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同步训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后小练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后小练,共2页。
ZJ版九下§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后练习 姓名 1、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 )A. 缺水 B. 光照强 C. 土壤贫瘠 D. 温度高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 A. 共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合作关系 3、栽种于某市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阳光 C. 温度 D. 土壤4、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5、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6.斑马食草、狮子捕食斑马是生物间最为普遍的( )A.互惠互利关系 B.种内互助关系 C.种内斗争关系 D.捕食关系7、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8、“地衣能在岩石表面上生长,同时,地衣的生长又会风化岩石。”这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 ) A. 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B. 生物的生活能影响环境 C. 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功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9、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的是( ) A. 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 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 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 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 10、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 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C. 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 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 B.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 仙人掌的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 D. 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参考答案1、A 2、B 3、C 4、A 5、C 6、D 7、B 8、D 9、B 10、D 11、D
ZJ版九下§2.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后练习 姓名 1、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 ( )A. 缺水 B. 光照强 C. 土壤贫瘠 D. 温度高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 A. 共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合作关系 3、栽种于某市的樱花一般在四月中旬盛开,而位于长江中游武汉的东湖樱花早在三月下旬便进入盛开期,造成这种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水分 B. 阳光 C. 温度 D. 土壤4、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5、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6.斑马食草、狮子捕食斑马是生物间最为普遍的( )A.互惠互利关系 B.种内互助关系 C.种内斗争关系 D.捕食关系7、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8、“地衣能在岩石表面上生长,同时,地衣的生长又会风化岩石。”这说明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是 ( ) A. 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B. 生物的生活能影响环境 C. 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功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又能影响环境9、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的是( ) A. 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 B. 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 C. 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 D. 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 10、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 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C. 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 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11、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 B.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 仙人掌的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 D. 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参考答案1、A 2、B 3、C 4、A 5、C 6、D 7、B 8、D 9、B 10、D 11、D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