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第12讲 文言文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讲 文言文翻译-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2讲文言文翻译pptx、第12讲文言文翻译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微毫之米,粒粒皆辛;经己手所成之物,必美数倍于他”。是什么意思?
人名、地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直接保留。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咏雪》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书·张骞传》【注释】①郎:郎官,一种官职。
4、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5、恐前后受其敌。《狼》6、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布打狗》
1.古今同义,一个字换成一个词。2.古今异义,古代词汇换成现代词汇。3.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4.代词换成指代物。
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②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汉书·张骞传》【注释】②甘父:张骞的 随从,匈奴人。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8、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9、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套用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1.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2.拒违按院之命,孰与误国家事哉!《季本违命》
①不亦乎不也是……的吗?②奈何为什么/……怎么办?③者也,者④孰与……哪里比得上……
10.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实词均已翻译,固定句式也已找出,但仍旧翻译不通。这时应该考虑什么?
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1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丢下(他)就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补出省略的成分,注意加括号。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在文中标注拼音问其生庚 吾恃养峰耳听峰自啖为卒岁计。 竭泽取之
一、阅读篇目并思考下列问题。
1.圈画出翻译中可以保留的词语。2.养蜂人是如何养蜂的?3.明太祖从养蜂人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独立完成4道练习题。(限时6分钟)
1.对下列句中标红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然则何以自给给:供养B. 而蜂亦有余蜜,得不馁 馁:饥饿C. 量入为出,以糊其口入:收入D. 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恃:伺候
【江岸区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制之即秋亦尽割之无徐蜜故蜂多死。A.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B.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C.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D.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时遇到一个与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养蜂老人。B. 养蜂老人靠养蜂卖蜜解决了自己的温饱,同时也为蜜蜂留足秋冬所需的蜂蜜。C. 养蜂老人由于合理安排和取舍,是当地最擅长养蜂的人。D. 朱元璋听了老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制定了一套养蜂的方法。
4.将第三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余蜜之类也。老百姓死了,国家失去了百姓,赋税从哪里来呢?这也跟不留余蜜是一类(的情况)。(“安”“是””亦”判断句式,各1分)
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曰:“吾恃养峰耳。”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日:“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③峰自啖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制蜜易钱帛米粟,量入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余蜜,得不馁。明岁,又复酿蜜。【注释】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③听:听凭,任凭。
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余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
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2.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子何恃而往?《为学一首示子侄》4.邹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使试录列吾两人名,贻笑多矣
县丞舟虽大,亦得几何?
(君子之过)更也,人皆仰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1讲 文言文虚词(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1讲文言文虚词二pptx、第11讲文言文虚词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文言文虚词(一)-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10讲文言文虚词一pptx、第10讲文言文虚词一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8讲 文言文词类活用(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2024年中考高频考点及答题技巧,文件包含第8讲文言文词类活用二pptx、第8讲文言文词类活用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