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科学七下2.3耳和听觉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3耳和听觉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4光和颜色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2.5光的反射和折射教学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光和颜色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2章第4节的内容,《光和颜色》共分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很浅显,需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
3.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二、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构建光源、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等概念。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
题的重要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以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难点
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光,我们将生活在漆黑世界里,什么也看不见。
有了光,我们才有可能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那么,你知道光从哪里来?又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吗?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光 源
1.光源: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闪电、篝火、通电的电灯、LED灯等都属于光源。
思考:皎洁的月光,光彩夺目的钻石和明亮的镜子是光源吗?
参考答案:月亮、钻石、镜子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 所以就看到了。
2.光源的分类
光源是指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自然光源
像萤火虫、发光的星体、水母、灯笼鱼等都属于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像手电筒、点燃的蜡烛、激光等都属于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光源发出的光能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
光射向天空 射入水下洞穴
思考: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活动:(1)将一束激光射到空气中,观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
(2)将一束激光射到水中,观察激光在水中传播的路径。
(3)将一束激光射到玻璃中,观察激光在玻璃中传播的。
视频:光的传播
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
1. 光线
(1)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线叫做光线。
光线
注意: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平行光线(太阳光)
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思考与讨论:用步枪瞄准射击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是什么道理?
步枪瞄准
参考答案: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表明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1)小孔成像
①倒立的,实像,可以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②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与光屏距小孔远近有关。
(2)影子的形成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子。
(3)激光准直
利用激光准直凿隧道
(4)日食、月食的形成
月食
活动:(1)取几张硬纸片,用小刀在纸片上刻出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 大小约为 1厘米的小孔,把刻有小孔的纸片放在阳光下,观察阳光通过不同形状的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
小孔实验
大小约为1厘米不同形状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是圆形的光斑。
(2)再取一张硬纸片,用小刀在纸片上刻出大小约为 5厘米的正方形的大孔,观察阳光通过大孔后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把正方形的大孔遮去一部分,观察阳光通过变小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移动纸片减小孔的大小,直到阳光通过孔在地面上形成圆形的光斑为止。
参考答案:当孔比较大时地面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孔的形状,减小孔的大小最后无论什么形状的孔在地面上都会形成圆形的光斑。
(3)通过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当孔较小时,(或距离较远时) ,不管透光孔的形状如何,光斑总是圆形的;当孔较大时,(或距离较近时),光斑形状与透光孔的形状相同。
结论: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经过小孔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茂密的树林里,地面上的一些圆形光斑也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而成的像。
三、光速
1.光在真空中速度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最快,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达 3×105 千米。
2.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1)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稍慢一点,也可以认为是3×105 千米/秒。
(2)光的传播快慢:真空>空气>水>玻璃
光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真空中的的2/3。
3.光年
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 9.46×1012 千米,这个距离叫做1光年。
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所以光年是长度单位。
思考与讨论: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因为光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要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课堂练习
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球 D. 霓虹灯
答案:C
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 检查一块木板是否平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方向看过去
D. 日食、月食的形成
答案:B
3. 关于光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
C. 光的传播方向始终不变
D. 光在水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
答案: C
4. 阳光下树影里有一个个圆形的亮斑,这一现象能说明( )
①光的传播速度很大;②太阳是球状体;③树叶间的透光孔都是圆形的;④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 C
5. 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和他学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墨子站在暗室外,学生在带有小孔的暗室内观察。对实验的观察及描述错误的是( )
A. 暗室中成倒立的虚像
B. 小孔的形状改变像形状不变
C. 小孔成像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D. 墨子远离暗室,像变小
答案:A
观察图片阅读课文了解光源的定义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总结实验结论
动手画光线,注意光线箭头的位置
学生思考讨论
并找学生回答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总结通过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阅读课文了解光速
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进一步理解光源的定义
拓展学生知识面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让学生掌握光线的画法
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了解小孔成像以及影子的形成
锻炼学生的观察总结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
锻炼学生的理解总结能力
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光的传播
光
光的发生
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
方向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方向的表示
光线
带箭头的直线
传播的速度
真空中:
3×105km/s
气体>液体>固体
应用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光 源
1.光源: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的分类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
三、光 速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5千米/秒。空气中稍慢,也可认为是3×105千米/秒。
2.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光和颜色一等奖教案,文件包含第4节光和颜色1doc、第4节光和颜色2doc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获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分布,元素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4节 光和颜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看不见的光,物体的颜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