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苏幕遮 范仲淹精品ppt课件
展开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文武兼备 、智谋过人 ,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其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消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上片
思考: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写景角度由俯仰变为平视远眺。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接连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 ,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思考: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画面:夕阳西垂芳草萋萋
这三句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山映斜阳天接水”是写远观的实景,“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则是虚景。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里的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瞩目望乡的客子难以为怀,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所以说它“无情”。 这句承上启下,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上片: 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暗透相思。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下片
思考:下片选取的意象是什么?试对这些意象作赏析。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之旅人,形象鲜明,很有感染力。
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义近。这两句是说思乡羁旅之情缠绕不止,使人黯然销魂。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现。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表面上看,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这就逗出下句:“明月楼高休独倚。”
词人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圆月高挂,更增添了词人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之感,因此不由发出了“休独倚”的慨叹。从“斜阳”到“明月”,显示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楼高”“独倚”点醒上文,暗示前面所写的都是倚楼所见。这样写,不仅避免了结构与行文的平直,而且使上片的写景与下片的抒情自然地融为一体。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又都化作了相思之泪,这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也就在这难以为怀的情绪中黯然收束。
下片:下借景抒情,表达浓重的客思乡愁带给词人的困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但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它的特殊性在于阔远之境、浓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这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衬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感情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等,谥号文忠,是清朝后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嘉庆十六年(1811)中进士,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1838年12月底,清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烟,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因查禁鸦片、抗击英国侵略者受到投降派的诬陷而获罪,被清廷下令革职查办,流放伊犁。不久因黄河在河南开封决口,酿成水患,奉旨往河南黄河工地治河,工竣仍戍伊犁。1842年八月,他忍辱负重从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写了两首七律,告别家人,这是第二首。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立:成。三岛:指英伦三岛,即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九垓(gāi)。九州,天下。儿童:指幼稚无知的人,代指对林则徐被贬幸灾乐祸的人 。衰庸:意近“衰朽”,衰老而无能,这里是自谦之词。以:用,去做。谪居:因有罪被遣戍远方。养拙:犹言藏拙,有守本分、不显露自己的意思。刚:正好。戍卒宜:做一名戍卒为适当。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典故。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首联
——正话反说,反言见义
力微、任重、衰庸为自谦之词,带着一丝苦笑,一些无奈。 此句显然是安慰家人的话,言外的意思是贬赴新疆,就不会再“久神疲”了,否则反而会“定不支”的,你们放心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颔联
林则徐把改“社稷”为“国家”,更通俗。林则徐因琦善进谗言而被充军新疆的,所以二人同样的遭遇,用典极其准确。
——子产“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颈联
颈联表面上是感恩之言,实际作者无奈中的剧痛,是对道光帝反复无常的讽刺。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尾联
诙谐之中带有难以掩饰的苦涩,表明这次出戍,即使断送老头皮也无所谓,因为他早已生死置之度外了。
运用典故——赵令《侯鲭录》
中职二十三 劝学 荀 子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a href="/yw/tb_c402007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二十三 劝学 荀 子精品ppt课件</a>,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分析,善假于物,为什么,怎么样,归纳梳理文言知识,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十八 金大力 汪曾祺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2004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十八 金大力 汪曾祺完整版课件ppt</a>,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初读文章,文章背景,《金大力》,内容探究,课文导读,合作探究,手法赏析,金大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蜀相 杜 甫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2004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蜀相 杜 甫获奖课件ppt</a>,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自读课文,课文探究,临古↓怀古↓伤今,壮志未酬身先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未捷身先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