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5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6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7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35页。
    1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学习生字昼耘书写指导:左部横画分布均匀,中横较短,捺变点。品读欣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白天和晚上。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2.想象交流: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天真可爱。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小孩也喜欢上了劳动;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拓展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首。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稚子弄冰》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写作背景学习生字晓 稚 xiǎozhì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玉石破碎的声音。理解诗意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①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但孩子兴趣浓厚。②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钲③形态上:圆形④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1 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导入新课我们今天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作者简介雷震,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学习生字漪yī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理解诗意品读欣赏 观察图片后朗读全诗。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村 晚[宋]雷 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①从“草满池塘水满陂”这句诗中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了解到:“草满池塘”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青草已经长满;“水满陂”是说正逢多雨季节,水涨得很高。 感受到:水草丰美,生机勃勃。②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 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③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 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是指什么人? 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从这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景象。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课文主旨课堂总结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拓展阅读所 见 (清)袁 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再见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