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
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
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
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 “老树鸣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
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
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出用功之迹,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
(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
材料二:
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
“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
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 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鼙鼓却动地而来,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下的“老”多了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
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老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运载着,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
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字。
(摘编自刘艺《漫议“老杜”》)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之所以频频言“老”,有尚老、衰老、贫病交加等多种原因,其中社会时代的巨变是最主要的因素。
B.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
C.杜甫在自己的诗中频繁地使用“老”字,在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体现他的偏爱。
D.杜甫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病缠绕,加之他对家人、朋友、人民和国家无不关心,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纪昀评陆游诗的例子说明,要想让诗歌呈现出“老”的风格,即使在个别字词上也必须追求技巧上的稳重和成熟。
B.龚贤写出《赠剩上人系中》之所以能做到起老结深、取意深稳,与他对赠诗对象剩上人所经忧患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
C.杜甫的“老”包含着特定时代带来的独特韵味,如果没有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杜甫的“老”的风格就不会形成。
D.平淡自然不易得,如果没有经过经过精心锤炼、用心经营,就难以让诗歌形成自然平淡的气质,难以达到艺术的“老境”。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的一项是( )(3分)
A.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请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结合材料,用文中“老”的观点简析杜甫的《登高》。(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月圆的时候 刘黎莹
小慧是个命大的女人.山里的人都这么说。有一回小慧家的麦地该浇水了,小慧的父母都在别人家的果园里嫁接果树苗,帮一天工挣五块钱。小慧的爸就叫小慧自己去挑水浇地。
小慧说:“别人家早都用抽水机浇地了,偏咱们家老是挑水浇地。”
爸说:“你懂?那要往外拿多少电钱?咱庄户人家过日子,就是要精打细算才行。树上摘的,地下拾的,咱都要。”
小慧只好一个人上地里挑水去了。
小慧挺能干。一口气就挑了十几趟。快晌午的时候,小慧就觉得头顶上的太阳亮亮地刺人眼睛,扎入眼睛中黑天转地的眩晕。也许是井绳上的钩子没挂好,水桶掉进井里去了。小慧就急了,掉下去的是一个才用了不到十天的新水桶。小慧用井绳拴了好几个铁钧子,想把水桶钧上来。连急带怕,小慧一没小心,一头栽进了井里,幸亏是眼能用抽水机的大机井。小慧抱住了井壁上抽水用的铁管子。小慧在井底下待了六个多小时,冻得直打牙巴骨。手上、身上全叫铁管子磨破了,小慧咬着牙不敢松手,一松手就没命了呀。就在小慧再也没有一丝力气、眼看就要滑到水里时,村里的小伙子顺成打这里路过,听见井底下有人喊,才忙找人把小慧救了上来。
后来小慧就做了顺成的媳妇。刚结婚的时候顺成挺疼小慧。日子久了,小慧发现顺成有个毛病,老爱没命地喝酒。家里好多值钱的东西都让顺成偷出去卖了换成酒喝了。
小慧说:“年轻轻的这么个喝法,你不怕伤了身呀顺成?”顺成说:“要你管?女人家!”
顺成的两只眼睛被酒精烧得通红。这段日子顺成老是碰上倒霉的事。先是贩卖鸡蛋,连本都赔了个精光。随后又买了好多兔子,没养几天,又一只接一只地都死了。顺成的酒就喝得更凶了.
今天是.中秋节。左邻右舍的天井里都飘出了诱人的菜香味。小慧望着越来越空的新房,眼泪哗哗地往下淌。
顺成躺在床上睡了一天了,他说不让喝酒我就睡,睡死拉倒。
小慧用家里仅有的五块钱上铺里买了瓶白酒,顺成就啃着白萝卜咸菜喝酒。小慧说:“你想把这个家喝垮呀顺成?”
顺成就不高兴.
