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亲密关系”与“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就不会长久地一直否认家庭领域的政治—道德意义。”霍耐特的论述有着强烈的实践智慧,具体点出了在现代社会中“家”的政治—道德意义,算是一种现代版的“家和万事兴”。现代家庭恰恰是培养共同合作、
    相互支持的重要机制。确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
    在“修齐”与“治平”之间找到新的联接点,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的传统,就可以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摘编自孙向晨《重建“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
    材料二:
    “家”是中国文明构成的总体性范畴。儒家文明对社会伦理、政治以及经济关系的建构,始终是从“家”出发,形塑“家国一体”的秩序体系。这一“缘情制礼”的反复努力,不仅构成两千多年来中国文明的大传统,也与民间丰富的小传统若合符节,不仅决定我国传统文明的制度和伦理底色,也是更具坚韧性和独立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即民情的基础。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由此可见,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
    “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
    (摘编自肖瑛《“家”作为方法:中国社会理论的一种尝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的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也就是“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B.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是其他一切要素的基础,扩展到整个社会,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
    C. “家”“国”的同构性关系,常常成为人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例证之一,认为仿佛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影响了政治上的专制。
    D. 20世纪初以来,由国外传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传统家国关系受到挑战,“家”的地位受到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现代社会则属于私人范畴,因而很难进入公共领域,地位也有所降低。
    B.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不是人类天然拥有的,而是家庭教化的结果。
    C. 由儒家文明发展而成的“家国一体”秩序体系,决定了我国传统文明伦理底色,成为民情基础。
    D. 其他文明要研究中国文明,需要认识“家”是中国人情感与生命意义的承载,情感需求的港湾。
    3.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
    A. 《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B. 《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
    C. 《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D. 《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4. 材料一有哪些论证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对于“家”,选文两则材料以及下文三者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答案】1. C 2. A 3. D
    4. ①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之本在家”——现代社会中“家—国”同构性关系受到诟病挑战——从积极层面理解“家”的作用——“家”的价值观对现代世界的重大意义。②论证方法多样。举例论证,如“西方的宗教改革”的例证;引用论证,引用《大学》、霍耐特《自由的权利》中的观点,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将传统文化中和现代社会中对“家—国”关系的理解加以对比,使论证更充分。
    5. ①材料一强调“家”的教化作用,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②材料二则强调“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是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③《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则是揭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关系向外渐次淡薄的“差序格局”。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为国是由一个一个家组成的,所以中国传统的家国关系是‘家’‘国’具有同构性”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为“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可知,颠倒了因果关系。
    B.“如果家庭出现不和睦,那么中国社会就会动乱而摇摇欲坠”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可知,原文中“家”是指在“价值观念”之下,而非“家庭”,选项扩大了范围;且原文后半句的表述是“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
    D.“20世纪初以来……‘家’的地位被撼动,成为这些思想的依据”错误。据材料二第一段“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家庭结构和模式、传统家国关系频受挑战,但作为‘文化—心理结构’的‘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反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原文运用了“即使”,表示假设,而且“家”是“重建”这些思想的依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很难进入公共领域,地位也有所降低”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家”是在“生存论”上、“修齐治平”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选项扩大了范围,且文中并未给出现代社会“家”的“地位也有所降低”的结论,属无中生有。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与论据关系的能力。
    材料一论述的是“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
