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4 认识三角形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D的中点,EF=2FC,若△ABC的面积为18cm2,则△BEF的面积为
.( )
A. 4cm2B. 5cm2C. 6cm2D. 7cm2
2.如图所示,从点A到点G,下列路径最短的是.( )
A. A→B→F→GB. A→C→F→G
C. A→D→F→GD. A→E→F→G
3.用一根长13cm的细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三边的长(单位:cm)分别为整数a、b、c,且a>6>c,则a最大可取.( )
A. 6B. 7C. 12D. 13
4.如图,直线m与n相交于点P,点A、B在直线m上,点Q在直线n上.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PA+PQ>QAB. PQ+PB>QB
C. PA+PB>QA+QBD. PA+PB
A. 12cm的木条B. 10cm的木条C. 两根都可以D. 两根都不行
6.某中学九年级2班学生小冲家和小锐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分别是5km和3km,那么小冲、小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不可能是.( )
A. 1kmB. 2kmC. 3kmD. 8km
7.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两点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m,OB=10m,则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 5mB. 10 mC. 15 mD. 20 m
8.如图,线段AD是△ABC的中线,线段BE是△ABD的中线,EF⊥BC于点F.若S△ABC=12,BD=3,则EF的长为
( )
A. 1B. 2C. 3D. 4
9.下面给出的四个三角形都有一部分被遮挡,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类型的是( )
A. B. C. D.
10.王老师有两根小棒(如图),如果要把其中的一根剪成两段,那么下面剪法中,3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a小棒正中间剪一刀B. b小棒正中间剪一刀
C. a小棒任意剪一刀D. b小棒任意剪一刀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b满足|4−b|+(a−3)2=0,c为奇数,则c的值为 .
12.
(1)如下图,AD为BC边上的中线,E为AD的中点,连接BE、CE,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则△ABC的面积为 .
(2)如下图,已知点D、E、F分别为AC、BC、BD的中点,若△ABC的面积为32,则四边形ADEF的面积为 .
13.
(1)已知△ABC的边长a、b、c满足(a−2)2+∣b−4∣=0,若c为偶数,则c的值为 .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4x−2,x+1,15−6x,则它的周长是 .
14.如图,在△ABC中,E是边BC的中点,D是边AC的中点.若四边形CDFE的面积为7,则△ABC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8分)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
(1) △ABC的面积为 ;
(2) △ABC经过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请补全△A′B′C′;
(3)如果连接AA′、BB′,那么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 ;
(4)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
(5)在方格纸中,存在一点Q,则能使△ABC和△QBC(点Q不与点A重合)的面积相等的格点Q共有 个.
16.(本小题8分)
如图,在△ABC中,AB>AC,△ABC的面积S=10cm2.
(1)如图(1),AM1是△ABC的中线,则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S△BM1A= cm2.
(2)如图(2),M1M2是△BM1A的中线,则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S△BM1M2= cm2.
(3)如图(3),M2M3是△BM2M1的中线,则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S△BM2M3= cm2.
(4)你能归纳出更一般的结论吗?
17.(本小题8分)
有两根长为5cm和8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3)用多长的木棒才能与它们摆成三角形?
18.(本小题8分)
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a=4,b=6,设三角形的周长是x.
(1)直接写出c及x的取值范围;
(2)若x是小于18的偶数.
①求c的长;
②判断△ABC的形状.
19.(本小题8分)
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6、10和x.
(1)若6是最短边长,求x的取值范围;
(2)若x为整数,求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
20.(本小题8分)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为a、b、c.
(1)若a=2,b=7,c为最长边且为整数,三角形ABC的三边长互不相等,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2)化简:∣a+b−c∣−∣b−a−c∣+∣a+b+c∣.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点D、E分别为BC、AD的中点,
∴S△ABD=S△ADC=12×18=9(cm2),∴S△BED=S△DEC=12×9=4.5(cm2),∴S△BEC=9cm2.
∵EF=2FC,
∴S▵BEFS▵BFC=2,∴S▵BEF=23S▵BEC=23×9=6(cm2).
故选C.
2.【答案】A
【解析】略
3.【答案】A
【解析】∵细铁丝的长度为13cm,即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a、b、c为整数,7>6,a最大可取6.故选A.
4.【答案】C
【解析】A.在△APQ中,PA+PQ>QA,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结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在△BPQ中,PQ+PB>QB,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结论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在△ABQ中,PA+PB
【解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用两根长度分别为12cm和10cm的细木条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可以把12cm的细木条分为两截.