顺成说:“男人的事也要女人管?连你这条命都是我救下来的哩。”小慧绝望了。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
小慧踩着银子一般的月光,一个人悄悄来到那眼她曾经掉下去的机井跟前。小慧真想一头扎进去,一了百了。这时候小慧看见一个叫玉玉的女人也坐在井跟前。玉玉一定坐了好长时间了,头发都被露水打湿了。玉玉的男人今年春天在一场车祸中丧了命,玉玉一个人带着才一岁多的娃儿过日子也实在不容易。玉玉告诉小慧,她已经在这里坐了三个晚上了。她看见这里别人都是成双成对下地干活儿,心里就受不了。
小慧说:“人死不能复活,有合适的就再找一个。”
玉玉说:“家里人也都这么劝我。可我就是忘不了娃儿他爸,忘不了呀我。”玉玉哭了。
小慧也哭了。
白花花的月光洒在两个想投井的女人身上、脸上。
她们哭了好大一会儿。小慧说:“人这辈子跟个什么男人要看缘分,命里四两就吃不成半斤。”
玉玉说:“小慧,你多好,有个男人知疼知热。”
小慧长长叹口气,一把拉起玉玉,说:“玉玉,你看今天的月亮多圆多亮,咱要是死了就再也看不见这么好看的月亮了呀。”
小慧和玉玉在井跟前一直不错眼珠地盯着天上的月亮。两个女人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说一会儿。后来她们就在明晃晃的月光里一齐走回了村。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中女主人公小慧先是一个幸运的女人,然后又成了伤心的女人、绝望的女人,最后又转变为坚强的女人。
B.小说通过小慧和玉玉的故事,揭示了不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时也寄予了作者对山里人生活艰难的同情。
C.小慧是一位贤惠、善解人意的媳妇,知道顺成遇到了不少不顺心的事,就用家中仅有的五块钱给他买了酒。
D.小慧的父母为挣钱去别人家的果园劳动,不使用抽水机而是靠人力挑水浇地,表现了山里人勤劳、节俭的品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尾段用“明晃晃的月光”“一齐走回了村”写出了故事美好的结局,也让读者的心情为之欢快、喜悦。
B.小说中写小慧和顺成这两个人物,意在通过两种不同人性的对比,表达对美好人性的赞扬和人性之恶的批判。
C.文章首句“小慧是个命大的人”,借用山里的人的评价,暗示小慧有不幸的遭遇,并领起下文对小慧两次遭遇的叙述。
D.“别人家早都用抽水机浇地了,偏咱们家老是挑水浇地”,这句话从侧面刻画了小慧的父亲真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
8.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顺成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征。(4分)
小说中“月光”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注】,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克,劝裕行。夏四月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刘裕过大岘,燕兵不出,裕举手指天,喜形于色。左右曰:“公未见敌而先喜,何也?”裕曰:“兵已过险,士有必死之志;余粮栖亩,人无匮乏之忧。虏已入吾掌中矣。”六月己巳,裕至东莞。(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左将军段晖等将步骑五万屯临朐,闻晋兵入岘,自将步骑四万往就之,使五楼帅骑进据巨蔑水,前锋孟龙符与战,破之,五楼退走,裕以车四千乘为左右翼,方轨徐进,与燕兵战于临朐南,日向昃,胜负犹未决。参军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战,临朐城中留守必寡。请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裕遣藩及建威将军河内向弥潜师出燕兵之后攻临朐,声言轻兵自海道至矣。向弥擐甲先登,遂克之。超大惊,单骑就段晖于城南。裕因纵兵奋击,燕众大败,超遁还广固,获其玉玺、辇及豹尾。裕乘胜逐北至广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于是因齐地粮储,悉停江、淮漕运。二月,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为地道出击晋兵,不能却。丁亥,刘裕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裕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四面急攻之。悦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裕数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韩范谏曰:“彼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伐而尽坑之使安所归乎?”裕改容谢之。送超诣建康,斩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注】南燕(398年—410年),晋时十六国之一,由基容德所建,其侄子慕容超嗣位后,为东晋权臣刘裕所灭。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彼皆衣冠A旧族B先帝C遗民D今王师吊E伐而尽F坑之G使安所归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向昃,即日昃,指太阳偏西,相当于北京时间的13~15时。
B.建康,即六朝古都洛阳。三国时称为建业,晋时称为建邺或建康。
C.漕运,指历代将所征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D.玺,印章。古时尊卑通用,自秦汉以后唯皇帝印称“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慕容超战败逃回广固,刘裕乘胜追击,攻克广固外城,筑围墙围困退守内城的慕容超,还提拔和任用当地的贤俊,当地百姓十分高兴。
B.刘裕在众多朝臣的反对声中讨伐南燕,率船队从淮河进入泗水,经下邳后步行前进到达琅邪郡,在所经过之地修筑城池,并留下士兵防守。
C.南燕军队开挖地道从地道中出击也没打退东晋军队;刘裕为确保胜利,选择在往亡日率领全军进攻,最终消灭了南燕,慕容超逃走。
D.刘裕军经过大岘山险要关口时,南燕兵没抵抗;刘裕军与南燕兵大战于临朐,胜负未决,后刘裕派兵包抄南燕军后部,最终大败南燕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4分)
(2)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4分)
14.刘裕通过大岘山时没有见到南燕兵,为什么面带喜悦?(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事、点题,“病骨”“纱帽宽”“孤臣”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病体瘦弱、客居江边的诗人形象。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
C.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庙社”代指宗庙和社稷,借代国家、朝廷,“和銮”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景象。。
D.本诗和《书愤》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本诗从衰病起笔,《书愤》紧扣“书”字,抒发自身感怀。
16.本诗和《书愤》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l)星宿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颇具浪漫色彩的瑰宝,在古代文人的名篇中不乏涉及星宿的句子,例如《蜀道难》中的“ , ”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蕴含的哲理相似。