    A.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
    B.意思是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担当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要在心中融会贯通。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
    C.意思是在社会上尽力尽责才不愧是我的儿子。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
    D.意思是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不可忘本。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不能忘本,不是说家国同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一般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角度进行分析。
    ①从论证结构角度分析,材料一第一段开篇指出“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开篇亮明观点;第二段阐述“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第三段阐述“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第四段“‘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现代社会中,‘家’所培养出来的善于合作的‘个体’正是健康社会的基础”和第五段则阐述了“家”的价值观对现代世界的重大意义。据此可知,首段点明观点,下文逐层展开分析,最后得出观点的现实意义,论证结构上属于层进式。
    ②从论证方法角度分析,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第三段“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采用了举例论证;材料一第一段“《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第四段霍耐特《自由的权利》一书中“指出:‘一个民主性的共同体,是多么依赖于它的成员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现一种相互合作的个人主义’”均采用了引用论证;文中把传统文化中和现代社会中对“家—国”关系的理解加以对比,采用了对比论证,使论证更充分。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第四、五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性不是一个‘个体’的自然本性,而是在‘家’中教化出来的德性之人。从对最亲近之人的爱,‘推及’到对他人的爱,进而‘推及’到对宇宙的爱,这正是‘家’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是‘个体’得以社会化的最初和最重要的环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社会就会迅速进入失范状态”可知,材料一强调“家”的教化作用,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
    ②由材料二第一、二段“不理解‘家’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就不可能理解中国文明的实质特点及其构成和变迁”“‘家’在中国文明中的上述地位,立足于作为实体的家已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的事实。今天,若戴着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镜来打量‘家’,视其为纯粹的权利、利益和权力关系的受体,而忘却其在生活和历史中形成的作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甚而忘却其作为现代人之丰富的情感需求(爱情、亲情以及依赖性)的港湾,我们就很难深入把握中国人的日常情感和伦理结构,也难以在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共情的研究”可知,材料二则强调“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是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
    ③由题目材料“以‘己’为中心……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可知,《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是揭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关系向外渐次淡薄的“差序格局”。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楚霸王自杀(节选)①
    郭沫若
    “大王,请你不要迟疑,”亭长又敦促着,“追兵万一赶到了……”
    “不行,不行,”项羽依然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们起初起兵的时候,随处都有人来参加,随处都有人来欢迎,我们是没有愁过兵马和粮食的缺乏的。现在不同了。我们每到一处,人都逃得精光。没有逃的,连乡里种田的老百姓都要欺骗我。这正是天老爷在作弄我。呵!”他长叹了一声,把两手握成拳头,向空中举了一下,望着天。“我还有这么大的气力,就要被消灭了吗?“
    “大王,”亭长又说,“天是助成你的,请你不要迟疑。你身经百战仍还健在,不正是天意吗?”
    “不行,不行,”项羽又摇起头来,“我是晓得的,亭长,你一定是好人,但我有什么面目回到江东去呢?”他这时心机转了一下,看到了伏在江边不能起来的他的那位部下。他指着他说:“那是钟离昧啦,他腰上受了伤,不能动了。亭长,就请你把他打救了去啦。”
    “还有我这匹乌骓马,”项羽接着又指着他的那匹青白色的马说,“这马我骑了五年,我不忍杀它,这也让亭长把它打救了吧。”
    “大王,我看你的仁心是很可动人的。但我觉得你不好在那种感伤的陶醉里沉湎。古话说得好,‘天道远,人道迩’,我们应该先尽人事,然后再听天命吧。只要你把你目前的这种仁心,能够推广出去,真真正正把天下的人打救起来,真真正正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的老百姓放在你的念头上,以你的雄才大略专于用来救世济人,我看不要说天,什么人都是会帮着你的,江东的父老也一定会帮助你的。现在还不迟啦……”
    在这时候从西北角上又隐隐腾出了一片声息,声息愈见逼近了,听得出是一大群人马的马蹄声,听来是有几百人的光景。
    “大王,”亭长叫着,“不要再狐疑,你赶快上船!赶快上船!”
    项羽没有作声。他的左手把盾牌拿着了。其他二十五名壮士就像受了命令的一样,也一同拿起了盾牌。
    项羽的两个眼仁②愈见对紧了,把剑拔出了鞘来,向空中举起。二十五名的壮士也不期而同地把剑拔出了鞘来向空中举起。二十六道和四围的冰雪争着寒意的剑光,在朝阳中交织着了无数的虹彩。二十六个人呐喊了一声,迎接着涌上了前去。
    亭长这时候把船离开了岸,隔得一箭远的光景,又停着了。他爬在乌骓马的背上去观起战来,对着坐在船尾上焦急着的钟离昧传达着他的所见。
    “……就跟冲进了羊牢的一群猛虎一样啦。哦,只见人在倒,马在倒,敌人溃乱了,就像一群蜂子啦。”
    “项王呢?项王呢?”钟离昧焦急着问。
    “看不清楚啦。……哦,还在,还在。他最厉害。他是没有戴将军盔的……”
    “哦,那不危险!”