故选A.
6.【答案】A
【解析】当小冲、小锐两家与学校在一条直线上时,小冲、小锐两家的直线距离为2km或8km;
当小冲、小锐两家与学校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设他们两家的直线距离为xk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5−3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能正确运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5
解:连接AB,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
15−10
∴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5米;
故选:A.
8.【答案】B
【解析】因为线段AD是△ABC的中线,所以S▵ABD=S▵ACD=12S▵ABC.
因为S△ABC=12,所以S△ABD=6.
因为线段BE是△ABD的中线,所以S▵BDE=S▵BAE=12S▵ABD=3,
所以12BD⋅EF=3,所以12×3×EF=3,所以EF=2.故选B.
9.【答案】B
【解析】略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3或5
【解析】∵a、b满足|4−b|+(a−3)2=0,
∴a=3,b=4.
∵a、b、c是△ABC的三边长,
∴b−a
12.【答案】【小题1】
20
【小题2】
12
【解析】1. 略
2. 略
13.【答案】【小题1】
4
【小题2】
12.3
【解析】1.
因为(a−2)2+∣b−4∣=0,(a−2)2≥0,∣b−4∣≥0,
所以(a−2)2=0,∣b−4∣=0,所以a−2=0,b−4=0,所以a=2,b=4.
因为b−a
因为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4x−2,x+1,15−6x,
所以①若4x−2=x+1,则x=1,三边长分别为2,2,9,但2+2<9,不能组成三角形,舍去;
②若4x−2=15−6x,则x=1.7,三边长分别为4.8,2.7,4.8,所以其周长为12.3;
③若15−6x=x+1,则x=2,三边长分别为6,3,3,但3+3=6,不能组成三角形,舍去.所以它的周长是12.3.
14.【答案】21
【解析】连接CF.因为E是边BC的中点,D是边AC的中点,所以S△AEC=S△BDC=12S△ABC,S△ADF=S△FDC,S△BEF=S△CEF.因为S△BDC−S四边形CDFE=S△AEC−S四边形CDFE,所以S△BEF=S△ADF,所以S△ADF=S△FDC=S△CEF=S四边形CDFE=3.5,所以S△ABC=2×(3.5×3)=21.
15.【答案】【小题1】
8
【小题2】
如图所示
【小题3】
平行且相等
【小题4】
如图所示
【小题5】
4
【解析】1. 见答案
2. 见答案
3.
见答案
4. 见答案
5. 见答案
16.【答案】【小题1】
3
5
【小题2】
5
52
【小题3】
7
54
【小题4】
在△ABC中,AB>AC,△ABC的面积S△ABC=a,如果有n条中线(n为正整数),每条中线分最小的三角形为两部分,则把原三角形分成(2n+1)个三角形,分得的最小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12n.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见答案
17.【答案】【小题1】
不能,因为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小题2】
不能.
【小题3】
用小于13cm且大于3cm的木棒才能与它们摆成三角形.
【解析】1. 见答案
2. 略
3. 见答案
18.【答案】【小题1】
因为a=4,b=6,所以2
①因为周长为小于18的偶数,所以x=16或x=14.
当x为16时,c=6;当x为14时,c=4.
②当c=6时,b=c,△ABC为等腰三角形;
当c=4时,a=c,△ABC为等腰三角形.
综上所述,△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1. 见答案
2. 见答案
19.【答案】【小题1】
由题意,得10−6
∴x的取值范围是6≤x<16.
【小题2】
由(1)可知,4
∴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为6+10+15=31.
【解析】1. 见答案
2.
易错警示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涉及三角形的边长或周长的计算时,注意最后要用三边关系去检验,这是一个隐藏的定时炸弹,容易忽略.
20.【答案】【小题1】
因为a=2,b=7,所以7−2
【小题2】
因为三角形ABC的三边长为a、b、c,所以a+b>c,b所以a+b−c>0,b−a−c<0,a+b+c>0.
所以∣a+b−c∣−∣b−a−c∣+∣a+b+c∣=a+b−c+b−a−c+a+b+c=a+3b−c.
【解析】1. 见答案
2. 见答案
苏科版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3 图形的平移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a href="/sx/tb_c1726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3 图形的平移优秀课后作业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726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精品同步测试题</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727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