(3)小刚在写《中国酒器研究刍议》的论文中,研究了中国酒器与文人诗文的关系,他在文章中提到苏轼在不同的诗文中也写了与酒器有关的诗句,如:“ ”和“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_______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印章不再局限于用来昭示身份与权力,而是通过镌刻人名字号,斋馆名称、成语警句等来表达情趣志向,印章也就超越实用功能,成为文人表达自己审美追求的独特方式。中国印章艺术由此实现了一次完美的升华——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明清时期,众多_______的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再加上他们对印面布局的精心设计,对各种刀法的熟练掌握,篆刻艺术迅速走向成熟并孕育出_______的流派风格。篆刻艺术的发展及成就,使印章成为与中国画、中国书法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中_______的组成部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十分独特 才华横溢 异彩纷呈 不可或缺
B. 别具匠心 才思敏捷 异彩纷呈 弥足珍贵
C. 十分独特 才思敏捷 奇光异彩 弥足珍贵
D. 别具匠心 才华横溢 奇光异彩 不可或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C.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 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A.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
B.他们除了在绝望中寄人篱下——流落他乡——悲愤自戕之外,也就没有别的结局可循。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近视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关系密切。尤其在疫情期间,( ),这无疑会导致近视的发生或者近视加深。 ① ?专家建议,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看电视。选择电子产品要坚持“宁大勿小”原则,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另外, ② 。不在吃饭、卧床时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不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读写的过程中同时打开房间大灯和台灯。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鉴别,区分诊断是真性近视还是视疲劳和假性近视。 ③ ,度数大于100度就应该佩戴眼镜。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儿童青少年不仅要通过网课学习,还要避免外出活动
B.儿童青少年既要通过网课学习,又要避免外出活动
C.儿童青少年既要避免外出活动,又要通过网课学习
D.儿童青少年不仅要避免外出活动,还要通过网课学习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红楼梦》中满纸美丽动人的名字,其本身的艺术内涵非常深刻,请写出下列人物在结诗社时所用的别号。(2分)
林黛玉:_______ 史湘云: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让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
在西安的迎宾门——永宁门,千人齐诵《将进酒》,豪放洒脱,荡气回肠。浪漫与激情交织的瞬间,仿佛星辰璀璨,让人沉醉在无尽的美好与热烈之中。
读了上面这段话,结合2024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盐山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最主要”错误,原文“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眼……。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C.“‘老’……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错,原文是“‘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D.“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错,原文是“贫病加剧生理的衰老,心理的煎熬加剧心理的衰老”。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就不会形成”错,“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只是原因之一。
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A.出自宋代朱熹的《劝学诗》,劝诫年轻人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C.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表现了诗人极度自信和踌躇满志的形象。D.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表达了诗人对金贵族掠夺者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B.出自明代顾炎武的《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诗句表现了年华老去、壮志无成的愤激心情。
4.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作为美学概念“老”的含义,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②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4 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从内容上来说,《登高》是杜甫饱经磨难后的老成之作,诗中描述的漂泊、老病、贫穷无不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②从风格上来说,《登高》整体色调老健苍老,技巧上稳妥和成熟,少用修辞,语言凝练精警又富于变化,浑然天成。③从杜甫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理想上看,《登高》所呈现的身世之悲、忧国忧民的情操当得起“老”,冠之以“老”十分恰切。(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C(“用家中仅有的五块钱给他买了酒”,这一行为是对丈夫嗜酒习惯的不满意)
7.B(“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人性赞扬和人性之恶的批判”错)
8.①为人善良 ②大男子主义倾向严重 ③缺乏家庭责任感④经不起挫折(4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①照应题目,使行文更加严谨。②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小慧轻生一事正是发生在中秋月圆之时;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正是美好的月光唤醒二人生的渴望,小说情节峰回路转。④烘托人物内心世界。月圆人团圆之时,更能衬托出小慧和玉玉内心的孤单痛苦。⑤暗示小说主旨。美好的月光是美好人性的象征,也代表着人们在悲苦的生活中对未来的希望。(6 分。每点2 分,答出3 点且意思对即可)
10.BDG 彼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伐而尽坑之,使安所归乎?