    “真不愧是身经百战、力能拔山的大王……二十五个都不弱……哦,真巧妙,真灵敏,真神速呵,二十六个人就像有二十六双手足的一个人啦。不是人的力量啊!”
    “项王呢?项王呢?项王没受伤吗?……”
    “……哦哈,他把盾牌也抛弃了,抓着敌人在当盾牌。他把手里抓着的人像肉弹子一样乱掷!敌人都闪开了,没人敢应战,只是把他们重重围困了起来。遍地都是死伤啦……哦哈,黑盔甲倒了一个,又倒了一个!……”
    “项王呢?项王呢?”
    “他没有倒。但他的头受了伤,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的身边就只有几个黑盔甲的尸首僵伏着,一个敌人的尸首也没有。他现在拾起了一把剑来了……哦,你注意听,他好像在说话,他指着一个好像叫吕马童的人在说话……”
    “……你不是吕马童吗?我听说刘邦悬着千金的赏格,购我的头首,得到我的首级的还可以封万户侯。你从前对于我是有过好处的,我现在就把我这个首级送给你罢……”
    这一片宏大的声音,几乎是一字一顿吐出的,连船上的人也听得清楚。钟离昧早已经硬着颈子在吞眼泪,亭长依然还在马上看。
    “呵哈,”亭长最后叫着,“项王刎了喉,在一群黑盔甲的尸首里面,倒了。”
    亭长的脸上也悬着了悲怆的眼泪,他不忍再看了,从马上下来,把船起了碇,向江心摇去。
    岸上的泥雪中狼藉着一片的剑和戟,人和马的死尸。
    ……
    (有删改)
    【注】①本文取材于《史记》,写于1936年郭沫若游历日本期间,此时国内国民党仍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后被收入郭沫若历史小说集《豕蹄》。
    ②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是“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亭长的敦促,项羽产生迟疑并拒绝渡江,因为他认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民心,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B. 项羽临别时不但赠送乌骓马给亭长,而且请求亭长将其受伤部将钟离昧渡过江去,体现了他还有亭长所说的那种“仁心”
    C. “二十六道和四围的冰雪争着寒意的剑光”衬托出项羽和他的将士们勇于应战的英雄形象,与下文具体的作战过程相呼应。
    D. 小说结尾处写这次激烈的交锋过后战场上一片狼藉,这一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也折射出项羽的悲剧命运。
    7. 关于文中亭长在“观战”时与钟离昧的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亭长传达自己所见时,钟离昧始终关心项羽是否安全,可见他很忠诚
    B. 项羽部将人数逐渐减少到最后仅剩项羽,证明他采取了错误的作战策略
    C. 项羽愿意把自己的首级送给吕马童去领赏,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D. 项羽自刎,照应上文托付钟离昧、赠送乌骓马,暗示当时已抱必死决心
    8. 郭沫若在《豕蹄》序言中说,自己始终是站在现实的立场来创作历史小说,请结合这句话分析小说中划横线句子的丰富意蕴。
    9.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确有项王临终托付乌骓马于乌江亭长的记载,但只字未提钟离昧。而在这篇小说中,郭沫若特意安排这一人物。这样安排有什么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A 7. B
    8. ①亭长首先否定了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原因归为上天的观点,劝诫项羽不要一味沉湎于“天要亡我”的感伤之中;②然后指出应把目前对部将钟离昧和乌雅马的“仁心”推广到天下百姓身上,暗示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失去民心;③表面上是劝诫项羽“得民心者得天下”,实际上是借历史题材讽喻政治,呼吁国民党先“尽人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9. ①安排钟离昧被项羽托付于乌江亭长的情节,更能突出项羽的关爱部将的英雄形象,表达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之情。②通过写钟离昧与乌江亭长的对话来展示项羽乌江奋战以及自刎的全过程,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气氛,增强了文本的“现场感”。③安排钟离昧这一人物,更能全面刻画项羽的形象,引发读者思考其失败的原因,实现作者借历史人物来讽喻政治的目的。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因为他认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去民心”错。结合原文“我们起初起兵的时候,随处都有人来参加,随处都有人来欢迎,我们是没有愁过兵马和粮食的缺乏的。现在不同了。我们每到一处,人都逃得精光。没有逃的,连乡里种田的老百姓都要欺骗我。这正是天老爷在作弄我”可知,项羽并未认识到他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还在感叹是老天爷在作弄他。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段内容的鉴赏能力。
    B.“证明他采取了错误的作战策略”错。证明战争的残酷,项羽的失败已是必然的。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探究文本写作意图的能力。
    画线句之前,亭长针对项羽“连乡里种田的老百姓都要欺骗我。这正是天老爷在作弄我”的说法,指出“天是助成你的,请你不要迟疑。你身经百战仍还健在,不正是天意吗?”“大王,我看你的仁心是很可动人的。但我觉得你不好在那种感伤的陶醉里沉湎”,亭长首先否定了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原因归为上天的观点,劝诫项羽不要一味沉湎于“天要亡我”的感伤之中;
    接着亭长说“只要你把你目前的这种仁心,能够推广出去,真真正正把天下的人打救起来,真真正正把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的老百姓放在你的念头上,以你的雄才大略专于用来救世济人,我看不要说天,什么人都是会帮着你的,江东的父老也一定会帮助你的。现在还不迟啦……”,指出应把目前对部将钟离昧和乌雅马的“仁心”推广到天下百姓身上,暗示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失去民心;
