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要分别填涂、书写在“语文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
3.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 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层秋雨一层凉。雨后清秋,枝头残留的花蒂上流转着晶莹的阳光,窗檐下的蛛网贮蓄了一兜钻石般的露珠,鸟鸣声依然娇媚嘹亮,穿过黄绿相间的树冠直冲向云xiā( )。院落路旁没有了花团锦簇的蓬勃景象,街头巷尾没有了人声dǐng( )沸的围坐聊天。从盛夏到深秋,天地人间截然不同。当秋风渐冷,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生最珍贵的,不是花开时值得炫耀的流年,而是叶落时不离不弃的陪伴。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流转( )截然( )
(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云xiā( )人声dǐng( )沸
【答案】1. ①. zhuǎn ②. jié
2. ①. 霄 ②. 鼎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1)流转——zhuǎn,流落转徙。
(2)截然——jié,整齐的样子;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1)云霄——xiā,比喻极高的地位。
(2)人声鼎沸——dǐng,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自由下载,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A. 为迎接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到来,曲阜市民将城市打扮得花枝招展。
B. 春天到了,曲阜九仙山路边的槐花弥漫着咄咄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C. 得知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D. 人们打开朋友圈,晒美食,晒美景,各种晒,忙得美不胜收,在不知不觉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消耗了大量精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形容城市,用错对象;
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不符合“香气弥漫”的语境;
C.油然而生: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使用正确;
D.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一时看不过来。不符合“在朋友圈展示美食、美景”的语境;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竞争力将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B.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C. 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D. 双减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撬动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也让学校找到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两面对一面;删去“不抓”或在“后继”后添加“能否”;
C.搭配不当,“提升”与“习惯”不能搭配,可去掉“和劳动习惯”;
D.语序不当,将“实施”和“推广”调换位置;
故选A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更突出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B. 《金色花》文末“‘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孩子和妈妈同时说出了这句话,从而很好地体现出孩子的调皮可爱以及母子二人的心灵相通,挚爱情深。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其中“令堂”“高邻”“贤弟”是谦称,“舍弟”“家慈”“小女”是尊称。
D. 默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较快把握文章大意。默读时,如果遇到生字、生词,可用猜读法或暂时跳过去,留待以后再去学习、积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C.“令堂”“高邻”“贤弟”是尊称,“舍弟”“家慈”“小女”是谦称。故选C。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乙】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丙】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5. 以上是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两个文段,[乙]段中的“他”是(人物)
6. [丙]段中的“他”是(人物) 。
7. 这部散文集塑造多样的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列对相关人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严而不厉、质朴博学,在读书期间,他很少体罚学生,读书时非常投入。
B. 陈莲河用原配的一对蟋蟀、平地木十株作药,没有疗效,可见他故弄玄虚、草菅人命。
C. 长妈妈虽饶舌多事但淳朴善良,她给“我”买《山海经》,让“我”对其心生敬意。
D. 衍太太为人善良,做事干练,当她得知“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时,极力劝诫“我”。
8. 在这部作品《狗·猫·鼠》一文中,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从中可以看出猫有哪些劣根性?
