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纸的发明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05242/0-17090068843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 纸的发明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05242/0-17090068844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 纸的发明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405242/0-17090068844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标牌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废纸被回收后重新制作的纸叫做,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chuàn) 携带(xié) 保存(chún)
B.制作(zhì) 积累(lěi) 朝鲜( xiān)
C.社会(shè ) 切断(qiē) 便宜(pián)
D.薄片(bó) 欧洲(zhōu) 盛放(shèng)
2.下列标牌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税务局B.农货市场
C.阅览室D.废品收购站
3.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指南针B.蒸汽机C.造纸术D.火药
4.废纸被回收后重新制作的纸叫做( )
A.复印纸B.包装纸C.餐巾纸D.再生纸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周末开了有趣的联欢家庭会。
B.当老师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C.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D.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B.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7.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保存﹣﹣保留 方便﹣﹣便利
B.节省﹣﹣节约 容易﹣﹣简单
C.创造﹣﹣制造 大约﹣﹣大概
D.轻便﹣﹣笨重 便宜﹣﹣昂贵
8.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9.语言表达
据统计,每年全球造纸产用量达3.2亿吨,每吨纸需砍伐4棵树。请你据此写一则标语,号召人们节约用纸。如果请你造纸,你会选择什么材料?请说明理由。
(1)宣传标语:
(2)我选择的材料是 ,理由是 。
10.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3)按先后顺序写出蔡伦造纸的过程。
剪碎或切断原料→ →
(4)蔡伦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有(至少写出两点): 。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0 纸的发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chuàn) 携带(xié) 保存(chún)
B.制作(zhì) 积累(lěi) 朝鲜( xiān)
C.社会(shè ) 切断(qiē) 便宜(pián)
D.薄片(bó) 欧洲(zhōu) 盛放(shèng)
【解答】A.有误,“创造”中“创”的读音为“chuàng”,“保存”中“存”的读音为“cún”。
B.有误,“朝鲜”中“鲜”的读音为“xiǎn”。
鲜:[xiān]新鲜:~花。[xiǎn]朝鲜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C.正确。
D.有误,“薄片”中“薄”的读音为“bá”。“盛放”中“盛”的读音为“chéng”。
薄:[bá]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片。[bó]1.微;少;弱:~技。
盛:[shèng]兴盛;繁盛:全~时期。[chéng]把东西放在容器里:~饭。
故选:C。
2.下列标牌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税务局B.农货市场
C.阅览室D.废品收购站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农贸市场: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故“农货市场”的“货”错误。
故选:B。
3.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指南针B.蒸汽机C.造纸术D.火药
【解答】A、C、D属于中国四大发明。
B.蒸汽机不属于中国四大发明。
故选:B。
4.废纸被回收后重新制作的纸叫做( )
A.复印纸B.包装纸C.餐巾纸D.再生纸
【解答】《纸的发明》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造纸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竹片、帛等物品上。后来人们还发现了用蚕茧和麻可以造纸。最终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传承下来传播到全世界。废纸被回收后重新制作的纸叫做再生纸。
故选: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周末开了有趣的联欢家庭会。
B.当老师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C.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D.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解答】A.词序不当,将“联欢”移到“会”前。
B.重复啰嗦,将“有文化的”删去。
C.逻辑错误,应先预习,再听讲,然后复习。
D.正确。
故选:D。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B.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解答】《纸的发明》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了纸的发展历程,揭开了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的原因,并从中感受到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A.正确。
B.有误,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有误,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D.有误,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故选:A。
7.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保存﹣﹣保留 方便﹣﹣便利
B.节省﹣﹣节约 容易﹣﹣简单
C.创造﹣﹣制造 大约﹣﹣大概
D.轻便﹣﹣笨重 便宜﹣﹣昂贵
【解答】A、B、C全都是近义词。
D.轻便:轻松方便。反义词为“笨重”。便宜:价钱低。故反义词为“昂贵”。全都是反义词。
故选:D。
8.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解答】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前面词和后面词的特点,认真分析前后词语的意思,然后进行合理的搭配。如“促进发展”、“满足需要”、“记录事情”。
故答案为:
9.语言表达
据统计,每年全球造纸产用量达3.2亿吨,每吨纸需砍伐4棵树。请你据此写一则标语,号召人们节约用纸。如果请你造纸,你会选择什么材料?请说明理由。
(1)宣传标语: 珍惜树木,节约用纸。
(2)我选择的材料是 人们废弃的破布 ,理由是 这样既废物利用,又保护环境 。
【解答】(1)本题考查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的特点是达到宣传鼓动目的,标语口号用通俗的话语诠释重要的观念,传递最新的信息,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宣传标语的格式:句式整齐,修辞鲜明,灵活使用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从题目中“每年全球造纸产用量达3.2亿吨”可以倡议节约用纸,从“每吨纸需砍伐4棵树”可以倡议珍惜树木。如:珍惜树木,节约用纸。
(2)本题考查实践作业。可以从环保节约的理念来选择材料,并说出选择的理由即可。如:我选择的材料是废纸,因为这样可以废物利用,很环保。
故答案为:
(1)珍惜树木,节约用纸。
(2)人们废弃的破布 这样既废物利用,又保护环境。
10.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3)按先后顺序写出蔡伦造纸的过程。
剪碎或切断原料→ 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 把浆捞出来晒干
(4)蔡伦造纸术能传承下来的原因有(至少写出两点): ①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②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
【解答】(1)考查了对中心句的辨析。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本段中心句是“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后面围绕这一句,具体记叙了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2)考查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想想“谁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
(3)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结合“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填空。
(4)考查了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完成。
故答案为:
(1)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2)蔡伦改进造纸术。
(3)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把浆捞出来晒干;
(4)①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②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促进
事情
满足
发展
记录
需要
促进
事情
满足
发展
记录
需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选词填空,读课文,完成练习,理解句子,完成练习,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漏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字组词,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按要求完成练习,根据画面的意思猜成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面词语归类,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口语交际,课内阅读我最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