    再看画线句,“我们应该先尽人事,然后再听天命吧”,“尽人事”指的是项羽应该努力在天下推行“仁”,从而得到百姓的拥护,这样就能够得到天下了;联系注释部分,“写于1936年郭沫若游历日本期间,此时国内国民党仍正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可知,此句表面上是劝诫项羽“得民心者得天下”,实际上是借历史题材讽喻政治,呼吁国民党先“尽人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次要人物作用的能力。
    首先找到关于钟离昧的描写,“他这时心机转了一下,看到了伏在江边不能起来的他的那位部下。他指着他说:‘那是钟离昧啦,他腰上受了伤,不能动了。亭长,就请你把他打救了去啦。’”项羽已经自身难保,但他还在关系部下,请亭长搭救钟离昧,由此可见,安排钟离昧被项羽托付于乌江亭长的情节,更能突出项羽的关爱部将的英雄形象,表达对项羽失败的惋惜之情。
    “他爬在乌骓马的背上去观起战来,对着坐在船尾上焦急着的钟离昧传达着他的所见”“……就跟冲进了羊牢的一群猛虎一样啦。哦,只见人在倒,马在倒,敌人溃乱了,就像一群蜂子啦”“看不清楚啦。……哦,还在,还在。他最厉害。他是没有戴将军盔的……”“真不愧是身经百战、力能拔山的大王……二十五个都不弱……哦,真巧妙,真灵敏,真神速呵,二十六个人就像有二十六双手足的一个人啦。不是人的力量啊!”“……哦哈,他把盾牌也抛弃了,抓着敌人在当盾牌。他把手里抓着的人像肉弹子一样乱掷!敌人都闪开了,没人敢应战,只是把他们重重围困了起来。遍地都是死伤啦……哦哈,黑盔甲倒了一个,又倒了一个!……”等,通过钟离昧与亭长的对话,来展示项羽乌江奋战以及自刎的全过程,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气氛,增强了文本的“现场感”。
    次要人物总是起着烘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小说安排钟离昧这一人物,更能全面刻画项羽的形象,如他对部下的关爱,作战的勇猛等,从而引发读者思考其失败的原因,实现作者借历史人物来讽喻政治的目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六年冬十二月,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用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魏征薨。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B.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C.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D.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的庙号。庙号是我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B. 壬子,为干支之一。“干支”即天干地支,夏历中可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是纪日。
    C.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妃嫔及其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批评封德彝很久没有举荐人才,认为他不但不反思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而说什么没有旷世的奇才。
    B. 唐太宗曾与魏征探讨明君与昏君的区别,魏征提出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观点,获得唐太宗的赞赏。
    C. 唐太宗问自己如有过失是否会被记录,身边大臣回答不一:褚遂良说他会如实记载,刘洎说天下人会记载。
    D. 唐太宗特别倚重魏征,不仅对他提出的意见多有采纳,而且在魏征去世后时常怀念他,觉得丢失一面镜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2)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
    14. 本文选自《贞观君臣论治》,唐太宗与近臣主要谈到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B 11. A 12. C
    13. (1)如果国家已经安定,那么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不能任用。
    (2)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君主因此不敢做错事。
    14. ①认为各个时代都有贤才,应当悉心发掘,谨慎任用。②认为国君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兼听则明。③国君要鉴古知今,以人为镜,谨言慎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从前帝尧畅听民意,所以三苗的恶行能够被他知晓。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毫不怀疑地信任赵高,给自己酿成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软禁饿死的屈辱。
    “下民”是“清问”的宾语,应在“下民”后断开;且“故”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C;
    “得以上闻”意思已经说完,“舜”应是下句的主语,“舜”前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庙号”错误,隋炀帝是杨广的谥号,并非庙号,庙号一般叫什么“祖”、什么“宗”,如汉高租、唐太宗。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身边大臣回答不一”错,两人的回答实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皇帝的言行一定会如实记录下来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既”,已经;“则”,那么;“用”,任用。
    (2)题得分点有:“书”,记录;“备”,详细;“庶几”,大概;“为非”,做错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皇帝让封德彝举荐人才,封德彝称“于今未有奇才耳”,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可见唐太宗认为认为各个时代都有贤才,应当悉心发掘,谨慎任用。
