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1 字音字形(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1 字音字形(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字音字形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字音字形第02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淋淋的鱼塘。
B.我从极度的难受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不见了,感到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映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笔直的箭,插进碧波之中。
D.我们有这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利不被毁灭。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水波淋淋——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粼粼,水十分明净;
C.反映——反应;反映是物体固有的特性,反应是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过程和现象,句中指观众还没有从外界刺激中回过神来,应用“反应”;
D.势利——势力:势利:指权势和财利;形势便利。势力,指威势,权势,实力;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这里指反人民的团伙或政权,应该用“势力”。
故选B。
2.(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单薄(bá) 赤膊(bó) 账薄 博览群书
B.招募(mò) 暮(mù)色 羡慕 幕霭沉沉
C.揣(chuāi)度 瑞(ruì)雪 端详 气惴吁吁
D.崎岖(qū) 驱逐(qū) 海鸥 呕心沥血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单薄(bá)——bó,账薄——账簿;
B.招募(mò)——mù,幕霭沉沉——暮霭沉沉;
C.揣(chuāi)度 ——chuǎi,气惴吁吁——气喘吁吁;
故选D。
3.(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床曲折蜿(wān)蜓,起伏跌宕:江水奔泻而下,哗哗水声振耳欲聋。
B.峰峦垂悬于澄(chénɡ)碧的江水中,岩影波光,交相辉应,美轮美奂。
C.同一棵树,同一条鱼,在迥(jiǒng)异的环境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
D.秋阳斜照在嶙(nín)峋的树干上,斑驳绰绰。地面落叶堆积,一切静谧,祥和。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B.交相辉应——交相辉映;
D.嶙(nín)峋——lín;
故选C。
(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金秋十月,你若来到瓜果市场,阿克苏的苹果、哈密的甜瓜、喀什的石榴、库尔勒的香梨、若羌的红枣、吐鲁番的葡萄、阿图什的无花果……应有尽有,今你眼花瞭乱。
美丽的新疆可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不毛之地。高远、从容、恬淡和村落、木屋、阳光交织在一起,流泻着生命独有的温馨。那广袤无动的草原,喧腾奔流的河水,连棉不断的群山,瞬息万生的云朵,摇曳在风中的野花,闪烁在夜幕中的星晨,都让人感到( )。微风拂过脸颊,炊烟袅袅升起,远处传来动人的歌声: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
4.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喧腾(xuān)B.闪烁(lì)C.摇曳(yè)D.瞬息(shùn)
6.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广袤B.星晨C.连棉不断D.眼花瞭乱
7.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各得其所B.不期而至C.心旷神怡D.巧妙绝伦
【答案】
4.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5.B 6.A 7.C
【解析】
4.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注意用正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注意“疆、南、牧”的结构和写法。
5.本题考查读音。
B.闪烁(shǎn shuò):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指说话略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愿明说;有顾虑,不敢说或说话含混不清;
故选B。
6.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B.星晨——星辰:星的总称;
C.连棉不断——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
D.眼花瞭乱——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故选A。
7.本题考查成语理解。
A.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
B.不期而至:没有预料地到来;
C.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D.巧妙绝伦:灵巧高明,无与伦比;
依据本句的主语是“草原”“群山”“云朵”等景色“让人感到”,应选用“心旷神怡”;
故选C。
8.(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寥寥①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yùn②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词,人们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潜藏在诗词内蕴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寥寥 ②yùn 律
(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顿号 逗号B.逗号 逗号C.逗号 顿号D.顿号 顿号
(3)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诗词内蕴B.生活方式C.流传至今D.世间况味
(4)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答案】
(1) liǎ 韵
(2)B
(3)C
(4)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寥寥,读音是:liá liá,形容非常稀少;
②韵律,读音是:yùn lǜ,指声韵和节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根据语段“文人们或叙事□或怀古口或咏物,或抒情”可知,“或叙事”“或怀古”“或咏物”,表示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B。
(3)本题考查短语类型。
根据“历史歌谣”可知,是并列短语;
A.并列短语;
B.并列短语;
C.动补短语;
D.并列短语;
故选C。
(4)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根据文中画线句“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可知,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可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
所以,陈述句为: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
(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26日,以“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拉开xù mù ① ,吸引了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的众多企业参会参展。不期而至的数博会以“数”为媒,乘“云”而上!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经jì ② 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降低成本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与洪水赛跑的“东方祥云”预报系统、《熊出没•伴我“雄芯”》电影的后期渲染等,都有大数据的功劳。除此之外,大数据还赋予了传统文化更有意思的演绎形式,助力文化跨界传播……总之,贵州持续推动大数据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shuò ③ 果累累。
如今,贵州大数据这棵“智慧树”正生机勃发,日益茁壮。大数据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引领贵州阔步前进!
