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模型、符号的作用及常见的符号。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构建模型、符号表示的体验领会模型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重点
模型的建立;符号的使用、意义
难点
触电事故的发生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说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模型?
各抒己见:地球模型、航模、眼球模型、太阳系模型……
问题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问:模型除了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复制品),还可以以什么形式表现?
教师补充:也可以是一段动画、一个公式、一条曲线
问:说说模型的意义?
问: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模型的知识,可以说说科学中常用的模型法是什么样的?
补充:一定的科学方法是指想象、抽象、类比等方法。模型法是科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模型法的特点:1.方便研究 2.简化 3.理想化
读图:下图所示为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为表示水分子)
试一试:能否用模型表示水的蒸发的过程?
总结:1.模型并不仅仅指我们可以看到的用各种材料制成的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如航模、各种建筑模型等,
2.它可以是一幅图,如地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
3.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
4.有的模型是具体形象的,如航模,也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方程或公式。
讨论:我们曾学过很多符号,你可以举例吗?
总结:符号可以分为物理符号、化学符号、数学符号、通用符号。
思考与讨论:在科学中为什么要引用那么多的符号呢?
思考:说说模型与符号的区别?
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学生回答:地球太大了——难以认识可以借助模型认识,所以是便于认识事物。
细胞太小了——难以观察可以借助模型(细胞模式图)认识,所以是便于观察事物。
眼球内部结构太复杂了,难以描述。可以借助模型描述;光或磁场看不见难以用语言描述。可以借助磁感线或者光线描述;原理或过程太复杂难以用语言描述。可以借助电路图模型描述。所以是便于描述。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学生读图后回答:1.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这种物质的水分子没有变成其他分子。这种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
2.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学生作图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后回答: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1. 一般的单个字母是符号,由字母组合而成的公式或化学方程式则是模型
2. 符号是人为规定的,为人们广泛接受的,而模型是忠于原型,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揭示其形态、特征和本质。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一、模型
1.常见的模型:一幅图、一张表、计算机图像、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模型的概念
二、符号
1.符号可以简明地表示事物、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或表达的语言文字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模型和符号的区别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关注实验探究,创新实验意趣引导,电子云模型,原子核的结构,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优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