11.B(“洛阳”改为“南京”)
12.C(“刘裕为确保胜利,选择在往亡日率领全军进攻”概述有误。刘裕率领全军进攻,是在二月丁亥日,恰好是迷信中的往亡日,不利于出兵打仗,刘裕于是曲解“往亡”的意思,并非“为确保胜利,选择在往亡日率领全军进攻”。此外“慕容超逃走”有误,原文是“追获之”)
13.(1)(我)请求带领一支军队,出敌不意,从小路夺取临朐城,这是当年韩信打败赵国的策略方式。(“以、间道”各1分,判断句1分,句意1分)
(2)刘裕愤恨广固城久攻不下,准备把全城的军民活埋。(“忿、尽、坑”各1分,句意1分)
14.①军队通过险要关口,士兵们就会因无退路而与敌人决一死战。②通过大岘山后,可以凭借齐地的粮食保证军粮供应。③敌人已被掌控,成竹在胸,胜利在望。(每点1分,共3分)
15.D 《书愤》紧扣“愤”字
16.《病起书怀》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蕴含诗人即便生病远谪依然渴盼收复山河,使国家统一的爱国之情。
《书愤》尾联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表达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率军北伐、报效国家的希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6 分。每点3分,意思1分,情感2分)
17.(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3)一尊还酹江月 举匏樽以相属(此题两句顺序无先后要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
17. A ①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十分独特:强调事物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品性。句中用于修饰“门类”,强调这种门类的独特,而非“篆刻”技艺的精巧,所以第一空应选用“十分独特”。
②才思敏捷:一般指人能出口成章,形容人的反应快,思维灵活,脑子很聪明。才华横溢:意思是很有才华。句中用于修饰“艺术家”,艺术家“在篆刻上融入了对汉字形体的研究和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才华,而非其思维敏捷,所以第二空应选用“才华横溢”。
③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奇光异彩:指奇妙的光亮和色彩。句中用于修饰“流派风格”,强调流派风格的突出表现,所以第三空选用“异彩纷呈”。
④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句中用于修饰“组成部分”,表达篆刻艺术是中国画和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它的重要性,所以第四空选用“不可或缺”。
18. B 画横线的句子“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由于……使”,因为介词误用造成主语缺失,首先排除选项D;选项C,句子简化后是“技艺,增加了意味”,主语有问题,排除C;选项A和B句式相同,此时需要考生只需甄别“承揽”和“传承”哪一个更合适一些,“承揽”指当事人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传承”侧重于传授和继承,而句中更强调印章艺术是工匠代代相传的,所以使用“传承”更合适一些,排除A。
19. C 句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演变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篆刻艺术”是对前面内容“完美的升华”的进一步解释说明。
A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B表示递进。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20.D
21.①儿童青少年如何合理用眼 ②要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 ③一旦确诊近视
22.林黛玉:潇湘妃子 史湘云:枕霞旧友
23.
璀璨星辰照古今,文化薪火传长安
在浪漫与激情交织的瞬间,仿佛星辰璀璨闪耀,让人的内心沉醉在无尽的美好与热烈之中。这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2024年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所展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美的生动描绘。
《山河诗长安》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春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照亮了古今文化的交汇点。它深入挖掘了长安这座古都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将古典诗词的韵味、优雅的歌舞旋律、古老的音乐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巧妙结合,为亿万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跟着春晚,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的盛世繁华。舞者们身着华美的服饰,轻盈地翩翩起舞,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仿佛从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中流淌而来,将浪漫与激情完美地融合在每一个舞姿之中。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舞蹈,更是对长安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致敬。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更是让整个表演如虎添翼。绚丽的灯光、逼真的舞台布景以及震撼人心的音效,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梦幻与诗意的世界。我仿佛能感受到长安城中古老街巷的青石板路,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花香,听到远处传来的古乐悠扬。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山河诗长安》的成功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化传承,更是一次勇于创新的艺术实践。它尊重并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敢于打破陈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灵魂。这样的尝试不仅让观众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当我沉浸在这场表演中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它像一股暖流,激荡在我的心中,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更加深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相信,《山河诗长安》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春晚表演,更是一次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海兴中学、南皮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盐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