9.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10.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期而至B.渲染C.演绎D.锐不可当
【答案】
9.序幕 济 硕 10.A
【解析】
9.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序幕(xù mù):指的是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交代人物的历史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后“序幕”一词又有了引申义,用来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经济(jīng jì):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0.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不期而至: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没有预料地到来。“数博会”是经过长时间准备的盛会,因此不能用“不期而至”来形容;
B.渲染:用水墨或色彩涂抹画面。本句用来形容电影的后期画面色彩处理制作,使用恰当;
C.演绎:铺陈、表现,比喻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本句用来形容传统文化运用大数据进行表现,使用恰当;
D.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句用来形容大数据的发展势头猛烈,使用恰当;
故选A。
1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广袤农村田间地头,在重大工程施工现场,在高新企业生产一线,在科研院所实验室里,广大劳动者大力宏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守岗位,无私奉献,日夜奋战。其中有众多年轻的身影,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时间摩砺本领,把大有可为的事业变成大有作为的成就,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无私奉献,日夜奋战。
(2)给加点字注音。
广袤 浇灌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答案】
(1)无私奉献,日夜奋战。
(2) mà ɡuàn
(3) “宏” “弘” “摩” “磨”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注意用“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正楷依次认真书写,注意“私、夜”的写法。
(2)本题考查字音。
广袤,guǎng mà,广阔;宽广。
浇灌,jiā guàn,浇水灌溉。
(3)本题考查字形。
宏扬——弘扬。弘扬,发扬光大。
摩砺——磨砺。磨砺,比喻人在困境中磨炼
12.(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河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哺育了一代代中原儿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 ① (详 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核心区,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兴业。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在中原大地留下星罗 ② (其 棋)布的文化遗迹。守护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就从了解我们的家乡河南开始吧。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pǔ xīng mòB.bǔ xìng mòC.bǔ xīng màiD.pǔ xìng mà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答案】
(1)C
(2)①祥 ②棋
【详解】
(1)本题考查读音。
哺(bǔ)育:供给食品、滋养品和保健品,特指父母喂养后代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指通过教育培养。
兴(xīng )业:发扬学术或复兴旧业。
根脉(mài):指根颈的脉络走向。
故选C。
(2)本题考查字形。
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后指民族、文化等的发源地。
星罗棋布:像星星那样罗列着,像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分布得多而密。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清新恬淡,描绘了宁静yōu xián的田园生活;有的气势磅礴,描绘了jīn gē tiě mǎ的征战场面;有的豪放piā yì,描绘了雄奇瑰丽的想象世界……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我们从古诗中___________精神养分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___________,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____________出蓬勃生机。
1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yōu xián( ) (2)jīn gē tiě mǎ( ) (3)piā yì( )
1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获取 与时俱进 迸发
B.汲取 与时俱进 焕发
C.获取 与日俱增 焕发
D.汲取 与日俱增 迸发
1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体验。
B.读诗不仅能够提升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
C.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体验,而且能够增强精神境界。
D.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
【答案】13. 悠闲 金戈铁马 飘逸 14.B 15.D
【解析】13.本题考查字形。
悠闲,yōu xián,(形)闲暇安适。
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意思是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飘逸,piā yì,解释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
14.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获取,意思是获得,取得;得到,猎取
汲取的意思:吸取、吸收。取水。引申为吸取、吸收。
结合语境“从古诗中______精神养分”分析,应用“汲取”,指吸收养分;
与时俱进,意思是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用于人的思想感情。
结合语境“还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分析,应用“与时俱进”,指一起进步;
迸发,意思是一起爆发出来,就好像是说力量似的一下子爆发出来,前所未有的,是内部力量。
焕发,①光彩四射;②振作。
结合横线后的宾语“蓬勃生机”可知应用“焕发”。
故选B。
15.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读诗不仅能够增强精神境界,而且能带来审美愉悦”语序不当,应该为“读诗不仅能带来审美愉悦,而且能够提升精神境界”。故选D。
16.(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户外活动时间缺①(fá),室内持续性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两大主要原因。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户外活动能沐②(yù)阳光、能眺望远方,对保护视力、防控近视很有益处。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守护者。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当前,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家长应监督引导孩子保持良好的阅读书写姿势,提高学习效率;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陪伴孩子学习与成长,不能让孩子长时间“③(zhái)”在家里。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
B.劳逸结合 时时刻刻 言传身教
C.一张一弛 时时刻刻 以身作则