    第二个问题,是与魏征讨论“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太宗十分认可。可见二人都认为国君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兼听则明。
    第三个问题,魏征去世后,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可见他认为国君要鉴古知今,以人为镜,谨言慎行。
    参考译文:
    唐太宗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很长时间没有推举一个人。唐太宗质问其原因,封德彝答道:“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罢了!”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的吗?正应当担忧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污蔑整个时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惭地退下。贞观二年春正月,唐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算明智?又怎样做才会昏庸?”魏征回答说:“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明智的决断;仅仅片面地听取单方面的意见,只能作出昏庸的判断,从前帝尧畅听民意,所以三苗的恶行能够被他知晓。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所以共工、鲧、驩兜不能蒙蔽他。秦二世毫不怀疑地信任赵高,给自己酿成了在望夷宫被赵高杀害的悲剧;梁武帝不加选择地听信朱异,结果让自己遭受在台城被软禁饿死的屈辱;隋炀帝片面相信虞世基,落得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的下场。因此,如果君主听取各方意见、广泛采纳群臣建议,那么宠臣就不能蒙蔽君主,下面的信息也会畅通地传达给君主。”唐太宗说:“说得对!”贞观六年冬十二月,唐太宗对魏征说:“选拔官员,不能轻率和仓促,任用一个君子,所有的君子都愿意前来;而如果任用一个小人,所有的小人都会蜂拥而至。”魏征回答说:“确实是这样,假如国家没有统一,那么就只看人才的才干,而不用权衡品行。如果国家已经安定,那么不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就不能使用。”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唐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兼任起居郎,我可以看看你记录的起居注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此指起居郎)笔录君主的言行,详细地记载君主的善与恶,大概君主因此不敢有不良的言行,还没听说过君主自己看阅起居注的。”唐太宗说:“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要如实记载下来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如实笔录陛下言行,不敢不记载不妥的地方。”黄门侍郎刘洎说:“假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也都会记载。”唐太宗说,“确实是这样。”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郑文贞公魂征去世,唐太宗常常思念他,对近侍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制作镜子,可以用来端正仪容;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明白人世的兴衰规律;君主把臣下作为镜子,可以如晓自己的得与失。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蒙的风光。③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5. 下列对诗歌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华灯纵博”三句追忆往事,发表感慨。前两句重现了当年词人与同僚纵情博弈、策马射猎的场景。
    B. “酒徒”两句,把成为“渔父”的自己置于“封侯者”之中,对比鲜明,“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
    C. “占断”一句,极烟水迷离之致,尽逍遥容与之意,诗情画意,境界全出,充分体现了词人用笔蕴蓄的特点。
    D. 词中“谁记”“独去” “占断”“元自”“何必”等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6. 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赏析“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一句的妙处。
    【答案】15. B 16. ①这两句的意思是,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②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时,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而陆游在此表达不需要皇帝恩赐,自己也能享有镜湖山水。借用贺知章典故翻出新意,含蓄地表现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自己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
    B.“‘独’字突显出词人归隐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错误,从词中可知,“独”字应是突显出孤家寡人、顾影自怜之意。“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是说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拜将,而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意思是“镜湖本来就属于像我这样的闲适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赐与不可呢”。
