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8 探索地球教案设计
展开课题
探索地球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4
学习
目标
1.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是个球状天体。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4.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难点
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太阳、地球、月球有哪些奥秘?
预测:
◆太阳东升西落
◆月亮有圆缺变化
◆地球有水、空气和生命
◆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
◆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让我们开启第三单元的学习之旅,一同探寻更多的奥秘吧。
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请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做一次展示汇报吧。
回答
搜集资料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
你搜集到哪些古今中外有关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资料?
预测:
古代中国人认为地球“天似穹庐,地似棋盘”。天地之间是由八根柱子支撑的。
(讲述神话故事:共工触怒不周山)
东汉时期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浑圆如鸟卵,天包地外,就像壳裹卵黄一样。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被三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古希腊人认为地球是扛在大鳄鱼背上的一个大沙盘,每当鳄鱼背痒摩擦沙盘时,就会地震或火山爆发。
二、地球可能是球体
1、人们根据哪些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明确: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人们认识到海面不是平的。
2、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帆船模型、地球仪、桌子
(2)实验过程
①让小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出港航行,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②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你又有什么发现?
③比较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么结论?
(3)温馨提示
观察的视线要与地球仪的顶端或桌面保持水平。
(4)实验记录
三、麦哲伦环球旅行
1519月30日,麦哲伦率领5条海船、234人从西班牙外港出发,向南航行,12月13日到达里约热内卢湾,1520年10月,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入一条海峡,经过一个月才走出,为了纪念麦哲伦的这次探航,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麦哲伦海峡”。10月28日,船队向西航行,进入“南面的海”,航行了110天,没有遇到狂风巨浪,平安无事,他们就把这个大海洋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6日船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几日后,在菲律宾群岛中,麦哲伦插手当地部族的战争,结果受了重伤,被土著杀死。麦哲伦的助手带领幸存者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不容置疑的实践证明 “地球是个球体”的观点。
用彩笔在地球仪上画一画麦哲伦航海路线,有什么发现?(展示航海图)
明确:地球是圆的,是个球体。
四、地球是球状天体
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展示图片)
阅读资料卡,你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新的认识?
明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平的,天是半圆形的
B.麦哲伦环球旅行不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
C.科学家经过多种探索及实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2.下列能证实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
①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球体
②我们看到太阳是圆的
③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阴影是弧形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3. 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4.下列关于地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
B.规则球体
C.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判断题
1.古代印度人认为地是方的。( )
2.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船身。( )
3.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留下弧形的阴影。( )
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
5. 生活中很多证据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
六、作业布置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交流汇报
阅读教材回答
在老师指导下做模拟实验
记录现象,分析交流
阅读
画一画,回答
阅读回答
独立完成
了解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知道麦哲伦环球旅行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文字资料解释地是个球状天体
完成达标测评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5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22 制作小台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66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制作小台灯教学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出示PPT3,出示PPT4,出示PPT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15 养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6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5 养蚕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养蚕知识,我们来养蚕,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