D.一张一弛 无时无刻 言传身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B.多数家长已很严格并重视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C.多数家长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D.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
【答案】
(1)①乏 ②浴 ③宅
(2)A
(3)C
【详解】
(1)本题考查字形。
缺乏(fá):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
沐浴(yù):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宅(zhái):指的是住所,房子(多指较大的)。
(2)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劳逸结合:工作和休息相结合。一张一弛: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结合“保护视力如同保护身体健康一样,要时刻注意( )”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故应选用“劳逸结合”;
无时无刻:没有时刻,常与否定词连用。时时刻刻:每时每刻或每一个时刻。结合“家长的一言一行,( )不在影响着孩子”可知,句中所填词语与否定词“不”连用,故应选用“无时无刻”;
以身作则: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结合“家长要( ),要带头不做‘低头族’,不要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手机”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故应选用“以身作则”。
故选A。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可知,“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语序不当,应改为“已很重视并严格控制”;且两个分句构成转折关系,应在“没有很好”前面加上“却”或者“但是”。
故选C。
(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班级正在制作短视频《壮美广西》,以下是部分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开篇画面】广西,站在中国这张异彩纷呈的全家福的西南一隅。她像一个朴实的邻家姑娘,不太张yáng( ),却难掩其秀外慧中。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这里安居乐业,共同描绘美丽和谐的新时代画卷。
【节日画面】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真可谓“______,______”。
【体育画面】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各地潜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民族体育活动,让一些体育项目从小众逐步走向大众。
17.阅读“开篇画面”解说词,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张yáng( ) (2)和谐( )
18.“开篇画面”解说词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
19.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欢聚一堂
(2)潜心
20.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将相应的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
①八桂团结谱新曲 ②四海风云增光辉 ③九州奋发奏华章 ④五湖气象呈祥瑞
21.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如今也是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B.每年“三月三”,各族歌手齐聚歌圩,你唱我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C.广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当丰盛,其中不少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D.在壮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中,抢花炮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答案】
17.扬 xié
18.异彩纷呈、秀外慧中、得天独厚、绿水青山、多姿多彩、安居乐业(任写三个即可)
19.(1)欢聚一堂:快乐地聚集在一起;
(2)潜心:用心专而深。
20.上联:① 下联:③ 21.C
【解析】
1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yáng——扬。张扬:宣扬,声张;
谐——xié。和谐:协调而匀称。
18.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开篇画面】中的成语有:异彩纷呈、秀外慧中、得天独厚、绿水青山、多姿多彩、安居乐业,任意写出其中三个即可,注意字词书写正确。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欢聚一堂:欢乐的相聚在一起。文中指广西各族人民在节日的时候,都会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潜心:用心专一。文中指广西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区域都在用心挖掘传统体育项目。
20.本题考查对联配对。注意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内容相关。
①③两句开头四字“八桂团结”“九州奋发”都是主谓短语,是一副对联。②④两句开头四字“四海风云”“五湖气象”都是偏正短语,是一副对联。横线前的文段以“广西歌圩”为主要内容,故①③两句的对联更符合语境。
2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搭配不当,“体育项目……丰盛”搭配不当,可将“丰盛”改为“丰富”;
故选C。
22.(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yǒng héng)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huǎn màn)而从不懈怠。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这番模样: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小小的我便蜷卧在这巨人之发下。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ǒng héng) ②(huǎn màn)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静穆 ②雕凿
(3)文段中的“褶”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部,再查 画。
(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番”作量词时的三个义项。文段中“这番模样”的“番”意思是什么?
番fān量①种;样:别有一~天地。②用于心思、言语、过程等(数词限于“一、几”):一~好意|经过几~风雨|这~话让他开了窍。③回:次;遍:思考一~|几~周折|三~五次|翻了一~(数量加了一倍)。
【答案】(1) 永恒 缓慢
(2) jìng mù diā zá
(3) 礻 11
(4)种、样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永恒(yǒng héng):永远、恒久。
缓慢(huǎn màn):徐缓;不敏捷。
(2)本题考查字音。
静穆(jìng mù):安静,庄严。
雕凿(diā zá):雕刻凿空。
(3)本题考查查字典。
“褶”字为左右结构,偏旁为“补衣旁”即“礻”;再查右半部分笔画,右半部分笔画名称“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据此可知再查11画。
(4)本题考查字义。
“这番模样”指这样的模样;“番”理解为“种;样”,故选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1 字音字形(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字音字形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字音字形第03期-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字音字形-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1字音字形-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字音字形-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1 字音字形- 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短文,完成题目,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