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1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2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版科学七下3.2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浙教七下科学3.3重力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节 力的存在教案
展开课题
感觉世界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七下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为第一课时,教学的核心是力的作用效果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是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学好初中科学的基础。力的现象客观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力的现象,感受到力的作用,享受着力的作用带来的便捷,同时也被力所困扰而无法自由飞翔。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这些结论的得出,需要在一定的观察、实验等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炼得到。用力的作用相互性分析生活、自然中的现象,可以深化对力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能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二、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通过分析归纳,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自主体验、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力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感受运用抽象思维建立概念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
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点
力的概念的建立的过程及运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推手和提水
用手推一下你的同学,你就对同学作用了一个推力,用手提起一桶水,你就对水桶作用了一个拉力。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力的存在,那么在科学中是如何定义力?存在力的作用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引起学生学习力的知识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认识 “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力,观察图片,并分析谁对谁产生了力?
出示图片:压路机
压路机压实路面,压路机用了力,路面受到了力。
出示图片: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用力举起杠铃运动员用了力,杠铃受到了力。
出示图片: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用力推走土。推土机用了力,土受到了力。
出示图片:磁铁吸螺钉
磁铁吸螺钉,磁铁用了力,螺钉受到了力。
出示图片:人推车
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1.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2.产生力的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注意①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思考讨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存在吗?不接触的物体间有力存在吗?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视频:磁铁的引力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反之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我们是如何感觉到它的存在呢?
树动知风
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
力也看不见,摸不着,力的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手指挤压塑料瓶的瓶壁,塑料瓶将会_______。
即:力可以改变塑料瓶的形状。
答案:变扁
压力使球和脸都变了样即:力可以改变球和脸的形状。
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____________。
即: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答案:伸长或缩短
大量事实表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但有的形状非常微小,我们不易观察。
例如: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和书都发生了形变,但肉眼观察不出。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观看视频,说一说足球的运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现象表明力还能产生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足球的运动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
(1)运动状态的改变
在科学上,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可见,力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观察两只气球形状的变化
(1)绿色的气球不动,用红色的气球压绿色的气球,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只气球都发生了形变
(2)红色的气球不动,用绿色的气球压红色的气球,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只气球都发生了形变
(3)两气球同时向中间压,两球的形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只气球都发生了形变
(4)思考讨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也就是说,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意思是说,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
3.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有施力物体必定有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我们平时说物体受到了力,虽然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视频: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思考讨论1:汽车撞在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
出示图片:汽车撞在柱子上
参考答案:撞击时,汽车给柱子一个作用力,同时,柱子也给汽车一个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由于柱子比汽车坚硬所以汽车受损严重。
思考讨论2:如图,你能说出船向前的动力来自哪里吗?
出示图片:划船
参考答案:人用力划浆,浆对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浆同时也受到水对它的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船向前进。
思考讨论3:地空导弹的向前推力来自哪里?
出示图片:地空导弹
参考答案:导弹内的燃料燃烧时,会向尾部喷射出燃气,这时导弹对燃气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燃气也会对导弹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思考讨论:阅读课文鱿鱼的运动,说一说它是如何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
参考答案:鱿鱼通过喷口将水向前喷出时,对水会产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由于力的相互作用,这些水也会对鱿鱼产生一个向后的作用力,从而推动鱿鱼向后运动。
鱿鱼还能够通过改变漏斗状喷口喷水的方向来改变运动的方向。
课堂练习
1.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其中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答案:手 水桶 水桶
2. 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答案: D
3.下列举例中,哪一个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
A.人推车子,使车子前进
B.磁铁吸附了铁钉
C.用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
D.用桨划水,使船前进
答案: D
4.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 碰得“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如图),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5.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篮球;②跳水;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是
答案: D
观察图片并分析谁对谁产生了力
归纳力的定义
学生思考讨论
观察图片填空
观察视频并回答问题
动手操作并观察两只气球形状的变化
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
学生思考讨论1.2.3回答
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
了解力的定义和产生力的条件
知道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反之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掌握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作用效果
力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变
改变运动状态
改变速度大小
改变运动方向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认识 “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符号F表示。
2.产生力的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2)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
注意①两个条件缺一不可。②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科学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a href="/kx/tb_c56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力的存在教学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教案及反思,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