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0-17091068688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0-17091068689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0-17091068689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1-17091068717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1-17091068718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溶解度 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413739/1-17091068718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人教版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2 溶解度第2课时一课一练,文件包含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上·山东东营·九年级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C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答案】B
【详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说法错误;
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说法正确;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说法错误;
D、20℃时,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10g,所以C物质属于可溶物质,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2023上·天津和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常把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硬度、熔点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D.金属铜可以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热性和延展性
【答案】A
【详解】A、实验室中常将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铜可以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3.(2023上·山东威海·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如果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则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B.①⑤C.①④⑤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若想比较蔗糖和氯化钠溶解性,则应控制温度、溶剂种类、溶剂质量,溶质颗粒大小只影响溶解快慢,故选C。
4.(2023上·上海·九年级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不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A.溶剂种类B.溶质种类
C.压强D.温度
【答案】C
【详解】A、溶剂的种类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如20℃时高锰酸钾易溶于水中,但难溶于汽油中,溶剂种类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温度相同时,溶质不同,溶解度可能不同,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溶质种类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压强几乎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符合题意;
D、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上·江苏南通·九年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大
B.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
【答案】D
【详解】A、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温度未知、溶质种类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描述物质的溶解度时,应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C、不是所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D、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2上·河南南阳·九年级南阳22中校考期末)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在4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
A.2:5:7B.2:7:5C.7:2:5D.5:7:2
【答案】A
【详解】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其涵义是40°C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40°C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之间的质量比=40g:100g:(40g+100g)=2:5:7。
故选A。
7.(2023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它的涵义是
A.6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110g
B.60℃时,100g溶液中溶解硝酸钾110g恰好达到饱和
C.60℃时,100g水中溶解硝酸钾110g恰好达到饱和
D.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110g
【答案】C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详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它的涵义是6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110g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
故选:C。
8.(2022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B.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
【答案】C
【详解】A、溶解性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与本身的性质有关,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在一定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是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 100g 溶剂里所能溶解最多该物质的质量,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气体、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100g 最多能溶解36.0 g
B.和的溶解度曲线在20~40℃之间有交点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C
10.(2022上·黑龙江齐齐哈尔·九年级校考期中)在10℃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5g,在此温度下该物质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溶质=21:1B.溶剂:溶质=19:1
C.溶液:溶剂=20:21D.溶质:溶液=1:20
【答案】A
【详解】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在10℃时,5g溶质与100g溶剂形成105g的饱和溶液。
A、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5g:5g=21:1,正确;
B、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g:5g=20:1,错误;
C、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05g:100g=21:20,错误;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5g:105g=1:21,错误。
故选A。
11.(2023上·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3℃时Q点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D
【详解】A、P点表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说法正确;
B、t3℃时,Q点在甲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甲的不饱和溶液,故B说法正确;
C、t1℃时,溶解度关系为:丙>乙>甲,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丙<乙<甲,则溶液质量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故C说法正确;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2.(2023上·山东聊城·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D.放入冰箱前溶液中的溶质比放入冰箱后多
【答案】A
【详解】A、天热的时候的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有蔗糖析出,说明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有蔗糖析出,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比冰箱后大后蔗糖的质量大,则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有蔗糖析出,则放入冰箱前溶液中的溶质比放入冰箱后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详解】A、多级闪急蒸馏法的原理是利用减压时水的沸点降低,使热盐水依次流经若干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逐级蒸发降温,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水,该方法能用来淡化海水,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可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4.(2023·江苏连云港·校考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变为不饱和溶液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3%
D.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答案】C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选项错误;
B、如图,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t1℃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溶解度变小会析出溶质则仍为饱和,选项错误;
C、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则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选项正确;
D、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但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小于50g,因此无法溶解15g甲,选项错误;
故选:C。
15.(2023上·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20℃时,向50g水中加入8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
【答案】A
【详解】20℃时,向50g水中加入8gA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8g×2=16g,大于10g,则属于易溶,故选A。
16.(2023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中)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C.20℃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答案】D
【详解】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故A说法正确;
B、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故B说法正确;
C、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书与溶解度的关系可知,20℃时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7.(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农垦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案】B
【详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则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说法正确;
B、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有氢氧化钙析出,不能继续溶解氢氧化钙,说法错误;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如采用改变温度温度、增加溶质等方法,说法正确;
答案:B。
18.(2022·广东·统考一模)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②③④是分别用100 g水配制的不同状态下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①溶液不饱和,状态②③④溶液饱和
B.60 ℃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时析出晶体质量A>B
C.除去A中少量的B,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④的溶液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详解】A、状态①在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溶液不饱和,状态②③④在A物质溶解度曲线上,溶液饱和,故选项A说法正确;
B、60℃时,A、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选项B说法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除去A中少量的B,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④的溶质质量最小,所以溶液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A。
19.(2023上·黑龙江绥化·九年级校考期中)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C物质;② ;③ ;
(4)t3℃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1)t2
(2)蒸发结晶
(3) 恒温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
(4)62.5
(5)C>B>A
【详解】(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是t2℃,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也就是t2℃,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还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25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12.5g,那么t3℃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并不能完全溶解,最多只能溶解12.5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2.5g=62.5g;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则A、B均析出晶体,A析出的晶体比B析出的晶体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C的溶解度增大,则C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不变,所以降温后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20.(2023上·河北石家庄·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表是NH4Cl、NaC1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1)40℃时,上表中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较大。
(2)将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
(3)20℃时,将20 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5)当温度在________(填字母)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
A.0℃-20℃B.20℃-40℃C.40℃-60℃
【答案】(1)NH4C1/氯化铵
(2)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3)饱和溶液
(4)蒸发结晶
(5)A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2)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可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蒸发溶剂的方法将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3)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则将20 gNaCl放入50g水中,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4)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5)由表中数据可知,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较大,而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较大,则0℃-20℃之间时,NaCl和NH4Cl的溶解度可能相等,故选A。温度/℃
0
20
40
60
的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第2课时课后测评,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第1课时一课一练,文件包含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课堂检测,文件包含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