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物质的转化 第1课时 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810/0-17091074125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物质的转化 第1课时 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810/0-17091074125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1节物质的转化 第1课时 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413810/0-17091074125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1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1.用坩埚钳夹着铜片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铝制或铁制的容器来运输或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__________性,铝、铁在常温下遇到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现象,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3.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__________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金属单质。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__________和氢气。请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炭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的锈蚀:其实质是_________。金属生锈是与周围环境里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作用有关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1.什么是金属的氧化?
2.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现象是什么?反应的方程式如何书写?
3.加热后的铜片插入酒精中的现象是什么?反应的方程式如何书写?
4.铜与氧化铜之间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
5.分别把两块铁片放人浓硫酸和浓硝酸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和把铁片放入稀硫酸有什么区别?这是为什么?
6.哪些物质可能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物?哪些物质不能?
7.除氧气外,哪些物质可以使金属生成金属氧化物?
8.金属氧化有利的一面有哪些实例?
9.金属氧化有害的一面有哪些实例?
10.什么是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11.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现象是什么?反应的方程式如何书写?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12.写出一些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金属的冶炼方法是什么?
14.金属的锈蚀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防锈的方法?
15.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到了氧化还原反应?
【训练案】
1.下列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不能形成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的是( )
A.铁 B.铝 C.锌 D.镁
2.下列物质不能使金属生成金属氧化物的是( )
A.氧气 B.浓硫酸 C.稀硫酸 D.硝酸
3.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将混合气体(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木炭 C.通过水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在浓硫酸的运输过程中,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制的容器中。其原因是( )
A.铁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硫酸反应 B.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
C.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SO4保护层 D.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保护层
5.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红色的铜生成 B.试管口有水生成
C.有铜和水生成 D.黑色固体变成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6.如图所示,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紫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趁热迅速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观察到之前变黑的铜丝又变为紫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中的X气体是( )
A.H2 B.O2 C.CO D.CO2
7.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
B.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8.如图所示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9.将含有CO、H2、N2、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CuO粉末(足量)、澄清石灰水(足量)和浓H2SO4,假设每一步都反应完全,最后剩下的气体是( )
A.N2、CO2 B.N2 C.N2、H2O D.N2、CO
10.如图将插入橡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一段时间后趁热迅速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和X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橡胶塞,看到变黑色的铜丝又变为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集气瓶中的气体X是( )
A.H2 B.O2 C.CO D.CO2
11.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装置中的两点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__性。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氧化铜先变成了紫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实际消耗的氢气质量肯定比理论值大得多,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学习“金属的冶炼”时,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所取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10 g(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
(1)该实验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___性,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甲同学的方法:先测出氢氧化钠浓溶液的质量为50 g,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54.4 g,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乙同学的方法:先称量出硬质玻璃管及样品的总质量为m1,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质量为m2,利用m1-m2的值,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其中m1-m2是指__________的质量。
(4)同学们查阅到一氧化碳除了具有可燃性、难溶于水等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因此,本实验中还需对尾气进行处理。请你提出一种处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3.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Ⅰ.MgCO3+Zneq \(=====,\s\up7(△))MgO+ZnO+CO↑
Ⅱ.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时,产生红色固体:2CuCl+2CO+2H2O=== Cu2Cl2(CO)2·2H2O↓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好):
【实验步骤】①打开弹簧夹,通入适量氮气;②关闭弹簧夹,点燃A、B两处酒精灯;③观察实验现象;④熄灭两只酒精灯。
【实验分析】(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时,B处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D处出现红色固体。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B.D处现象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必须在E处加一只点燃的酒精灯
D.步骤④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4)已知A处参加反应的MgCO3质量为1.68g,C处得到沉淀质量为1g。从环保角度考虑D中CuCl质量最少需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紫红色固体表面逐渐变黑 2Cu+O22CuO
2.氧化 氧化膜
3.还原 一氧化碳 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4.金属的氧化 水 空气
【训练案】
1.A
2.C
3.D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1)导管未伸至B试管的底部;B试管的底部未高于试管口 (2)还原
(3)实验结束后未继续通氢气至铜冷却,灼热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
(4)①加热前要先通氢气排净装置中的空气;②反应后要继续通氢气直至铜冷却;③部分氢气直接通过装置未参与反应
12.(1)还原 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2)80% (3)氧化铜中氧元素
(4)用气球将尾气收集起来(合理即可)
13.(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2)Fe2O3+3COeq \(=====,\s\up7(高温))2Fe+3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AD (4) 0.995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通过实验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理解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2.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来认识其他还原物。
3.学会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寻求制取物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理解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2.铜的氧化、氧化铜的还原
学习难点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理解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2.氧化剂、还原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的注意点及原因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1 科学就是力量导学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4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1 科学就是力量导学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列出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3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2 生物的变异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列出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 生物的遗传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a href="/kx/tb_c603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生物的遗传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列出我的疑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