箱、9箱,销量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推断第4周还会增加1箱,所以第4周可以进10箱。
1.王叔叔每天沿着环形跑道跑步,并且记录了跑步的路程。
如果王叔叔第5天没有跑步,那么前5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与前4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相比有什么变化?算一算。
前4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5+6+5+4)÷4=5(千米)
前5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5+6+5+4+0)÷5=4(千米)如果王叔叔第5天没有跑步,那么前5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比前4天平均每天跑的路程少。
2. 下面是部分红军老爷爷长征时 (1934年)的年龄情况。
(1)根据上表,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年龄 段的人数。
(2)根据统计表画出统计图。
(3)回答问题。①这些红军老爷爷中年龄最大的是 ,他当时 岁。 年龄小于30岁的有 人,占调查人数的 。②不计算,你能估计出这些红军老爷爷当年的平均年龄 大约是多少吗?
4. 下面是部分红军老爷爷长征时 (1934年)的年龄情况。
5. 张叔叔经营了一家水果店,其中苹果卖得 比较好,今年1到6月份每个月苹果的销量 统计情况如下表。
张叔叔的水果店在1到6月份平均每个月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225+237+236+242+224+228)÷6
通过比较,发现这6个数据都在220以上,可以把220作为基准数,先求出每个数据与基准数的差,得到一组较小的新数据,再求出新数据的平均数。
答:张叔叔的水果店在1到6月份平均每个月卖 出苹果232 kg。
再加上基准数:220+12=232
这6个新数据的平均数: (5+17+16+22+4+8 )÷6=12
6. 玲玲和班上的4个女生是好朋友。让她们按从矮到 高排列,玲玲正好是第3个人。前3人的平均身高 是127 cm,后3人的平均身高是148 cm,她们5个 人的平均身高是138 cm。玲玲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前2人的总身高+玲玲的身高
后2人的总身高+玲玲的身高
5人的总身高+玲玲的身高
前3人总身高: 127×3=381(cm)
后3人总身高: 148×3=444(cm)
5人总身高: 138×5=690(cm)
玲玲的身高: 381+444-690 =825-690 =135(cm)
答:玲玲的身高是135 cm。
4. 玲玲和班上的4个女生是好朋友。让她们按从矮到 高排列,玲玲正好是第3个人。前3人的平均身高 是127 cm,后3人的平均身高是148 cm,她们5个 人的平均身高是138 cm。玲玲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344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平均数课文配套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列式计算,火眼金睛辨对错,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二)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344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六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二)教学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①描点,②连线,环境小调查,③标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344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栽蒜苗(一)教案配套课件ppt</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上学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