9. 【甲】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答案】5. 寿镜吾 6. 藤野先生 7. D
8. ①猫对待弱者不一口咬死,而是尽情玩弄再吃下去。
②跟狮虎同族,一副媚态
③老在配合时嚎叫,令人心烦
④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隐鼠
暴虐,媚上欺下,欺软怕硬,虚伪,自私,势力,贪婪。
9. 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的能力。
依据【乙】内容可知,选文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段文字是描述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语段。所以,“他”是指寿镜吾。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的能力。
依据【丙】内容可知,选文出自《藤野先生》。这段文字是描述鲁迅在日本相识的藤野先生的语段。所以,“他”是指藤野先生。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能力。
D.《朝花夕拾》中的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春宫图,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此项“衍太太为人善良,做事干练,当她得知偷“母亲”的东西变卖时,极力劝诫‘我”说法有误。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狗·猫·鼠》一文的相关内容可知,作者仇猫的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兴玩弄够了,再吃下去,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 生一副媚态;③它老是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 烦;④它吃了作者小时候最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而且后来还吃了一只小兔子。。据此可知,猫具有暴虐、媚上欺下(或欺软怕硬)、虚伪自私、势力贪婪的个性。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我”的心理:依据【甲】文中的“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可知,不断拔何首乌,目的是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从而表现作者的好奇心理。
对“我”的影响:依据“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和原文“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相关内容可知,这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10. 古诗文默写。
①“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②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遥怜故园菊,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⑦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⑨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论语》中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②. 山岛竦峙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⑤.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⑥. 应傍战场开 ⑦. 学而不思则罔 ⑧. 夕阳西下 ⑨. 断肠人在天涯 ⑩.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⑪.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⑫. 学而不思则罔 ⑬. 思而不学则殆 ⑭. 逝者如斯夫 ⑮. 不舍昼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杨柳、竦峙、芦管、落、罔、断、善、殆、昼”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1. 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2. 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3. 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11.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12. (1)“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2)“熬”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漫长的冬天所遭受的痛苦,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又流露出“我”的欣慰(庆幸自己的母亲挺过了严冬)。
13. 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对家庭(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和使命感。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理解赏析。本文的景物描写不多,但是很精要,不但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而且富于象征意味。答题时,应该从本文的主旨出发,联系上下文回答。从内容上看,由“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等文字可知,写出了南方初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渲染了一种安详和谐的气氛,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愉悦的心情,交代了散步的目的(感受春天的美好),表达作者对生命、生活、自然的热爱。从结构上看,在这生机勃勃的田野散步,实则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再结合下文第⑥段“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第⑧段“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等内容可知,这里的环境描写为下文母亲与儿子走大路走小路产生分歧,以及母亲决定走小路等情节作了很好的铺垫。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赏析。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1)“总算”表示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某种愿望终于实现。根据第②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第③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可知,“总算”写出了因为母亲身体的原因,“我”对春天格外地期盼,担心母亲会像其他老人一样,难捱严冬。但春天终于还是来了,所以“总算”也写出了“我”内心的开心与欣慰,母亲终于走过了严冬,来到了富有生机的春天。
(2)“熬”,原指把菜放在水里煮的烹调方法,这里指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再结合前文第②段“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累”、第③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可知,“熬”字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母亲忍受病痛艰难度过严冬的情形,写出了“我”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及内心的煎熬,又突出了“我”为母亲度过严冬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理。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照应前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特别要理解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内涵。内容上,“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方面点明了“尊老爱幼”的文章主旨,也暗示了中年人承担的家庭重任。结构上,结尾写我们一家人散步的情形,与题目“散步”照应,再结合前文第⑦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可知,结尾散步的内容与前文形成照应。
(二)(4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颔联呈现的画面。
(2)从诗歌的尾联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潮水涌涨起来,两岸显得十分宽阔,船帆高悬,顺风而去。
(2)诗人想到(诗句)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中画面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需在正确理解诗句意思是的前提下,结合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为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题干要求展开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就要在句意基础上适当加工和拓展。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第三联的内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旧的一天消逝了,旧的一年也过去了,而诗人却仍然漂泊流浪,如雨中浮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别说是回家,就是家书也要托付给春光中北归的大雁,由此可体会出作者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还有浓浓的乡愁。
(三)(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节选自李昉《太平御览》)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舆:手推的小车。④凶:不吉利。
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B. 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
C. 谷父母厌憎,欲捐之 欲:想要
D.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惭:惭愧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A. 人不知而不愠B. 温故而知新C. 曲肱而枕之D. 博学而笃志
17.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B. 甲文元方身上表现出孝敬、善待老人美德;乙文原谷身上表现出讲文明礼貌、讲诚信的美德。
C. 甲乙两文在描写手法上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D. 甲文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的错误,维护了父亲的尊严,乙文原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答案】15 B 16. A 17. D
18. 过了正午时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19.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B.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岂有老而捐之者乎”句意:你们怎么能看他年老却抛弃他呢?而:连词,表转折,却。
A.连词,表转折,却;
B.连词,表承接;
C.连词,表承接;
D.连词,表并列;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A.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有误,甲文元方身上表现出讲文明礼貌、讲诚信美德;乙文原谷身上表现出孝敬、善待老人的美德;
C.有误,没有运用神态描写;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词语:过中:过了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他日父母老”表示时间,后面应该停顿;“无需更作此具”是“收之”的原因,“是以”是“因此”的意思,应该在“是以”前停顿。正确的停顿应为: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原谷有一个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看他年老却抛弃他呢?这是违背道义的。”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辆手推的小车,把祖父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父亲感到惭愧,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四)(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下的母亲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上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又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母亲小心翼翼端着这碗手擀面送到我桌上,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慢慢吃,不着急。我孩儿上学辛苦了,等下次回家妈妈还给你做!”
