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3《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07678/0-1709022844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整册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教案,共3页。
课题
化学方程式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化学方程式包含的意义。
2. 初步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辩证统一的思想。
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说说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元素符号C和CO2
学生回答
复习帮助学生巩固
讲授新课
思考与讨论:用化学式可以表示某种物质,那么能不能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呢?
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分析: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阅读课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必要的补充。
练习: 1、根据文字表达式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比较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发现:化学方程式更简便,符合符号的简便、通用等特点。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思考与讨论:一个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意义呢?
思考:说说方程式的意义
练习:写出分别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算一算,这些物质完全分解后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生回答: 可以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学生理解
学生阅读后讨论回答:
1、书写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凭空臆造)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化学式。
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
(2)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
也可用奇数配偶法。
(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如果反应需点燃、加热(用△)、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化学式旁边用“↑”表示。
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产生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表示;
学生练习
学生配平方程式
学生讨论后回答:宏观意义: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反应条件: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微观意义:表示各物质间微粒的个数比。(原子与分子)
量的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写出
学生进一步理解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概念图
回顾
板书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凭空臆造)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3、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正确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
(3)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4、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神经调节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3节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