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5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6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7页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第8页
    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共57页。


    导入一导入二导入三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既记载了文人雅士的高尚言行,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富有哲理的文言文,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操吧!导入一返回导入二返回高山流水遇知音 同学们,喜欢音乐吗?我们先来欣赏几段音乐,注意,把你听到的声音想象成一幅幅画面,我找同学们来说一说,听到音乐,我仿佛看到了……导入三返回伯牙鼓琴朗读课文,注意课文节奏,理解词语。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锺哉巍汤zhōnɡzāiwēishānɡxián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鼓琴弹。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好啊。心志,情志。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一会儿,不久。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找出相关句子并翻译。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总起句:总写伯牙善于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为他们成为知音埋下伏笔。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高山,锺子期听了(赞叹)道:“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过了一会儿,(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赞叹)道:“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 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锺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锺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思考:读了锺子期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相遇知音,欢乐无边。 人们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知音”指的是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比喻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思考:“高山流水”便是出自《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含义吗?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志在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明月皎皎兮若秋月清风徐徐兮若春风 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这高山流水一样相依相伴呀,然而不幸的是,子期死了,于是,伯牙做了什么?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扯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只有锺子期真正懂得伯牙的琴声,锺子期死了,意味着伯牙的琴声无人能理解了,意味着伯牙又要像以前一样寂寞和孤独了。伯牙不堪忍受这种痛苦,所以就“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示对知音锺子期的纪念,可见他俩友谊十分深厚。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你能想到伯牙摔琴时的心情吗?如果当时你在现场,你会对伯牙说些什么?各抒己见伯牙:弹琴志在太山巍巍乎若太山知音难觅锺子期:听琴志在流水破琴绝弦汤汤乎若流水死 《伯牙鼓琴》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动人故事,表现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戴嵩《斗牛图》斗牛书戴嵩画牛sōnɡ朗读课文,注意课文节奏,理解词语。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蜀轴shǔzhóu锦jǐn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拊搐曝谬pùfǔchùmiù奴婢núbì矣yǐ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书戴嵩画牛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来也指未做官的士人。 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指戴嵩画的《斗牛图》。所珍藏的(书画)。随身携带。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抽缩。大腿。拍手。 却。摆动,摇。错误。 认为他说的对。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杜处士最喜爱哪幅书画?他是怎样对待这幅画的?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有一天,他把珍藏的书画拿出来晾晒,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斗牛图,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呀!牛相斗时力量全在牛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现在你这幅画却画它们摇着尾巴相斗,错了!”杜处士听了,也笑起来,认为牧童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思考:戴嵩所画的《斗牛图》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牧童为什么“拊掌大笑”? 两头牛摇着尾巴在激烈地争斗。 牧童见到这幅画后认为画上的内容跟实际的情况截然不同,所以“拊掌大笑”。 思考:怎样理解牧童“拊掌大笑”? “拊掌大笑”把牧童发现错误后的开心的心情展露无遗,这是一种天真无邪、真诚善意的笑,是牧童纯真的心灵的体现。 思考:怎样理解“处士笑而然之”中的“笑”? 处士的“笑”既是表示对牧童的看法的认同,也是对牧童的赞赏。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认为杜处士和牧童是怎么样的人呢?杜处士是一个( )的人。真诚虚心爱画接受牧童指出画中的错误牧童是一个( )的孩子。敢于挑战权威做事认真仔细善于观察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实事求是,从客观事实出发。杜处士爱画牧童看画观察生活实事求是锦囊玉轴 常以自随晒《斗牛图》拊掌大笑指出错误 《书戴嵩画牛》叙述了杜处士珍藏了唐代著名画家戴嵩作的《斗牛图》,一个牧童发现并指出了画中的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善于观察,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拓展一拓展二拓展三拓展一返回戴嵩与《斗牛图》 戴嵩是唐代画家,他是韩滉(huànɡ)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戴嵩为巡官。韩滉擅画马,戴嵩擅画牛,所以并称“韩马戴牛”。戴嵩画的牛跟真的一样,《唐朝名画录》说他画牛能“穷其野性筋骨之妙”。所画《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等作品,被视为绝世佳作。拓展二返回以画动物闻名的画家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牛,他画的牛跟真的一样,其《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戴嵩画牛拓展三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他画的虾天趣横生,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 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他画的奔马栩栩如生,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徐悲鸿画马 张善孖:中国现代画家,画虎大师,他笔下的猛虎既猛又富有人性。 返回一、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 一项是( )AA.巍巍乎若太山。(夸张)B.汤汤乎若流水。(比喻)C.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引用) 《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_______》,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__互为知音的故事。关于他们的传说,古诗中常有提及,如“_________________,伯牙弦绝已无声”“锺期久已没,___________”。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吕氏春秋·本味锺子期借问人间愁寂意世上无知音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拓展阅读。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从年轻时开始努力,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浅薄的。如果想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躬行实践。搜集描写友情的古诗词。用自己的话把《书戴嵩画牛》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 文言文二则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