④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⑤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⑥走到村口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又一捆的谷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⑦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⑧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⑨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⑩我哭了。
⑪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⑫我哭了,嚎啕大哭。
⑬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
⑭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不回头。
⑮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阒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⑯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⑰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20. 请结合故事的情节,梳理故事的脉络。
“我”撒谎请假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22. 文章⑩段写“我哭了”,第⑫段写“我嚎啕大哭”,两次“哭”的心理有何不同?请结合全文说说。
23. 文章的结尾“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你是如何理解,又有什么启发,请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一谈。
【答案】20. ①. 母亲趁月光脱谷粒 ②. 我连夜返回学校 ③. 我发誓认真学习
21.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的描写方法,“轻轻地拍了拍”,准确地写出老师明白我请假原因后对我表示理解,这使我更加内疚,并由此下定决心,发奋学习。
22. (1)第⑩段,当“我”摸到家门上的铁锁从而确认打谷场上干活的人是母亲时,心疼母亲而哭;
(2)第②段,想到母亲心疼“我”上学辛苦而舍不得吃穿、不辞辛苦地操劳,而“我”竟然贪吃逃课,辜负母亲,心生悔恨、自责而“嚎啕大哭”。
23. 这句话意思是说:(1)我知道很多像母亲一样的人为了整个家庭不仅白天辛勤劳动,连晚上也努力干活,展现了母亲吃苦耐劳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理解、赞美和同情。(2)例如我的妈妈,她不仅白天需要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回家还需操劳家务,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太多太多。(3)我知道,没有父母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用成绩来报答他们。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梳理情节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把意思相近的段落合并在一起,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
根据第⑥段“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垛又一垛的麦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可概括第一空应填:我看到月光下的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在用力抽打麦子脱粒。第⑪段“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可概括第一空应填:回家后发现门锁了,原来给麦子脱粒的是母亲。
根据⑮段“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阒寂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了”可概括第二空应填:我连夜返回学校;
根据⑯段“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可概括第三空应填:我发誓认真学习;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首先指出描写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轻轻地拍了拍”分析,采用了动作描写,根据上文“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分析,准确地写出老师明白我请假原因后对我表示理解。根据下文“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分析,老师的无声的鼓励使我更加内疚,并由此下定决心,发奋学习。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理解词语含义可结合上下文分析。
第⑩段,结合“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可知,此时“我”确认打谷场上干活的人是母亲,母亲的辛苦让“我”心疼,故而“哭”。
第⑫段,结合“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可知,此时的“我”开始反思,开始愧疚,为母亲的辛苦、无私而心生愧疚、自责之意,故而“嚎啕大哭”。
【23题详解】
