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专题提升练二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405764/0-17090102845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专题提升练二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405764/0-17090102845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专题提升练二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阶段专题提升练二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以及有关计算,能源的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化学电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已知化学反应2C(s)+O2(g)eq \(=====,\s\up7(点燃))2CO(g)、2CO(g)+O2(g)eq \(=====,\s\up7(点燃))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2.如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500mL2.0ml·L-1HCl溶液和500mL2.0ml·L-1NaOH溶液的反应符合图(a),且放出的热量为ΔE1
B.500mL2.0ml·L-1H2SO4溶液和500mL2.0ml·L-1Ba(OH)2溶液的反应符合图(b),且吸收的热量为ΔE2
C.发生图(a)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D.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均符合图(a)
3.化学家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物的化学键变得容易断裂
C.过程②需吸收能量,过程③则放出能量
D.常温下该反应难以进行,是因为常温下生成物的化学键难以形成
4.工业上由CO2和H2合成气态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表示合成甲醇的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二、能源的利用
5.一种生产和利用氢能的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能属于二次能源
B.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至少有6种
C.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相同
D.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
6.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碳中和”被“高亮提及”。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树立了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B.大力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C.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CH3OH,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
D.鼓励农村居民燃烧农作物秸秆用于做饭、冬季取暖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化学电源
7.伏打电堆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如图所示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堆积而成,反应式为2Zn+O2+2H2O===2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发生反应时锌是正极
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2O
C.当电路中转移0.1ml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26g
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l2放出
8.一种肼(N2H4)空气碱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空气,b为N2H4
B.M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
C.电路中通过1ml电子时,同时有1mlOH-从左室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右室
D.当有16gN2H4完全反应生成N2,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O2
9.Ⅰ.现有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Cu+2Ag+===2Ag+Cu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它们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名称。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电解质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O~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H+向________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专题提升练(二)
1.答案:A
2.答案:A
3.解析:由图可知,每3个氢气分子和1个氮气分子断键得到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氮原子生成2个氨分子,A项正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合成氨的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加快,意味着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变得更容易,B项正确;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化学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从图中可看出②为化学键断裂过程,③为新的化学键形成过程,C项正确。
答案:D
4.答案:A
5.解析:氢能属于二次能源,A项正确;图中涉及的能量转化方式有太阳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电能向光能的转化,B项正确;太阳能电池的供电原理与燃料电池不同,C项错误;太阳能、风能、氢能都属于新能源,D项正确。
答案:C
6.解析:燃烧农作物秸秆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初衷,故D错误。
答案:D
7.答案:C
8.解析: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出,故b为N2H4,A正确;此电池为碱性燃料电池,M为正极,则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B不正确;燃料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关系式e-~OH-,则电路中通过1ml电子时,同时有1mlOH-从左室正极区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右室负极区,C正确;负极反应式为N2H4-4e-+4OH-===N2+4H2O,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2H4~4e-~O2,当有1ml即32gN2H4完全反应生成N2,消耗1mlO2,则当有16gN2H4完全反应生成N2,消耗0.5mlO2,即标准状况下11.2LO2,D正确。
答案:B
9.解析:Ⅰ.(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2)根据Cu+2Ag+===2Ag+Cu2+可知,Cu应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正极可为石墨棒、Ag等,正极上Ag+得电子生成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
Ⅱ.正极上NO eq \\al(\s\up1(-),\s\d1(3))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2H++NO eq \\al(\s\up1(-),\s\d1(3)) +e-===NO2↑+H2O;由图2可知t1时刻电流方向改变,说明原电池的正、负极发生变化,Al因为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不再进一步反应,则t1时刻后Cu片与浓HNO3反应,Cu片作负极,Al片作正极。
答案:Ⅰ.(1)a不能,b可以 a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2)Cu Cu-2e-===Cu2+ 氧化反应 石墨棒(或Ag、铂、金等,任选一种) 2Ag++2e-===2Ag 还原反应 硝酸银溶液
Ⅱ.2H++NO eq \\al(\s\up1(-),\s\d1(3)) +e-===NO2↑+H2O 正极(或Cu片)
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形成的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课后复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 金属的冶炼方法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