    结合注释三“镜湖……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可知,这里使用贺知章的典故,贺知章是告老还乡,皇帝赐予镜湖,而词人自己却是被迫做了“江边渔父”,这里一方面用贺知章告老还乡和诗人被迫隐逸做对比,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慨,另一方面通过对皇帝“多此一举”的赏赐来暗示诗人不甘心作闲人,表达报效国家的理想愿望和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运用多个动词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回忆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①. 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 指点江山 ④. 激扬文字 ⑤.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⑥. 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拢、捻、唯、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于__①__的大自然中感受春日的热情;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享受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黄叶飘零的飒飒西风里,细品__②__的况味。
    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对于季节我们已失去了意义,所以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本应循环交替、__③__的四季,在人类科学的推进中也逐渐迷失了。让我们知道秋天来临的,竟不再是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这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对于季节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B. 季节对于我们已失去了意义,所以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C. 我们对于季节已失去了意义,所以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D. 季节对于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市场上的蟹黄,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让我们知道了秋天的来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18. 示例:①万紫千红②一叶知秋③周而复始(所填词语合乎语境、文理即可。) 19. D
    20. ①原文使用短句,表达上更简洁明快,且与前文风格基本一致;②原文通过落叶知秋与其他事物知秋对比,有突出强调之意,更能表现作者的伤感之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文“的大自然中感受春日的热情”可知此处应该填描述春天热情的词语,一般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的景象等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热情。“万紫千红”,形容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景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姹紫嫣红”,指各种色彩艳丽的花。
    第二空结合前文“春日的热情”“夏夜的乐趣”可知本段在讲季节,结合“黄叶飘零的飒飒西风”可知本句是讲秋季,可以用“一叶知秋”。“一叶知秋”指谓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这里是用成语的本义。
    第三空结合“循环交替”“四季”可知四季具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特点,所以这里可以用“周而复始”。 “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
    本题是开放题,所填词语合乎语境、文理即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是主客颠倒,“对于季节我们已失去了意义”介词关系错误,应该是:季节对于我们已失去了意义。
    二是“所以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因果关系不当,“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是原因,不是结果,改为:因为在都市里的生活是没有季节的。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
    原文“竟不再是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用短句,表达上更简洁明快,且与前文“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等的风格基本一致;
    原文“竟不再是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通过落叶知秋与其他事物知秋对比,有突出强调之意,更能表现作者的伤感之情,改后的句子只是陈述事实,难以看出作者的情感与态度。
    (二)语言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衣服甚至智能皮肤、智能肌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以“可穿戴”为特征,以“健康”为目的。它们不仅可以监测心率、血氧、血压等生理指标,② ,如心理压力、情绪指征、疲劳程度等。通过对一系列身体数据的运算处理,它们可以发挥风险评估与健康预警功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可穿戴健康设备的健康管理水平日甚一日。③ ,让广大用户甚为不满。用户什么时候喝酒,什么时候失眠,什么时候运动……这些私人信息被无端披露在互联网,而且真的会有好事之人来研究数据,广大用户只想说一句:“干卿甚事!”
