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广东省广州市铁一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6,广东省广州市铁一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下列诗词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伐薪烧炭南山中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该诗中描述水经过蒸发变为水蒸气,升入高空形成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中描述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生成白色的生石灰,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石灰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C、伐薪烧炭南山中,该诗中描述将柴火烧制成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该诗中描述花瓣腐烂进入泥土中,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 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下列安徽地方特色品牌产品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 巢湖银鱼B. 黄山臭桂鱼
C. 肥西老母鸡D. 祁门猕猴桃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巢湖银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黄山臭桂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肥西老母鸡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最新小初高试卷自由下载,家威鑫 MXSJ663 免费下载 D、祁门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 目前一种叫碘酸钙[Ca(IO3)2]的保健品已进入一些超市,下列有关碘酸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碘酸钙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B. 碘酸钙能使淀粉变蓝色
C. 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 碘酸钙属于盐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碘酸钙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正确;
B、碘酸钙中含有的碘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无单质碘,故不能使淀粉变蓝,故错误;
C、碘酸钙中钙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x+(-2×3)]×2=0,解得x=+5,所以碘元素的化合价是价,正确;
D、碘酸钙由钙离子和碘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正确;
故选:B。
4. 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A. H2SiO4B. H4SiO3C. H2SiO3D. Na 2SiO3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常情况下,H为+1价,O为-2价;A、H2SiO4中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4-8=-2,故A不适合;B、H4SiO3中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4-6=2,故B不适合;C、H2SiO3中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4-6=0,故C适合;D、Na 2SiO3是盐,不是酸,故D不适合。故选C。
5.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 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体积不变,错误,B、根据燃烧的条件: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C、根据燃烧的条件: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正确,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正确,故选A
考点:燃烧条件,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
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A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铜粉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B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D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D。
7. 向一定量某固体中逐滴加入某溶液至过量,x轴表示加入溶液的质量.下列选项中y轴表示的含义与所给图象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水的质量会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故A错误;
B、向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不断被消耗,杂质的含量不断增加,当碳酸钙全部参加反应时,杂质的含量不再改变,故B正确;
C、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开始时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出现硫酸铜溶液质量增加的情况,故C错误;
D、向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是开始时并没有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B。
8.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A. SiO2B. CaOC. Al2O3D. CuO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分析解答。
【详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化学式为:Al2O3,故选C。
9.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 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B. 金刚石和石墨(观察颜色)
C. 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D.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样品,加水溶解,能形成溶液的是蔗糖,不能形成溶液的是面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观察颜色,无色透明的晶体的是金刚石,黑色固体的是石墨,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蒸馏水和食盐水中没有不溶物,过滤的方法不能鉴别,故C错误;
D、取样品,闻气味,芳香气味的是白酒,有酸味的是白醋,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C。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0. 臭氧(O3)是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它能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动植物免遭紫外线的危害。臭氧属于
A. 单质B. 氧化物C. 化合物D. 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臭氧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气中只含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而氧气中只含一种元素,不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臭氧中只含一种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 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 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等要严禁烟火,若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或沿墙壁逃生
D.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A正确;
B、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可能发生爆炸,应该严禁开启排气扇,故B错误;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C正确;
D、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故D正确。
故选B。
12.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雄黄主要成分为As4S4,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可以被氧化成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A. SO2B. SO3C. SD. O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As、O、S的个数分别是4、14、4,生成物含As、O、S的个数分别是4、6、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有4个S、8个O,因此X是二氧化硫。故选A。
1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天然气漏气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甲醛溶液有毒,不能用用来浸泡海鲜;保持烟道畅通,能防止煤气中毒,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一氧化碳不能,则能鉴别;涤纶灼烧有特殊气味、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能鉴别;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不能从颜色上区分,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氮气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该选项全部正确;
D、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可以用来干燥食品;将木材架空,能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使其燃烧更充分;制作疏松蛋糕应加入小苏打而不是纯碱,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5. 仪征的枣林湾,因2021年世园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打卡地。
(1)公园门口,有人在出售卡通人物气球,为了安全,气球内充入的气体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氮气B. 氢气C. 氦气
(2)园区内树林中有着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某种负氧离子()的原子团是由一个氧分子俘获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后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含有______个电子。
(3)人们在赏花时不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请写出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某同学对人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变化产生了兴趣,下表为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经仪器测得,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则呼出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______78%(填“>”“=”或“”“=”或“”或“ (4)宇航员的呼吸作用
(5)2H2O 2H2↑+ O2↑
(6)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是廉价易得的原料,所以航天工业以空气为原料制氧。
【小问2详解】
液态氮气的沸点比液氧低,取出试管,液态氮气先扩散出来,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min后剩余的主要是氧气,氧气助燃,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
【小问3详解】
利用分子筛可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由图可知,除去了大分子的氮气,所以氮气分子大于氧气分子。
【小问4详解】
空间站利用过氧化钠()、超氧化钾()等物质制氧:
,由反应原理可知,空间站内宇航员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超氧化钾、水蒸气等物质得到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宇航员的呼吸作用。
【小问5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 O2↑
【小问6详解】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水通电电解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呼吸转化为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人体生活中产生尿液等液态水。
a.“水-氧-碳”的循环转化,不需要携带大量氧气,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正确;
b.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不需要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正确;
c.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如尿液中的水需要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正确。
故选abc.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选项
固 体
溶 液
y 轴 含 义
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水的质量
B
大理石(杂质不反应)
稀盐酸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C
铁粉与铜粉混合粉末
硫酸铜溶液
所得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D
氯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粉末
稀硫酸
二氧化碳的体积
A.
安全常识
B.
区分常见物质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O2和CO2-用澄清石灰水
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并闻气味
食盐和纯碱--观察颜色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日常生活经验
N2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H2具有可燃性-作气体燃料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食品干燥剂-浓硫酸
使篝火更旺-把木柴架空
制作疏松的蛋糕-加入纯碱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入空气
78%
21%
0.03%
b
呼出气体
a
16%
4%
c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g)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铁一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