第一问: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第⑥段“走到村口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又一捆的谷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和第⑨段“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分析,写出了“我”知道很多像母亲一样的人为了整个家庭不仅白天辛勤劳动,连晚上也努力干活,展现了母亲吃苦耐劳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理解、赞美和同情。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深深地愧疚。表现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历程。
第二问:本题考查感悟和启示。答案不唯一,围绕“父母对孩子的付出”阐述即可。
示例:生活中我的父母为了我们不辞辛苦、日夜操劳脸上刻满了皱纹,头上布满了白发。我知道,父母对我的爱是无边无际的,是高尚无私的,她们用无私的爱呵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所以我要刻苦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向他们回报。
(三)作文(50分)
24. 爱是阳光雨露,让人轻松、愉悦、快乐、幸福。同学之爱,师长之爱,陌生人之爱……恰似盛开在秋日的一朵朵菊花,娇艳无比,馨香四溢。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请以“爱,盛开在秋日”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选好角度,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例文:
爱,盛开在秋日
在这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之季,一切都在美丽中带有一丝凉意,好久没有出游的我们一家人,决定去爬山。
温暖的阳光和飘散的落叶陪伴着我们,爸爸把车停好,我们一家人变步行来到了山脚下。看着这高耸入云的山,我不由得惊叹起来,张着嘴巴,瞪着眼睛充满好奇地盯着这座高山,而姥姥仔细打量着这座在我眼中不能再高大的山,眼神里透露出一些犹豫,她呆呆地思考着什么,过了几分钟,说:“哎呀,我这腿脚也挺不方便的,你们三口去吧,看,这不是有长椅吗,我坐在这里等你们就行啦。”姥姥和蔼而又尴尬地笑了笑,妈妈似乎一秒就猜透了姥姥的内心,“妈,别担心,咱们走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实在不行,我们还能背着您哪。”正当姥姥又一次犹豫时,我知道她在想她也很想去看看,但又害怕她年纪大拖累我们,我没有给姥姥犹豫的时间,开始推波助澜,“是啊,不能白来嘛,这山这么高,难道您不想去山上看一看,欣赏美景吗?快走吧!”姥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高兴地答应了我去爬山。
刚向上爬,我们的状态都特别好,体力当然也非常充沛,我好像一匹野马,有着永远都用不尽的力气,不停地向上冲去,无忧无虑地跑着,跳着,越向上跑我越开心,恨不得变成一个竹蜻蜓,“咻”一下就到达山顶。妈妈一只手牵着我,一只手挽着年迈的姥姥,在她眼里,我们可能是她的全世界。爸爸负责在后面拿着水和食物,妈妈时不时地往后拉一拉我,示意我慢一点,我读懂了妈妈的意思,满了下来,头也左右不停转动,看向四周,对山上的风景也充满了好奇。过了一会儿,我们走到了离山顶不远处,我们决定休息一会儿,妈妈扶姥姥做到长椅上,爸爸贴心地递来了水。姥姥感叹到:“山上的风景就是和地上的不一样啊!真美。”
姥姥体力恢复,我的电量也满格了,我们向山顶进发,没过多久,我们到达了山顶,姥姥非常激动,我也特别开心,爸爸妈妈相视一笑,我望着山上的美景,不由自主的又张大嘴巴,在山顶蹦蹦跳跳,这一刻,我像极了弹簧,一蹦三尺高,好像下一秒我就飞上天去。“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在这样一个如此美好温馨,丝毫感受不到凉风刺骨的感觉的秋季,我真切地感受到,爱如同秋菊一样,在秋日里热烈地盛开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以知道题目中的“爱”可以是同学给予的,可以是老师的,也可以是陌生人的等等。这是一种心灵感受,凡是从内心感受到的温暖、感动都可以称为一种“爱”,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盛开在开在秋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暗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因为“爱”是美好的,所以将“爱”比作美丽的花朵,在秋日绽放,娇艳无比,馨香四溢。所以文章应该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出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第二,选材思路。选材时从自己的经历入手,选择有典型性的,便于脱颖而出。例如我们可以将这“爱”定位在父母身上,事件不要总局限在妈妈陪自己去医院,爸爸下雨天接我放学等之上。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开始可以从跟爸爸的一次误会写起,写自己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并不尽如人意,之后偶然的一件小事给我强烈的震撼,我深切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重点放在对这件事的叙述和描写上。另外我们可以选择一种陌生人的爱,例如护士阿姨、环卫大妈、公交车上的一个小妹妹等。文章要突出自己从中得到的那种温暖的心灵感受,突出秋日里“爱”的馨香四溢。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无误的一项是, 古诗文默写, 名著阅读, ①,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情感?,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