    21. 文中加点的四个“甚”字,可以用“胜”字来替换的是哪一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日甚一日。此处的“甚”是“超过”的意思,词性为动词,与“胜”的超过之意相同。
    22. ①可穿戴健康设备种类多样 ②还可监测精神指标 ③但监测数据的大量外泄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的“甚”与“至”组合在一起,表示更进一步。
    第二处的“甚”是“超过”的意思,词性为动词,与“胜”的超过之意相同。
    第三处的“甚”,意思是“很”,词性为副词。
    第四处的“甚”,意思是“什么”,词性为疑问代词。
    故“日甚一日”的“甚”字,可以用“胜”字来替换。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第二段文字可知,本文段陈述的主体对象是“可穿戴健康设备”,根据后文举例可见其种类很多,加之在文首,应该是一个总领句。故此处可填“可穿戴健康设备种类多样”。
    第二空,根据前文“不仅”,后边应该关联递进,用“还”“更”“而且”等,从“监测生理指标”的提示,应该考虑“监测……指标”,其中省略号里的内容由后文“心理压力、情绪指征、疲劳程度”等,推知应为“精神”。故此处可填“还可监测精神指标”。
    第三空,根据“甚为不满”推知语意前后形成转折,根据“用户什么时候喝酒,什么时候失眠,什么时候运动……这些私人信息被无端披露在互联网”的内容,推知此处陈述的内容应是监测的“数据”被泄露了。故此处可填“但监测数据的大量外泄”。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英雄辈出的中国航天员中,有这么一位看似默默无闻却是毫不逊色的传奇人物。他叫邓清明,今年55岁,是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唯一一个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人。23年前,包括他在内的14名飞行员经过层层筛选、严格选拔,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因为在他的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忠于本分 静候花开
    “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二十三年默默无闻的坚守,虽无缘于头顶的星辰浩宇,却铸就了心中的一片海阔天空。邓清明忠于本分,无言得失,在人生的道路上静候一片花开。
    乔布斯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拿着“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在世界上呼云唤雨。有时,你会幡然醒悟,自己并不是生来受于大任,注定挥舞干戚,而是屡屡同成功擦肩而过,被冷峻的现实所伤害。“青春就是追逐别人的背影而有力奔跑”,不少人总是落得个“备胎”的下场。
    现实中,不少青年被目前的窘境所吓倒,奉“佛系”为圭臬,沦为躺平人土,终日无所追求,碌碌无为;也有人渴望光鲜亮丽,用过度消费来包装精致的外表,最终使自己陷入困境。在社会剧烈的竞争下,有些青年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泥淖,羡艳别人的成功,终至迷失了自我定位,与当代青年人应有的本分相背离,丧失了追求理想的勇气和信心。
    “有时不是看到希望而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轮椅博土李麟青从小下肢瘫痪,只能靠轮椅移动,但他自幼刻苦,终获计算机博士学位,并研发出残障人士无障碍导航系统;姜馨田作为全球首位聋哑人残障大使,怀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终破茧成蝶,成为奥运圣火的传递手。他们忠于青年人的本分,即使上天给予了他们先天的不公,但依旧凭借毅力和坚持赢得了异样的精彩人生。
    忠于本分,静候花开,要甘于隐藏光环,忍受花开前的寂寞。援藏医生周南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前住医疗落后的西藏,用耐心和毅力传播医学知识,千辛万苦建立风湿免疫血液科,面诊上万人次,在中国第二个医师节中被评定为“最美医师”。西藏天寒地苦,却难掩她的赤诚之心,坚持作一名恪尽职守的医生,最后迎来化茧成蝶的契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每个青年都应坚守自己的人生“本分”。越来越多的青年志士,从盲目困顿中走出,从安逸享乐中蜕变,气宇轩昂,创造改变,用生命温润大地,慷慨踏歌而来。黄文秀、吴应谱、樊贞子,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他们时刻铭记本分,将理想信念镌刻在血脉中,静候那一片花开,赢得无悔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属于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记叙的是邓清明作为备份航天员默默无闻却毫不逊色的故事。
    立意的关键点在于备份航天员邓清明的话“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这个本分可以理解为对祖国的热爱,对航天事业的忠诚,可以理解为高度的信念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23年不计较一直做“备份”,坚持训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个写作要求提醒考生在立意时不能只就事论事,应该引申到“每个人都应遵循自己的本分”,这个本分就是信念、使命、责任、担当,为了恪守这个本分,我们应努力奋斗、执着追求、坚持不懈、不计得失。
    行文时最好写成议论文,要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多样。要从材料出发,提炼出观点,紧扣“本分”这个关键词,建议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恪守本分的意义或如何恪守本分。
    立意:
    1.恪守本分,时刻准备。
    2.恪守本分,执着追求。
    3.恪守本分,不计得失。
    相关试卷

    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5万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选课走班调研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选课走班调研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萍乡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