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于实际的是( )
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39℃
2.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舱内的电子屏幕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子屏幕B.地面C.太阳D.机舱内的座椅
3.“厦门三宝”之一的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4.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5.关于温度计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B.温度计测温度时,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C.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放到明亮处读数
D.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6.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 )
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
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
7.在学校运动会100m赛跑中,小亮以15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他在前40m的平均速度是8m/s,到终点时的速度是7.5 m/s。小亮在后60m的平均速度为( )
D.6m/s
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该物质在第10min时全部为液态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也是80℃D.该物质熔化时间是20min
9.炎炎夏日,防溺水是重要的暑期校园安全工作之一、在不熟悉的水域,千万不要冒然下水,以免对水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发生危险。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错觉的光路图是( )
A.B.
C.D.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B.乙物质的密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3∶1D.水的图像应该在Ⅱ区域
二、多选题
11.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
B.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
C.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第15min时海波处于固态
12.小丽要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她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B为中点),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有关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这样有利于准确测量时间
B.实验中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D.如果小车未到达C点就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三、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
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5.地震时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它们听到了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6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此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16.初秋的庐山雨水充沛,使庐山各处出现云海景观,云雾缭绕美不胜收。“云雾”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细心的游客发现山顶上云雾缭绕,而山脚下却不一定有雾,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定,山顶的气温肯定比山脚的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7.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18.如上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9.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中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如图所示,反射角为_________,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_______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的角度应适当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身高为的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处时,当他以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___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远离”)
21.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用甲、乙两种物质做成A、B两个边长相等的正方体并放置于宽大水平地面上(物体A为空心的,物体B为实心的),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B两物体质量之比为________,A物体的空心部分与其总体积之比为________
四、作图题
22.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是水池底某点,请作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的像A′.
23.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实验题
24.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
(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___个瓶子,发声体是_________;
(2)用嘴对着瓶口吹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_________个瓶子;
(3)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_________(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_(填“高”或“低”)。
2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可能的原因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这个像与刚才相比将_________(选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
(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_________g;
(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取出,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_________,粉笔的密度为_________。
六、计算题
27.在兵器工业中,子弹射出的速度是衡量枪械性能的指标之一,有一种运用“能转法”测子弹速度的方法,如图所示。在电动机转轴上固定两个间距为20cm的薄塑片,电动机以300转/秒匀速转动,枪械正对塑片水平射击,子弹穿越时的阻力不计。对一般步枪测试,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这段时间内,塑片旋转不超过两圈。现对子弹速度在200m/s以上的某型号步枪进行测试,子弹先后射穿两塑片的弹孔位置如图中A、B。求:
(1)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这段时间内,塑片可能转过的角度。
(2)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可能时间。
(3)该型号步枪子弹飞行的速度。
28.小银同学用天平称出一钢球质量为711g,将该钢球浸没于盛有2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300mL处。(已知,)。求:
(1)此钢球的体积;
(2)该钢球空心部分体积;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该钢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普通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5℃,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不能选物体自己为参照物,否则物体永远都是静止的,因为物体相对于自己的位置不可能发生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C.飞机飞行过程中,相对于太阳和地面,飞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飞机上的电子屏幕是运动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飞机机舱内的电子屏幕与机舱内的座椅都是固定在飞机上的,相对于座椅,电子屏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音色是声音的特有品质,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辨别声音的音色。故B错误;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形成回声。故C正确;
D.在道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测温度时,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否则测量的温度将不准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可知,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在水中的像是虚像,与苍鹭的大小相等,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他在跑完前40m的路程里需要的时间是
小亮在后60m的路程里的时间是
小亮在后60m的平均速度为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第10min刚开始熔化,此时物质处于固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知,10~25min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始终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从图像上看,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80℃,凝固点也是80℃,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第25min时,完全熔化完,第10min刚开始熔化,故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D
解析:水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而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
A.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里,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且光的传播方向应是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故A不符合题意;
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应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A.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甲的密度为
乙物质的密度为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故BC错误;
D.水的密度为,水的质量为,所以水的图像应该在Ⅱ区域,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BD
解析:A.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像;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海波的熔点是48℃.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海波在第6min时开始熔化,到第12min时已经熔化完毕,该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海波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第15min时处于液态,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2.答案:AD
解析:A.斜面坡度越大,下车向下运动时速度增加得越快,运动时间较短,时间测量不是很准确。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小车在斜面上向下运动,做的是加速运动,故BC段平均速度大于AB段平均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车开始运动时间为10∶30∶15,到达C点时是10∶30∶18,故运动时间为3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测量AB间的平均速度,只要AB间的运动时间测量准确即可,与小车是否到达C点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D。
13.答案:1mm/0.1cm;1.70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长度是0.1cm,即1m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值还要再加一位估测值,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70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是1.70cm。
14.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5.答案:次声波;4500
解析: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这种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人感觉不到,但有些动物能感觉到;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根据可知,该处海水的深度:
16.答案:液化;低
解析: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山脚下,气温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因此山脚下有时看不到雾;山顶的气温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形成雾,所以山顶比山脚温度低。
17.答案:晶体;0;固液混合态
解析:图乙BC段为冰熔化过程,其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所以冰是晶体,其熔点为0℃。
10min末处于熔化过程中,杯子里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8.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倒立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蜡烛上端的光线经小孔后到达光屏的下端,蜡烛下端的光线经小孔后到达光屏的上端,所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19.答案:45°;45°;增大
解析:中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夹角为90°,反射角为45°。
反射角为45°,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5°,如图所示,。
随着太阳西斜,反射光线向上偏,镜面应适当逆时针转动,a的角度应适当增大。
20.答案:等于;放大;靠近
解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当他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不变。
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此时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21.答案:;
解析:
22.答案: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解析:先过折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画出折射光线,注意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将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其交点即为人所看到的A点的像的位置A′,如图所示:
23.答案: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
24.答案:(1)7/七;瓶子和水;(2)1/一;(3)快;高
解析:(1)用筷子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2)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
(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瓶内水位的高低。
25.答案:(1)11.0;(2)光屏的中央;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3)放大;靠近;变小
解析:(1)由图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
(2)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节凸透镜和蜡烛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即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故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光屏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像与刚才相比将变小。
26.答案:(1)零刻度线;左;(2)6.8;(3)偏大;(4)10;680
解析:(1)天平使用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左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可知,粉笔头的质量
(3)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由于粉笔吸水,导致测量的粉笔体积小于粉笔的真实体积,根据公式可知,测得的粉笔密度偏大。
(4)乙图中量筒的示数为35ml,则粉笔的体积
则粉笔的密度为
27.答案:(1);(2);(3)
解析:(1)设子弹的速度取最小为200m/s,由
可得子弹穿过两个塑片的时间
电动机转过的圈数
因为子弹速度取最低速度200m/s是0.3圈,实际速度是大于200m/s,所以比0.3圈还少,没有超过一圈,所以应该是转了60°(超过一圈是420°)。
(2)电动机转过60°的时间为
子弹在两塑片之间飞行的时间
(3)子弹飞行的速度
28.答案:(1);(2);(3)719g。
解析:(1)此钢球的体积
(2)钢的密度
钢球钢的体积
该钢球空心部分体积
(3)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时酒精的体积
酒精的密度
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时的质量
钢球的总质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物理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